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次很高,同时受黄河长期夺淮的影响,历史上是我国水旱灾害最频繁的地区。据统计淮河流域在1470~1980年的511年中发生洪涝、旱灾的年份482年(其中洪涝灾害126年、旱灾年份92年、旱涝灾害同时发生的年份120年、局部洪涝、旱灾年份144年),占统计年数的95%,无灾正常年份29年,仅占5%。经常是洪、涝、旱灾年份交替出现,连旱连涝年份也时有发生,局部洪、涝、旱灾更是年年都有;在一年之中,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的年份也常有发生。洪、涝、旱灾害是严重危害与制约本流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暴雨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及旱涝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全省气象灾害与81个站夏季6-8月降水资料,进行暴雨旱涝灾害及影响分析;计算Z指数。确定重旱轻旱、重涝轻涝指标,求出发生概率结果进行灾害3级区划,即重、中、轻区划。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气候变化特征与旱涝区域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华明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3,35(12):2491-2500
根据1961-2012年四川省40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Z指数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近52a来四川省气候变化特征与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和川东盆地3个地貌单元的旱涝灾害区域响应。结果表明:近52a来四川省气温以0.17℃/10a的速率增加,降水量以9.03mm/10a的速率减少,全省气候表现出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从区域变化看,川西高原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气候呈暖湿变化趋势,而川西南山地与川东盆地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四川省3个区域旱涝灾害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川西地区旱涝灾害对暖湿气候的响应表现为向偏涝趋势发展,1990年以前旱涝灾害频次较少,发生周期长,偏旱,1990年以来旱涝灾害的频率与灾害程度均呈加剧趋势,偏涝;川西南和川东地区气候暖干化直接导致了旱灾频率增加,干旱化趋势明显,川西南山地2000年以前偏涝,2000年以后偏旱,川东地区1990年以前旱涝灾害频繁,1990年开始涝灾减弱,旱灾的频率与程度均呈明显加强态势。  相似文献   

4.
淠河流域汛期旱涝变化的周期性与旱涝等级状态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远平  赵咏梅  杨太保 《资源科学》2009,31(6):1046-1050
淠河流域汛期旱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研究汛期旱涝灾害演变规律及趋势对指导区域内科学防灾、减灾、救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墨西哥帽小波和叠加马尔科夫链分析相结合探讨淠河流域汛期旱涝的演变规律,并对未来年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流域汛期具有不同的旱涝演变情景,2003年以来在偏涝的背景下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大。近50年来淠河流域汛期旱涝演变的第一主周期为2年,第二主周期为9年。叠加马氏链可以准确预测汛期旱涝等级状态,淠河流域汛期涝年各等级出现的概率均大于相应的旱年等级,重现期短于后者。小波分析为马尔科夫链方法提供趋势和背景,马氏链可以实现中短期汛期年景预测,两者互为补充,互为验证,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浙江省旱涝灾害时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省63个气象站点36年(1971-2006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方法计算单站旱涝指标,并利用该数据确定区域旱涝等级,对浙江省的旱涝时间序列进行研究,运用GIS空间插值方法(Kriiging)分析浙江省旱涝的时空分布,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从70年代开始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旱涝交替发生,但总体以偏涝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多旱区在金衢等内陆丘陵盆地,多涝区常发生在浙西地区。这对防御旱涝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对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总结了学者们对长江流域干旱问题的研究成果。就长江流域的干旱特征总结分析,发现它主要体现时空的变化特征,主要变化在1980年以前,春季发生雨涝的机率相对较高,夏季发生干旱的机率较高;1980年后,与之相反;而春季发生干旱频率大值区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和四川的西南部,其中华中地区以湖南、湖北为干旱高发区。另一方面主要针对2011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干旱问题进行总结。这次的干旱特征主要表现为干旱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这次大范围干旱的主要成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南偏弱,冷空气偏少偏弱,旱区下沉运动较常年明显减弱、再加上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冷、西太平洋暖池区域异常偏暖,表现为一个典型的拉尼娜年。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国A股制造型上市公司2006—2011年的数据,重点研究了在金融危机前后影响中国制造型企业研发投入的治理结构因素。结果表明:在危机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的制衡程度(Z指数)与研发投入关系不显著,但是在危机后,大股东持股比与研发投入呈"U"型非线性关系,Z指数与研发投入负相关;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对于企业研发活动的作用,在金融危机之前是负的,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正向激励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的研发投入在危机前后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结果反映了中国制造型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以及近年来"国进民退"政策环境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1981-2011年主要进出口商品数量与金额数据为基础,对我国贸易条件指数进行计算,并围绕技术进步,采用分位数回归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影响贸易条件的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对于不同分位数水平的贸易条件,技术进步的影响呈现较大的变动,有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强的趋势,且历年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弹性系数具有动态变化性;此外,一国经济增长、FDI及劳动生产率也对贸易条件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研究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云南省近55年旱涝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1世纪以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其中旱涝灾害对人类影响最为明显。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为干旱指标,计算了1958-2012年近55a的29个气象站点5种不同时间尺度上的SPI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年及季节的旱涝站次比和旱涝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强度在各时间尺度上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春季、秋季、冬季干旱强度及影响范围均呈现增加趋势,夏季干旱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总体上呈略微下降趋势。雨涝强度在时间尺度上呈下降趋势;夏季雨涝强度和雨涝影响范围呈现略微上升趋势,其他季节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省干旱整体上反映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加重的态势。研究表明标准化降水指数能够在较长时间系列尺度上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年际及季节性旱涝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田淑英  许文立 《资源科学》2012,34(10):1944-1950
林业的高效发展是实现我国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促进林业发展,我国政府对林业的投入逐年递增。本文运用DEA评价模型,对1993年-2010年间我国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1993年-2002年间,我国林业投入产出效率总体较高,综合效率均值为0.994,但2003年-2010年间综合效率均值下降到0.932,且波动较大;林业劳动力投入和林业第一产业产值对我国林业投入产出的效率影响较大。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分析发现,林业投资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导致了近几年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吴金塔 《学会》2006,(10):61-64
福建省是洪、涝、旱、风、暴潮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登陆和影响福建省的台风年均达4.5个,几乎每年都有台风登陆或影响福建省,给福建省造成严重的灾害。为了更好地防御台风灾害,福建省于2002年投入近200万元建设了防台风风情实时自动遥测系统,该系统在2003年防御台风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系统的遥测设备、通信网络和应用软件的设计以及系统的设计思路、建设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外部约束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文献中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右偏的"S"型关系.具体而言,对于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发达国家则是倒"U"型关系.同时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到诸多外部约束,其知识产权制度变迁体现出强制性变迁的特征;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变迁则更多地体现出内部自发的诱致性特点.具体而言,FDI存量、进出口贸易和虚拟变量WTO等外部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分组回归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教育和虚拟变量WTO对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进出口贸易在低分位数水平上显著;FDI存量在分位数中端水平上显著;教育水平和虚拟变量WTO在所有的分位数水平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科学与技术变量,基于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采用全新的视角分析科学与技术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科学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小,效率不高;资本和劳动力的绩效总体较高;科学与技术管理与资本劳动力管理存在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5年126家上市文化创意企业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影响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OLS回归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创新投入、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知识产权管理、政府补贴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揭示,人力资本、创新投入、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在各个分位点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和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边际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而逐渐增强,创新投入的边际效应随分位点的增长呈现倒U形走势;知识产权管理对高分位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而政府补贴对中低分位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在中高分位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分位点的提升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2004--2009年沿海11个省市的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引入金融危机哑变量和农民劳动力转移比重这两个变量建立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金融危机、劳动力转移对沿海地区农民收入均有显著影响,劳动力转移影响尤为突出。此外,我们发现区域特征对农民收入的差异也有非常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05.8"暴雨是浑河流域历史上罕见的短历时特大暴雨,暴雨中心1h最大点雨100.2mm,3h最大点雨196.0mm,形成的洪水峰高,来势凶猛,预见期很短,成灾非常严重,加强对水文资金的投入,利用高科技加强情报预报工作,努力减少洪水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中间投入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对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影响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中间投入的现状,并证明了其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将其引入C-D函数,论证了1985-2008年中间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并根据其增长速度得出农业中间投入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要素的结论。本文认为,在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及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固定资产投资较慢的背景下,继续提高农村中间投入的比重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自然禀赋、技术进步与沿海地区渔业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当前我国渔业生产的现状及特点,以1990-2009年间我国沿海地区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法以及似不相关估计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渔业生产中存在着劳动力过剩以及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自然资源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呈现出递减的变化,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对于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庆  余翔 《情报杂志》2013,(1):191-197
以645家欧盟企业及357家非欧盟企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以及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R&D投入与企业增长的关系,探索了R&D投入对企业增长的贡献在不同行业的差异,并且分析了竞争状况在解释行业差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R&D投入对企业增长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对较高研发强度行业以及高研发强度行业增长率的影响更加显著。行业竞争状况与R&D的价值贡献存在关联,越趋于竞争的行业中,R&D对企业增长的贡献估值越低。  相似文献   

20.
基于Tapio脱钩指标,通过建立工业行业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模型,测度了2000-2011年间中国工业全部行业以及分要素密集度行业的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工业行业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不同行业的脱钩指数差异较大,强脱钩行业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脱钩状态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相比较,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脱钩指数总体上处于较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