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日昌同治七年在江苏巡抚任上禁书禁戏、查缴淫词唱本,并开列了禁毁书目。丁日昌对民间文艺特别是通俗戏曲撰演活动的偏见,源于他奉持的理学教化、崇正黜邪的思想;当时盛行的功过格思想影响及余治的劝善言论,对丁日昌禁毁淫词唱本给予了适时回应和有力俾助;而过分强调通俗文艺对末世时局之影响,则反映出清后期江南禁戏从劝善挽俗到崇正黜邪的地域性文化视野转向。  相似文献   

2.
鄂温克民族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逐渐趋于衰落的境地,如何保护与弘扬鄂温克民间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鄂温克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状况,着重论述了鄂温克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措施。把鄂温克民间艺术贯彻到本民族本地区学校教育当中,积极开展鄂温克原生态群众演出活动,变静态的博物馆为动态的博物馆展示民间艺术等。  相似文献   

3.
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以双声部为主的多声部民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形式之一,通过对嘹歌传承模式和现状深入调查,发现在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壮族嘹歌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壮族女性是众多民族中形象特别突出的一个群体,她们是族群的创造者、家国的护卫者、爱情的主动者、风情的演绎者。在长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壮族女性扮演着“女强人”角色。壮族女性凭着她们对族群、社会与家庭的特殊贡献而赢得壮家人的认同与崇敬。壮族社会中一代代传承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民俗风情等艺术形式呈现出一幅幅别具特色的壮家女子风情画,展示了壮族女性丰满而独具魅力的复合形象。  相似文献   

5.
壮语是壮族人民的母语,是情感维系的需要,更是文化的传承。靖西县是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县,长期以来,靖西壮族同胞用地方语言交流,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形成西南边陲地区独特的语种。其民族语言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民族民俗传统和灿烂文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大超  李敏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19-1221,1234
通过运用一般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积分法,对1985、1991、1995、2000年全国汉族和28个少数民族的7~18岁男女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指标的10560多个数据进行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壮族、黎族、朝鲜族男女在速度、下肢爆发力素质方面明显优于其它民族;在上肢力量上,男子壮族、黎族、维吾尔族等明显较好;在腹肌上,女子朝鲜族、壮族、汉族处于绝对优势;在耐力素质上,哈尼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壮族等均表现出有较好成绩;在柔韧素质方面,朝鲜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优势明显.同时,还对一些民族在某项素质的弱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运动员选材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壮族歌咏文化传承是情感德育在地方社会日常生活的实践。壮族歌咏文化传承具有鲜明的情感德育价值,其传承内容、形态与情感德育的内涵具有一致性,通过对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情感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进行探究,可为岭南优秀民俗文化的长久传承和情感德育的地方实践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指对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改造,将其纳入艺术教育中,以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教育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其传承民族文化,对此进行研究是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田坝心小组是一个壮、傣杂居村寨,这个小组的壮族稳定使用母语,母语文活力非常强,而傣族有接近一半的人将壮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使用处于衰退的状态,母语文活力比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壮族人口占优势,有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且存在普遍的同族婚姻和境外壮语;而傣族人口少,对壮语的有着高度认同感,且对本民族文化不重视。  相似文献   

10.
壮族学生由于受到壮民族文化及壮语发音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英语听力学习遇到困难。本文从英语语音、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策略,帮助壮族学生克服听力训练中遇到的困难,以提高壮族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拐舞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是壮族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从体育文化的角度看,蚂拐舞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身、娱乐和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经济水平、推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等多种社会功能。在揭示蚂拐舞体育文化社会功能的同时,对蚂拐舞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民间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的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且历史悠久的大国,在我国当中有着很多的民间美术。下面笔者将会针对民间艺术的特征进行简单的论述,然后对民间美术转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笔者会阐述一些有关中国民间美术思考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壮族板鞋运动的健身价值与文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地体验、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调研方法,对壮族板鞋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回顾分析,对其健身价值和文化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旨在发掘、整理壮族传统体育资源,使壮族板鞋运动的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壮族歌圩是壮族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历经数百年不衰。从最初的“倚歌择偶”到今天集各种文艺和商业活动于一身,歌圩这一社会活动越来越显出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我们应以科学的眼光审视歌圩文化,以现代的视角开发歌圩文化资源,以歌圩特色打造文化精品,我们应对壮族歌圩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之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15.
壮族是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民族,壮族人民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塑造出丰富而独特的女性形象。通过归纳总结,将壮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分为神仙和凡人两大类,从“文学想象与虚构问题的人类学解析”这个角度,分析这些不同类别的女性形象及其相关情节,从而挖掘出其背后所隐含的母性崇拜、图腾崇拜、生死观念、性别文化等人类学内蕴。  相似文献   

16.
浅析蒙古族民间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 ,我们在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蒙古族民间艺术是蒙古族古老文明的象征 ,其中所包含的民族性、综合性、审美性等特点与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本文从蒙古族民间艺术进入幼儿园课程的重大意义出发 ,通过对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特征的挖掘 ,阐释其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使丰富而优秀的蒙古族民间艺术逐渐地渗透于幼儿教育之中 ,传承民族文化 ,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7年、 2018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三月三文化丝路行"系列活动分别在泰国、越南举行。该系列活动是"壮族三月三"传统节庆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尝试,实现了本土传统节日与国际的有效对接。文章分析在这两次活动的创新点、探索其成功因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壮族三月三"国际化创新发展的思考,为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族民间艺术是艺术的母体,更是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长期以来,艺术教育是以西方艺术教育模式为主导的,表现为对自身艺术资源的漠视。中国特色艺术教育体系建立,应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失去对民族民间艺术尊重,艺术教育将是失去使命感与精神性的肤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靖西市位于广西西南部,是中越边境的一座小城镇。每年端午节,靖西市都会举办壮族端午药市活动,药市期间的主要活动有药王祭拜仪式、中草药交易、壮医药知识交流、民俗文化表演等,这些活动蕴藏着靖西人民饮水思源、传承壮医药文化、传播壮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壮族板鞋舞的体育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红水河流域壮族板鞋舞的起源和发展,研究了红水河流域壮族板鞋舞的体育文化社会功能,认为红水河流域壮族板鞋舞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和健身娱乐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将其纳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内容形式,实施课程规范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