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58):21-22
隐喻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听众的态度,因此,很多政客会选择用隐喻表达自己的观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奥巴马都是极富演讲才能的人,本文用Charteris-Black在2004年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方法分析克林顿和奥巴马的就职演说,阐释克林顿和奥巴马是怎样以隐喻为工具影响听众的,以旅程隐喻和拟人隐喻为例。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克林顿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议论最多、承诺最多的一个问题。1997年,在克林顿宣誓就任时发表的就职演说中,教育又是他最先谈到的问题。他说,教育是每一位公民最珍贵的财富,将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他指出,学校要建立世界上最高的质量标准,信息...  相似文献   

3.
叔叔叫我带上照相机,跟他去北京听克林顿演讲。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要来中国演讲,这个消息我早就从报纸上看到了,只是没想到叔叔竟有资格去听演讲,更没想到我也能沾叔叔的光跟去听演讲。坐在去北京的飞机上,叔叔才告诉我,听克林顿的演讲是要花一大笔钱的。我问:“花这么多钱去听一场演讲值得吗?”叔叔说:“花钱我还差点去不成呢。名额有限。”我知道叔叔很有钱,我眼里的一大笔钱,在他眼里只是一点毛毛雨。到北京的第二天,克林顿的演讲就开始了。这是一场商业演讲,克林顿只讲了20分钟,就赚了几十万美元,难怪叔叔要花那么多钱。克林顿讲的是英语,…  相似文献   

4.
克林顿在其第二任期第一年年初的就职演说中,对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发展教育作为他任期的首要任务,并提出改革教育的一系列任务和措施。克林顿对教育的重视和改革教育的主张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和欢迎。但是,也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特别是由共和党把持的国会的强烈批评和反对。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克林顿在1996年美国总统竞选中谈论最多、承诺最多的一个问题,对教育的重视也是克林顿得以连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他在连任后继续宣传他第二任期内有关教育问题的设想及措施,表示将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1997年1月对日,克林顿宣誓就任美国第对届总统时发表了就职演说,教育是他最先谈到的问题之一.他说,教育是每一位公民最珍贵的财富,学校要建立世界上最高的质量标准,信息高速公路要通向每一间教室、每个图书馆和每一个儿童,孩子们将不再受到来自暴力和毒品的侵袭。1月22日,克林顿总统到芝加哥的一所高中,发表了连…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部1998—2002年教育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人民一直把教育当作他们的头等大事。普遍认为完好的教育对于找到一份好工作和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有贡献的公民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从国家总统到黎民百姓概莫能外。克林顿总结在他的第一、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中都明确提出要让全美国人民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本文拟就克林顿总统任期内美国教育部1998-2002年教育发展战略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克林顿总统为重新赢得中产阶级选民的支持,他于1995年1月初在卡尔·桑德伯格学院提出了通过减税支持青年上大学的计划。在该学院的演讲中,克林顿总统说,社区  相似文献   

8.
赵莎莎 《考试周刊》2009,(11):33-34
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总统们宣布自己的施政纲领.劝说公众接受并支持他们。就职演说影响广泛,意义深远.所以每篇演说都是事先经过了认真准备的。本文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的修辞手法应用、句子类型、宗教色彩等语言艺术特色来对其加以论述.旨在从总体上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语言特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1月20日是美国总统布什举行第二任就职典礼的日子。1月22日《北京青年报》发表文章对其就职演说进行了报道。就职演说持续17分钟,但却使用“自由”这个字眼多达27次。国际观察家对他的就职演说有五种解读:1.超强硬政策的誓词。布什在演讲中把全球的事务说成是“自由和独裁的斗争,美国不会在斗争中袖手旁观”,这实际上是在为美国未来可能动用武力解决国际问题做准备。2.圆滑外交的体现。他反复强调全球的民主推进要靠“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这就意味着布什在第二任期内会强化联盟的作用,从而分担美国的压力。这实际上也是他在第一任内…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克林顿在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发展和改革美国教育的十大任务和措施,并表示要发动一场教育改革运动,以提高美国的教育水平。总的来讲,克林顿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和一些改革主张受到了赞赏和欢迎。但也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特别是由共和党把持的国会的强烈...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已经成为一个惯例。作为一种政治演讲,就职演说的目的在于通过解释、说服,使公众确信演说者正在说的和将要实施的代表着公众的最根本利益,以期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因而就职演说要想获得成功,演说词必须短小精悍、合理布局、逻辑严密、语调铿锵。为此,就职演说中往往大大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段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克林顿总统在各州州长与工商界领袖举行的全国教育会议上呼吁提高美国的教育水准。他说,学生还没有达到足够应付今后职业上所需的教育水准。在克林顿发表演讲之后几小时,教育会议就在闭幕时发表一项政策声明,许诺各州要发  相似文献   

13.
解读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斌 《文教资料》2009,(17):48-50
英语演说历来都受到较高层次外语学习者的重视,许多演说词被认为是文学佳作.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更是深受关注。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在词汇、句法、修辞等各个层面.对奥巴马的就职演演说进行分析.揭示了其文体特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奥巴马的演讲艺术.学习演讲中的一些语言技巧,提高演讲水平。  相似文献   

14.
毛璨 《海外英语》2020,(6):102-103
文体学是研究语言风格的语言学分支.文体学家旨在通过分析文体的语言特点,阐明其潜在的功能性意义.该文结合韩礼德的三种元语言功能,从语域理论的角度探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语言风格.研究发现,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语言比较正式,但同时也包含着由语旨、语式决定的口语特征.此外,受语场的影响,总统在演讲中往往会使用许多抽象名词和情感词汇.同时总统还会运用一些语言技能使他们的演讲信息更加丰富和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隐喻”在我们的语言中无处不有。根据范家材隐喻理论研究,引用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1993)和现任乔治.W.布什(2001)在就职演说中的精彩语言作为实例,来体现隐喻修辞生动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我到一家美发连锁店洗头,碰到我9年前的学生章恒,他在那里做理发师,看见他,我不禁想起9年前的往事。 那年我刚调进五中,接手一个全校最“烂”的班,其中有一位学生叫章恒,是班上“金刚”人物之首,原任班主任告诉我,一定要先给他一个下马威,先训他一顿,把他的老底都揭出来,他就不敢欺负你了。然而还没来得及思考这番话,在第一天就职演说时,我的演讲就因他被迫中断了好几次。我喝道:“你给我站起来!”他却挑衅地说:“我不站,你又能怎样?”班上有几个学生在坏笑,有一个还向他竖起大拇指,就职演说就这样在尴尬中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7.
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理论视角下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在传达人际意义方面有相似性和典型性特征,说明了演讲语篇中语言模式的选择与其意义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演讲语篇蕴含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运用语用软件Antconc3.2.1,将美国经济史与历届总统就职演说辞相结合,分析其经济政策修辞的同一策略,认为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是西方修辞术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修辞术维护自身权利的指向。为了达到良好的劝说效果,演讲者需要与受众实现同一,并以此为契机增强演讲的诉诸力,进而为经济政策的变革性演进提供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9.
政治演讲“是指人们针对国家内政事务和对外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政治演讲因其特殊性而备受广泛关注。本文尝试用及物性系统来分析政治语篇,通过对2005年布什总统就职演说的及物系统的研究,以期能更好地把握政治语篇的实质和特点,探索其社会涵义。同时进一步证实及物性在政治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四年六月六日,克林顿总统在诺曼底登陆五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令世人动容,但你可知道那篇讲稿的执笔人,是一名年仅二十五岁的华裔青年吗? 九月上旬的一天,哈佛大学法学院“奥斯汀”馆教室内,新生正陆续简介自己的经历。当后排一名东方年轻人说自己刚从白宫退休,曾替克林顿总统撰写演说稿,在座同学无不立刻对他“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