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2.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3.
约翰·福尔斯的最后一部小说《幻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评论界和读者所忽略。事实上,这部小说是一部奇特的玄学侦探小说。它具有玄学侦探小说的基本特征,既是悬而未决的迷案小说又是自反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上均反映出作者的“失踪”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4.
吴赵萍 《海外英语》2014,(22):209-210
约翰·福尔斯的最后一部小说《幻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评论界和读者所忽略。事实上,这部小说是一部奇特的玄学侦探小说。它具有玄学侦探小说的基本特征,既是悬而未决的迷案小说又是自反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上均反映出作者的"失踪"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5.
老舍先生的《猫城记》创作于1932年,1933年完稿,是老舍先生现存文稿中最奇特的一部,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褒贬不一,引起了很大争议,也是历来老舍先生的研究者在研究时有意避开的一部小说。但是这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内容之深刻又使这部小说的价值不容忽视。文章试图从《猫城记》这部作品的寓言性文体分析这部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并解析这部作品所表现出的伟大的现实预言性。  相似文献   

6.
刘清泉 《中学生读写》2009,(10):149-150
海洲说过.之所以写这部小说,只不过是想为那一代人的“道德”存下一份记忆,至于爱情描写,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表面上看,《一脸坏笑》的确是一部青春题材的校园爱情小说。这部小说应该没有主角,它塑造的是群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清·乾隆大德堂本《绣像女才子书》为主要依据,对这部小说的思想与艺术的成败得失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充分肯定了这部小说在思想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了它的局限与不足。作者认为,这部小说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中,可以说是一部较有价值的书,应该给它以适当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以政治寓言形式写成的一部反极权主义的小说。大多数评论家都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评论这部作品。该小说不仅是一部有关政治的小说,同时它也是一部关注人自我存在问题的小说。从存在主义的视角,通过对该小说中主人公温斯顿行动、爱情、思想自由限制的解读,旨在阐释无存在意义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9.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追忆似水年华》确实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小说,不但在法国,即便在国际上,它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普鲁斯特此生也只写了这一部小说,而正是这部小说,使他跻身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列。  相似文献   

10.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93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以后这部小说又被评为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从小说的题记上可以看出作者要组构的是“一部民族的秘史”。不少评论者认为它有史诗的价值,甚至说它“是一部大书,历史学教科书,社会学教科书,政治学教科书,心理学教科书。综括起来说,它是一部文化大书。”①笔者正是带着这种心境去读这部“大书”的,力求去体验和感受这部作品给人带来的“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②,但当掩卷沉思时,内心又觉得极度的失落。也许本人的期望值过高了,总之,它带给我的是历史…  相似文献   

11.
作品的独创性判断是一个应结合具体实际加以考虑的现实问题,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方式来评价所有作品的独创性。在不同种类的作品中,独创性的体现方式不同,程度也不同。独创性的判断会因作品是原创作品还是二次作品,是汇编作品还是演绎作品,是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作品还是功能性作品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肖邦(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为钢琴艺术创造出了音响和结构的崭新天地。本文对肖邦富于创作力的创作风格进行了论述,并从作品解译、理解音乐、演奏等方面对肖邦的三首代表性作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作品对另外一个国家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这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出发,梳理19世纪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在西方思想家、传教士和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可以看出,在大国主义优越感、传教需要和商业利益等现实目的作用下,中国被镀上了一层越来越晦暗的令人害怕与恐惧的色彩,渐渐成为不在场的“他者”。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原创性不足是20世纪中国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因而呼唤原创性在21世纪显得尤为重要。表述方式、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贫乏是我国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主要表征,而原创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教育研究主体问题意识和实践精神的缺失。在我国教育研究取得进步和社会发展出现转型的背景下,倡导和培育教育研究主体的想象力可能使教育研究的原创成为一种现实。  相似文献   

15.
作品内在的创造性是著作权法律关系发生的依据和正当性基础。在著作权领域,创造性涵盖在独创性判断之中,但是,由于缺乏独创性的具体标准,作品受保护的范围无法明确界定;功能性作品的出现甚至挑战了作品独创性的底线标准。独创性标准的坚守是著作权立法的目标追求,有利于界定私域与公域的界限;同时,独创性程度、实质性相同的排除、智力投入及创作意图的考量是独创性标准判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艺术的追求不同,科学"求同"而艺术"存异"。学生的个性化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特征,原创性是学生个性化的潜能。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原创性,是对学生个性化潜能的挖掘和声乐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对歌唱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分析理解、鉴赏创作和音乐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重视加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本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应从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作品是著作权的重要客体之一,其中有形再现和独创性是其本质要求。《伯尔尼公约》缔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艺术家独创性艺术成果的保护的迫切呼吁,文章试拟在对作品划分为艺术作品和非艺术作品的基础上,着重就艺术作品中的语言文学作品的独创性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具体体现在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主题、情节、场景、角色、结构诸要素方面。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源于其文化领域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在反对外国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发展、成熟。但是在19世纪开始之后,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发展进程发生了偏差,向着种族优越感倾斜,并为军国主义者和民族狂热分子所利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所完成的统一,又导致了一种更富有侵略性和战斗性的民族意识,从而进一步向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演变。德意志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经济的增强,更迫切需要这种民族意识的张扬。于是,德意志民族意识最终与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20.
VRML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末刚刚开始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目前仍然处于开发研究、不断付诸实际应用的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在国民经济的若干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现价值。通过简单介绍VRML,对其中的脚本节点格式做了详细描述,并且用电子钟程序实例作了脚本语言的实际应用示范。程序调试运行成功,其设计思路具有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