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48年6月15日,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暨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但是,它并不是历史上的第一份《人民日报》。在此之前两年多,就有一份《人民日报》在解放区印行,那就是作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史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正是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与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来的,而《晋察冀日报》又是由中共北方局北方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倾注着邓小平同志的心血和智慧。不论是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还是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都始终关心着《人民日报》的发展;不论是《人民日报》宣传报道的大政方针,还是《人民日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他都给予明确的指示;不论是《人民日报》工作取得成绩的时候,还是《人民日报》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他给予的都是信任、帮助和殷切期望。《人民日报》的同志怀念他,怀念的不仅是党的领袖,也是一位党的新闻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人民日报》一位可亲可敬的导师和朋友。邓小平同志对…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曾经谈到,要发挥好《人民日报》的述评优势。我采写的述评《以平常心看待贸易摩擦》穴载《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日一版雪获得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2003年精品奖,这是《人民日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周年之际发表的一篇独家报道,其引起的社会反响,让我  相似文献   

4.
钱江 《新闻战线》2015,(5):96-98
1949年2月2日,范长江率领的人民日报先遣队组成编辑部,在北平王府井大街创办了《人民日报·北平版》,从此以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的人民日报开始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从农村编辑部到国家首都城市编辑部转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民日报》上有了新闻照片,人民日报摄影队伍建立起来。追溯历史,人民日报摄影事业的先河源自战争年代。"大党报"——《人民日报》是由《晋察  相似文献   

5.
冯雪冬 《新闻爱好者》2011,(13):114-115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一标题中的"给力"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关注,网友用各种亲密的语言给予《人民日报》极大的肯定,如"《人民日报》很给力"、"《人民日报》微笑了"等在网络  相似文献   

6.
“谈起《人民日报》,不能不提人民日报的漫画”。①《人民日报》拥有一批优秀的漫画创作者和刊发新闻漫画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重视漫画。当时的漫画肩负着重要的政治宣传使命,不仅长干讽刺,而且善于歌颂,成为与新闻同等重要的一个报道品种。风云变幻,《人民日报》的新闻漫画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7.
李庄同志简介李庄,出生于1918年7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先后在《民族革命》半月刊、《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6年3月3日15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事业人民日报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在北京出版。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创刊;当时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通称华北《人民日报》,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日报》合并组成。1949年3月迁北京出版。同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为中央机关报。②中国共产党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通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16年5月15日创刊,先后在河北邯郸,武安出版。1948年6月14日终刊,同《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9.
新创     
《青年记者》2008,(2):2
《人民日报》推出《民主政治》周刊 《民主政治》周刊由《人民日报》原有的《民主法制》周刊与《议政建言》周刊组合而来,每周三出版。内容包括法制建设、法治实践、议政建言等。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于宁自1981年到《人民日报》工作以来 ,长期在评论部工作 ,撰写了大量社论、评论员文章。1994年 ,于宁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1998年任现职 ,2000年4月 ,兼任《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社长。今年4月 ,他就《人民日报》地方版改革与发展问题接受采访。这里发表的是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创刊之际,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同志把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题赠报社,指明了人民日报的办报宗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时,邓小平同志题词  相似文献   

12.
传媒资讯     
人民日报海外版"菲律宾版"创刊据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菲律宾版"10月9日在马尼拉正式创刊。该版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与《菲律宾华报》联合主办。《菲律宾华报》将根据菲华社会读者的需求,每天精选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内容,编辑出版两块版,随当日《菲律宾华报》发行。  相似文献   

13.
从8月12日起的整整一个月内,《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开辟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现场短新闻”,很受读者欢迎。这是《人民日报》进行新闻改革、版面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在这方面,《人民日报》为各地报纸带了个好头。纵览《人民日报》发表的几十篇现场短新闻,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每天清晨起床后,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打开当天的《人民日报》电子版,阅读当天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把散上《人民日报》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当然也有些成效:到目前为止,已在《人民日报》(含海外版)发表了《排湖这个湖》、《我的九寨沟》、《杜甫草堂寻幽》、《笑声灯影里的仙下河》、《游仙下河》、《读沔城》、《高峡出平湖》、《张家界》等八篇散。回顾几年的实践,我感到,散上人民日报,要突破常规思维。也就是说,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维 《传媒》2014,(6):30-32
正在社会转型期,《人民日报》担当着更重的媒体社会责任,同时,还面对着新媒体技术冲击和传媒格局调整等现实,因此《人民日报》如何走出主流话语边缘化困局、如何促进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如何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如何增强时效意识与服务意识,这些都成为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日报》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结合《人民日报》近两次改版对以上四个  相似文献   

17.
每天清晨起床后,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打开当天的《人民日报》电子版,阅读当天的《人民日报》.而阅读11月1日的《人民日报》,让我感受到了一股新闻新风,也是当前新闻战线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最好体现.当天,我清晨5时起床,就一直点击《人民日报》电子版页面,结果一直打不开,看到的还是前一天的电子版,我很奇怪,一般早晨四五点钟就能看到当天的《人民日报》,今天怎么会打不开呢?于是我一边看神舟八号发射的电视直播,一边继续等待.结果到了6时40分,我又去点击《人民日报》电子版,终于打开了.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有个专栏叫“今日谈”,每篇不足千字,短而小,但要想上稿却难上难!1993年元旦,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誓言:猛攻《人民日报》“今日谈”。转眼间,5·23《讲话》发表51周年到了,我把早已写成的《农民想着他……》一稿寄往《人民日报》。岂  相似文献   

19.
马立诚同志在《编采业务》(人民日报编)上撰文,呼吁《人民日报》“尽早改变‘窑洞报纸’的形象。”这个呼吁,不仅对《人民日报》,对其它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都是适宜的。何为“窑洞报纸”?这是一种形象的  相似文献   

20.
陈丹 《新闻大学》2002,(3):29-32
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个案,通过分析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期间(11月30日-12月2日)有关艾滋病议题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取向,探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报纸如何呈现与建构艾滋病相关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