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为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北京青年报继6月25日推出的特别专栏《我们亲历的一百个历史瞬间》之后,又于7月1日推出了一个新栏目《中国百姓蓝皮书》,把迎接党的十六大的报道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报道内容的分量加重了。《我们亲历的一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的事业在新世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迎接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自9月16日开始,解放军报在前一阶段全面宣传的基础上,展开了集中宣传,相继开辟了《十六大代表风采录》、《在喜迎十六大的日子里》、《军队党的建设巡礼》等一批新栏目,推出迎接十六大的专版、特刊72个版,累计刊发稿件600余篇、图片230余幅,以多种报道形式和新闻手段,逐步将迎接十六大宣传推向高潮。这些报道从选题策划到开设专栏,从专题集纳到版面设计,都注重突出主旋律,坚持高格调,着力营造宣传的整体效应,是军…  相似文献   

3.
盛会刚过,《北京青年报》于11月17日二版中心位置刊出《开设五个专栏创新一种模式实现强强联合——本报与新华社成功合作盛会报道》千字章,在章的上方是一张七寸照片,这张以“新华社十六大报道新闻中心”标牌为背景的照片上是前方报道中心的5位国内部编辑,他们是作为新华社国内部与北青报在十六大期间台办的5个栏目的主持人而成为北青报的新闻人物的。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5日至9月28日,本报《学讲话 促发展》系列专版连续推出了蔡甸、侏儒、■山、永安等11个街、乡镇(场)的专版,版面图文并茂,气势大,冲击力强,在街、乡镇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乡镇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推出这个系列专版之前,本报编辑部经过了精心策划。一是在内容上要求以“三个代表”为指针,报道深入实际学习“三个代表”的新态势、新成就、十五规划的新亮点;展示各街、乡镇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快发展的新探索、新思路、新风貌。二是在形式上要求大板块、强冲击力,连续滚动推出,既有体会文章、通讯,…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南方都市报重新“包装”在网上流行一时的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在半个月里连续推出《深圳,你被抛弃了吗》大型策划报道,在深圳乃至广东、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新浪、搜狐、深圳热线等网站,凤凰卫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纷纷跟进,深圳的命运和未来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一系列报道以深圳市长于幼军与网文作者呙中校的对话精彩落幕。缘起2002年11月16日,28岁的呙中校以“我为伊狂”为网名,分别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上贴出了长达1.8万字的《深圳,你被谁抛弃》。这篇文章恰如一枚深…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前夕,《北京晚报》于2002年10月8日至11月8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喜迎十六大《速读国家数字》”,共计29篇,通过对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近900个权威数字的解读,全面反映了13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的5年里我国经济和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对5年来,大到宏观经济、科技、教育,小至的人们思想观念、日常生活等进行了描述和评析。这组报道鲜活、生动、朴实、感人,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是成就报道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
北京日报自2001年11月12日起开辟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专栏。一个月来,报道了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大量典型事例,弘扬了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12月9日,该专栏又推出一篇专稿《便民电话贴民心》,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北京市政府为加强与市民的联系所采取的“便民电话”措施。 报道称,北京市政府原有一部“市长电话”,但不怎么好打。为改变这一状况,市政府将原市长电话改号为容易记忆的“12345”,加编制20人,设10个人工台,50个自动台、同时在18个区县及各大服务系统中设立分台。这样,便…  相似文献   

8.
新闻阅评     
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闭幕仅仅三天,北京青年报便在5月25日推出了迎接“十六大”的特别专栏《我们亲历的100个历史瞬间》,旨在为党的“十六大”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从1999年11月10日开始 ,《长治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 ,推出“国企改革点睛之笔”专栏 ,用系列集中宣传报道全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 ,因地制宜抓了一批典型报道。截至1999年12月30日 ,《长治日报》集中报道了10个先进典型 ,对每个典型都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这批典型报道对于帮助广大读者 ,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领导 ,深刻认识四中全会精神 ,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 ,促进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 ,加速发展步伐 ,起到了积极的鸣锣开道、加油鼓劲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1 着力报道典型 ,…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日报自去年11月 12日起开辟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专栏,持续报道了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大量典型事例。去年12月9日,该专栏又推出一篇专稿《便民电话贴民心》,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北京市政府为加强与市民的联系所采取的“便民电话”措施。报道说,北京市政府原有一部“市长电话”,但不怎么好打。为改变这一状况,市政府将原市长电话改号为容易记忆的“12345”,加编制20人,设 10个人工台,50个自动台,同时在 18个区县及各大服务系统中设立分台。这样,大大方便了市民与政府的直接联系。一年来…  相似文献   

11.
成就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品种”,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媒体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常常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很难出新意。2002年下半年,闽西日报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组织了一组以反映老区党员干部发扬苏区精神,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就报道,先后推出了10多篇,新华社以《新华组稿·走进闽西红土地》专栏刊出9篇,即《“老区”新貌》、《老区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将军之乡”新一代》、《“读书社”里飘书香》、《东肖:致富科技先行》、《“美食之乡”新泉镇》、《以民为本情殷殷》、《基点村…  相似文献   

12.
张仲彩 《新闻知识》2000,(11):22-23
“8·26”是举世瞩目的深圳经济特区通过立法程序取得“出生证”的日子。今年适逢20大庆,《深圳商报》作为深圳市委主管主办的重要党报、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日报,在这一天策划、献演了一台经典式的报纸宣传重头戏。──继7月31日至8月25日陆续推出“20年20个专版”的史实“经典国放”之后,推出特区发展20年的全纪录《我们深圳》,日出128个版;──百版特刊共分10大系列,有11个封面版,每个封面版都有巨幅彩照和配图导读.每个系列的封面版各有一篇充满激情的诗体献词;──1066名深圳市民由“观众…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23日,《广州日报》刊发了一组本报记者采写的“两个务必”专题报道。在策划和采写过程中,我们努力践行“三贴近”,使得这组报道不仅推出时机巧、切入角度新、文章写法活,而且使地方党报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更加可亲可敬,使“两个务必”这个重大题材的宣传真正入脑入心。贴近生活,深入实地采写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锦涛总书记冒雪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强调“两个务…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加快大学出版业改革的步伐,2002年11月21日,由北京地区大学版协举办的“学习十六大精神报告会”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召开。会议特邀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金元浦先生主讲。金教授结合十六大报告中有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论述,以《我国文化产业的新阶段》为题,从“文化产业”的提法、中西方文化产业研究现状、建立我国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等几个方面,以大量翔实的论据,阐述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份是难忘的一个月,是在我们的办报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值得纪念的一个月。围绕着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人民日报的宣传在这一个月就经历了三个时段:喜迎十六大的宣传;欢庆十六大召开的宣传;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宣传。应该说,这三个时段的任务,我们人民日报都完成得非常精彩,非常出色,确实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实现了编委会提出的要求:“让中央满意,全党满意,广大读者满意。”关于这一重大战役性报道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报社领导同志和十六大报道组已有全面…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值此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如何为党的十六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动员、鼓舞、凝聚、激励全市人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十六大召开,具有深远和现实意义。北京晚报为此陆续推出《速读金秋北京》和《速读国家数字》等系列报道,反响热烈,获得好评。实践证明工作性报道、成就性报道只要充满激情地投入一样会增彩出色,成为新闻报道的亮点。这一系列报道是北京晚报继迎接建国50周年、改革开放20年、建党80周年等成就宣传战役后又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做好迎接十六大报道破题之解就是要创新,进行有益的尝试。概括起来有高、大、全、深、新、实、严、近、品、赢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一场战役性报道中,一个媒体欲以响亮的声音影响舆论,必须打出高水平的精品力作。新华社十六大报道精彩纷呈,佳作不断,11月14日播发了何平、刘思扬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庄严使命——党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诞生记》(以下简称《诞生记》),将新华社十六大深度报道推向了高潮。这篇文章,典型地反映了新华社十六大报道的水平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顾湘梅 《现代传播》2001,(6):131-132
有心人会发现,近两年,一种新的栏目形式正在悄悄兴起,而且其发展之快令人瞩目。这类节目一般是由几个城市电视台联合运作,各司其职,通过某种事先协定的组织形式串联而成的。以北京电视台为例,以 1999年1月6日推出的体育类新闻报道栏目《中国体育报道》为滥觞,1999年 4月1日又推出经济类新闻联动节目《城际特快》,到2000年底再次推出了证券类报道《股市三地通》(合作方均为京沪粤)。 较之那些一炮打红的“快热型”娱乐节目,这些节目都比较“慢热”,像《城际特快》栏目,开始并无大红大紫,但节目播出一年后因其…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各新闻单位对迎接十六大新闻宣传工作高度重视,按照中宣部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精心策划,制订了详细的报道计划,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调派精干的采编力量,用突出的版面和较大的篇幅,有策划、有重点、分专题、持续性地开展迎接十六大的宣传报道,形成正面宣传舆论强势。从3月初开始,围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在广东”这一主题,我省各主要媒体便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深度报道。如南方日报以《世纪跨越——“三个代表”在广东》为总栏题,分阶段连续推出了《群众有呼声,干部有回应》、《提高广东国际竞争力》等9个系列…  相似文献   

20.
《世纪宣言——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是中央电视台在党的十六大前夕推出的一系列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之一。作为湖南电视台首次投拍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以深邃的历史眼光,结合中国实际对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这个跨越两个世纪历经150多年的重大理论问题做了一次形象化的解读,为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