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地方法规首次确定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 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4月1日生效,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并对其宣传报道负责。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和报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过程中依法享有进行采访、提出批评建议和获得人身安全保障等权利。”  相似文献   

2.
传媒     
中国新闻网报道,继无锡市、邯郸市之后,国内第三个预防职务犯罪的地方性法规——《乌鲁木齐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日前出台。《条例》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新闻媒体、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该报道说,这是国内地方性法规第一次给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立法授权。报道以《乌鲁木齐通过廉政法规:新闻监督首获立法授权》为题,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2月10日  相似文献   

3.
日前 ,新疆第一部廉政建设地方性法规《乌鲁木齐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获得通过 ,报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该条例对新闻媒体监督职务犯罪作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 :新闻媒体、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新疆:新闻监督首获立法授权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围观效应”的助阵下,舆论监督日益强势,促使一些地方政府也不得不转变策略,开始善待媒体,及时应对舆论监督。据新华社4月18日报道.从今年起.海南省三亚市在全市实行新闻宣传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能正确地接受媒体监督,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部门和单位,要进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5.
杨敏 《记者摇篮》2012,(4):43-44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们常把新闻舆论监督比喻成"苦口良药",针砭时弊,惩恶扬善。但是作为地方媒体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既要充当党政喉舌,又要面临着一些部门和个人存在怕"揭短"和"亮丑"的心理,阻碍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地方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难在哪里首先表现在采访取材难新闻媒体宣传先进经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采访单位是笑逐颜开。提供一切便利。如果记者进行舆论监  相似文献   

6.
目前,舆论监督遇到的阻力不小。这种阻力主要来自被监督单位、部门及其上级机关领导的干预过多,导致媒体有时“不敢监督”。由于舆论监督往往是揭露一些单位、部门和地方存在的种种问题,深深触动到其切身利益,必然会对其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保卫 《新闻界》2003,(1):23-26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部分,在谈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时提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自党的十三大以来,连续第四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提到“舆论监督”问题,可见“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工作中地位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水平,使舆论监督工作取得不断进展。2002年我国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又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从年初众媒体对起于2001年的足球黑哨事件当事人处理的追踪报道,到5、6月间一些媒体对山西河津市富源…  相似文献   

8.
明明是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报道,却被有的地方政府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个别地方干部这种“舆论监督过敏症”需要脱脱敏,涵养闻过则喜的雅量。媒体做舆论监督,只要媒体立场公正、方式合情合理、监督有理有据,就理应得到配合维护。对舆论监督的“反感”,源自对监督工作的“敏感”。少数地方基层干部为迎合上级领导“更看重成绩成就”的心理,长期报喜不报忧;个别干部对舆论监督有偏见,认为媒体只能“抬轿子”不能“扯袖子”;还有部分地方片面以负面舆情多少考核下级工作,导致基层干部滋长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围观效应的助阵下,舆论监督日益强势,促使一些地方政府也不得不转变策略,开始善待媒体,及时应对舆论监督。据新华社4月18日报道,从今年起,海南省三亚市在全市实行新闻宣传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能正确地接受媒体监督,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部门和单位,要进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一向认为,经得起“怀疑”这个程序证伪的东西才是靠得住的东西——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怀疑”就是炼金的火。虽然很多时候“怀疑”让人讨厌,让人避之惟恐不及。 《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草案)第四稿已于日前完成,近期内将提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个条例一个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对新闻舆论监督进行了明确规定,创新地提出了“记者有怀疑权”这一理念: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中享有知情权、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地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履行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其公信力也间或遭到质疑。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抵制有偿新闻,传媒的“寻租”行为却仍然存在;有些新闻媒体单纯追求新闻自由,忽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一些媒体带有误导性甚至错误的报道,造成司法机关屈从舆论压力不能依法办案,“媒体审判”日趋严重,等等。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国家广电总局之前曾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的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要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加强监督,改进监督。但是地方媒体要进行舆论监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方报纸和电视媒体的编辑记者因为舆论监督而遭到漫骂、威胁甚至殴打事件屡有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深圳有可能在新闻监督方面也率先成为一个“特区”。该市有关部门正在起草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中,《职务犯罪的监督》一章中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权予以专门规定:“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享有无过错合理怀疑权。”这是《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初稿以法规的形式作出的规定。该条例规定,新闻记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履行职务的人员都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秦广艳 《记者摇篮》2006,(10):46-47
有舆论监督,就有反舆论监督,媒介有“舆论监督”种种之良策,也就有“反媒体监督”种种之对策。反舆论监督力量的生成是多方面的,其共同指向是对监督的抵制,抵制采访、行政干预、关系说情、法律诉讼。不少记者在采访有关舆论监督稿件时,经常遇到各种阻力,有的甚至被强行阻挠、跟踪恐吓、暴力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即便有了采访结果,也会遭遇“发稿难关”。一些地方和部门及其主要领导之所以抵制舆论监督,主要是怕出丑、怕揭底、怕把自己的问题摆上台面。他们以“有损形象”“影响稳定”为名,大力展开反舆论监督之攻势,设置重重障碍、百般刁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化,各类媒体依法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舆论监督的功能日益增强,收效也越来越显著。然而,同任何‘’游戏”都要遵守“规则”一样,舆论监督也不能无视甚至违反“约束”参与者行为的相应“规则”。这些“规则”便是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根据媒体自身的地位所享有的职责、权限。而事实上,当前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着某些值得引起重视和警惕的迹象,即个别媒体不注意自己的“身份和权限”,忽视有关法律、法规以至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有关条款,滥用监督权利,有时甚至对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的…  相似文献   

17.
陈迹 《当代传播》2007,(4):105-106
舆论监督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近来在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专门制定地方法规和红头文件欢迎媒体舆论监督,甚至有地方政府专门设立了"舆论监督奖";另一种是某些官员把矛头直指媒体,认为媒体扩大化了某些问题,甚至认为某些问题的出现是"媒体的错".  相似文献   

18.
地方传媒突破舆论监督瓶颈的实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信国 《新闻界》2005,(3):52-53
既没有《焦点访谈》居高临下的气势,也没有《南方周末》跨区域监督的优势,地方传媒要进行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可谓难上加难!一难在消息被封锁、新闻源被控制;二难在调查和采访阻力大;三难在批评报道往往无果而终、削弱了传媒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地方传媒要想从重重困难中突围出来,一靠政策和法规创新,保障传媒的采访权、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权;二靠实践创新,通过各种形式的新闻实践创新,探索地方传媒实现舆论监督、强化舆论监督新途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安徽省长最近指出,各级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以高度的自觉性,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的观念。新闻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通过新闻监督,可以反映广大群众的呼声,发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问题,促进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其实,省长的讲话几乎是人人知晓的大道理,但站在各级媒体的角度,却依然能感觉到不小的振奋。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时下的媒体尤其是地方新闻媒体如何发挥舆论监督功能,还依然停留在仰仗“领导表态”的阶段。首先,新闻媒体开展监督,假若没有…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一直以来是地市党报的弱项,相对媒体所处的角度和高度(行政级别),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搞舆论监督要容易得多,阻碍也小得多,地市报搞舆论监督承担的风险成本就大得多,但作为报纸传媒,舆论监督又是不能放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新闻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舆论监督与地方的发展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地市报在“夹层”中生存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