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态度和品德的学习属于情感领域的学习,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部分.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学生不良品德进行分析并提出矫正方法,为解决学生不良品德提供参考,以促进其改正.  相似文献   

2.
优良品德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德才兼备"是我们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说明品德和才智同样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业失败、有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所谓"问题学生"是教育中小学教育的难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问题学生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特征、形成原因及矫正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认真研究他们不良品德的形成及其矫正的规律,为学校进行品德教育提供一些心理学的依据,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对正常的品德教育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去年九、十月间,在全面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工读学校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深入了一个男生班和一个女生班,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查阅有关方面的材料,了解与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和矫正有密切联系的各个方面,试图从心理学方面探讨学生生活的环境与不良品德的  相似文献   

4.
王柏 《考试周刊》2012,(72):191-192
即时观察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加以教育、引导、转化,对学生健康成长特别重要。本文对学生不良品德的表现形式、形成的因素及对其矫正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品德不良学生的成因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品德不良的学生,把他们引上正确的轨道,使他们健康成长,不仅直接关系到这部分学生的前途,而且对全体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甚至对整个社会的风尚、社会的稳定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为此,必须认真研究品德不良学生形成的原因,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方式、方法,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品德不良学生的形成的原因品德不良学生形成的原因有多方面,概要地可综合为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品德不良学生并非天生而成,而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四周世界中是哪些东西进…  相似文献   

6.
品德不良是指个体具有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品质,经常发生违反准则的行为或出现道德过错。我们成人中专学校品德不良学生比较突出,因为学生都来自考不上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经过中考的升学考试,在人生的第一个小转折点上受到竞争淘汰,没有考入普通中学,受家庭、社会舆论的压力大,自己对学业失去信心,有自暴自弃的思想。面对生源的实际情况,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素质教育又要求我们不歧视每一个学生,不抛弃每一 个后进生。因为中学时期的学生是在生长变化,发育阶段,从心理学角度讲,他们正处于“准成人”阶段,在心…  相似文献   

7.
品德不良学生心理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不良品德倾向的学生,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看到青少年学生思想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在有利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就学生不良品德的教育问题,分析了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并提供了矫正不良品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良品德学生的心理特征、成因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平 《湖南教育》2002,(13):23-23
一、不良品德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成因所谓不良品德是指一个人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重大道德过错而又尚未达到违法犯罪的程度。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品德不良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心理特点:一是道德是非观模糊甚至颠倒。他们对诸多“勇敢与鲁莽”、“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观念认识不清,在道德思维水平上往往低于一般学生。二是道德情感消极。他们往往缺乏正义感、是非感和荣辱感,爱憎不明,善恶颠倒,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好冲动,对于帮助教育他们的老师同学表示怀疑、疏远,甚至仇视。三是道德意识薄弱,缺乏自制力。有的学生虽有…  相似文献   

9.
所谓“问题学生”,主要是指纪律、品德方面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的学生。他们往往让教师头痛、让同学反感,直接影响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问题学生”几乎每个班都有,只是数量不同。怎样教育这些学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日常思考最多的难题。与那些同年龄段的同学相比,“问题学生”主要是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因素,这些原因导致他们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笔者结合在教育教学中多年的观察、研究和体验,浅谈自己对“问题学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不良学生是指经常违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其中包括后进生和部分失足者。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需要教师分析其表现及成因,依据他们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矫正。只要教师坚定信心,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的。一、传递正确的道德信息,培养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人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否则,就不能  相似文献   

11.
关注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学生不良品德矫正必须遵循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过程包括醒悟、转化和保持三个阶段。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刘芹华 《考试周刊》2013,(75):170-170
<正>所谓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它属于道德范畴内的某种过错或过失行为。青少年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缺乏辨别是非、美丑、真假的能力,且缺乏自制能力,可他们极自然地依照自己所认准的道德标准行事,这是何等危险的举动。正确分析学生品德不良的产生原因,对其引导,帮其矫正的工作就不可回避,本文从这两方面切入,旨在帮助此类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与同仁商榷。一、学生品德不良的产生原因学生不良品德往往是外在环境的不良因素与内在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外在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与社会  相似文献   

13.
职业中专学校品德不良学生比较突出,因为他们经过中考的升学考试,在人生的第一个小转折点上受到竞争淘汰,没有考入普通中学,受家庭、社会舆论的压力大,自己对学业失去信心,有自暴自弃的心理。我们的教育办法是: 1.擦去学生心理的尘土  品德不良犯过错误的学生,差不多都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爱护,受到的不是指责、处罚,就是冷眼和歧视,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损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经常处于提防、担心和后怕中。他们对社会上的一切,渐渐形成了一种冷漠、怀疑,甚至敌意的心理,对自己的前…  相似文献   

14.
莫邦兴 《教育导刊》2001,(20):42-43
学生的不良品德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要求或是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这类学生虽然在整体中只占极少数,但是他们危害大、影响面广,往往具有蔓延作用,给学校教育和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较多的麻烦,甚至成为社会秩序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文化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德,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职业中学的学生生源差,学习习惯不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和个人魅力,营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文化.使课堂文化成为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品德,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创新”“民主”“合作”是数学课堂文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红 《西藏教育》2008,(10):43-44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政治常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道德品质的教育,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学校班级中,总有品德不良学生的存在,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地影响周围的同学。因此,教师要分析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便于做到“对症下药”,帮助这部分学生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的品德不良学生,是指经常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规范,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学生品德不良往往是在某种客观条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本具体分析了职校生不良品德形成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进而论述了职业学校矫正学生品德不良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品德,又叫德行,通常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准则和规范,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从我国的教育和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排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不良品德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对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及其矫正的探讨十分有必要。本文通过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进而得出对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家长和学校关心的焦点是学生智力的发展 ,片面追求分数 ,追求升学率 ,而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却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致使学生隐藏着情感淡漠、意志脆弱、品德不良、性格孤僻等问题。  其实 ,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曾对 1 4 8名 45岁以下的中国杰出人物进行调查 ,发现他们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表现都很突出。这一结论正好符合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大凡有杰出成就的人 ,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都有共同点 :独立性强 ,有毅力 ,有耐性 ,主动向困难…  相似文献   

20.
后进生,指在教育环境的差异下而产生的不良品德心理和不良学习心理的学生,但他们并不是“朽木”,而是需要精心雕琢的玉坯。一个人的成才,大多取决于后天环境的造就。因此,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