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个日本人因为心脏病做了外科手术,出院时医生给他看账单,他突然气血攻心,晕厥,死亡;两个美国律师吃饱了没事做,在办公楼里赛跑,其中一个近视眼撞破了玻璃,从摩天大楼里飞出,死亡;阿拉斯加瓦尔笛兹发生石油泄漏后,救援每只海豹的平均花费高达  相似文献   

2.
我9岁那年冬天,爸爸带我到北方阿拉斯的城郊,和爷爷一起过圣诞——在那里爷爷有一个小小的农场。一天,我在玩耍时发现屋前的几棵无花果树中的一棵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  相似文献   

3.
多年前曾受过一次教导:别信有的资本家对工人好,那是他为了收买人心,让工人给他赚更多的钞票。如今我成了一个打工仔,每天干活十分辛劳。我希望我的老板,能向那“收买人心者”仿效:能让我一天只干八小时,晚上睡个囫囵觉;能在法定节日放放假,让我也享受公民的味道;能按时结算工钱,该给我的一分不少;能在我生病时付点药费,使疾病得到及时治疗。若他还能记得我的生日,到时送来一块小小的蛋糕,那我自然会心存感激,尽我所能给老板以回报。如果说这就是“收买”,我倒甘愿把自己“卖”掉!我希望被“收买”@刘炳银~~  相似文献   

4.
古保祥 《文化博览》2006,(11):20-21
那一年的夏天,为了弥补家庭经济的不足,我自做主张地在学校的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所做的一切,只是想替父亲分摊一些我学费上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成为贫困生,将会被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费用,足够我家一年的生活开支。最后,只有我和另一名叫做嘎子的学生被做为准贫困生的扶助对象。之所以称为准贫困生,是因为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中间只有一个人能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接下来,学校里准备组织家庭调研,学校将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做调查,然后再决定最后的名额归属。我和两位老师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相似文献   

5.
人们把猫被鼠吃视为怪事,可我亲眼看到30只“猫”已被31只“鼠”吃掉了15只,残存的15只“猫”也被啃得破头断臂在半死中。更奇怪的是应该两败俱伤吧,不,31只“老鼠”个个健壮帅气,以英雄胜利者的姿态向人们炫耀……这个“事件”就发生在首都北京。这是怎么回事?听我目睹者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6.
点名     
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先生根本不点名。全班二十几个学生,先生都记得他们的名字。谁缺席,谁迟到,先生举目一看,了如指掌,只须在点名簿上做个记号,节省不少时间。我十四岁进了清华。清华的学生每个都编列号码(我在中等科是五八一号,高等科是一四七号)。早晨七点二十分吃早点(馒头稀饭成菜),不准缺席迟到。饭厅座位都贴上号码,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双手捧着那只小鸟,然后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有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样答也答不对。"  相似文献   

8.
遗传     
他四岁那年,一只眼睛被一粒飞石击中,当时就血流如注。送到医院后,医生摇摇头,说创伤太重,无法医治了,只给孩子配了一些简单的药水。  相似文献   

9.
1985年上学之前爸爸给我最大的一笔钱是压岁钱,10块,最少的记不清了,大概够买一包"五香瓜子",打消我的谗虫,那时候他的工资三四十块钱。1990年之前,过年收到的压岁钱都由妈妈代管,自从上了中学,那些钱都归我自己了。住在学校伙食自理,每周爸爸给我20块钱,其实那些钱根本花不完的。初中三年我居然攒了200多块,给家里买了2只小羊。1994年上高中后,在县城住校,父亲给我的钱也在逐渐增加。每年近2000元的学杂费,每月还给我200元生活费。那时候他的工资是280元。  相似文献   

10.
座山雕     
宗源 《生态文化》2013,(3):30-34
认识林宇生是因为一只秃鹫。林宇生是朋友王琦的朋友。王琦跟我说,他有一个朋友叫林宇生,住在大山里。前些天林宇生给他打电话说,有一天,他们一家人正坐在院子里乘凉,突然从天上"啪"地一声掉下个什么东西来,把全家人都吓了一跳。待细看之时,全家人又都被惊了一跳,那从天上掉下来的竟是一只大大的座山雕——王琦说林宇生他们那儿的人叫秃鹫为"座山雕"。王琦听了大笑,说人家《红楼梦》里是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来,你可倒好,掉不下个林妹妹,竟然掉  相似文献   

11.
交流     
我是一位中学生,半个月前发现了《文化博览》,主要是被她的封面吸引住了,打开看,才发现她很精彩。毕竟我只是名小女生,在这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变得麻木了点,但《文化博览》给了我新的活力、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看了《文化博览》的约稿启事,我的心被触动了。于是,不知是什么力量让我提笔给你们写信,也不知什么力量让我认真地去找美文,可以推荐给《文化博览》、推荐给四方朋友的美文。  相似文献   

12.
我和狼     
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狼,总是不经意地溜进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由久远的模糊的影子逐渐清晰,化为我心灵深处一种按捺不住的激情。 从我有记忆时起,狼就进入了我的生活,除了家禽和家畜以外,我接触最多的动物就是狼了。在我们周围的盐碱地和荒草甸子上到处有狼的踪迹。离我家七里地,就有一个小狼山,成百只狼在那里栖息,整个山包都被它们盗空了。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给我讲狼的故事。一到夜晚,伴着月光,奶奶那沙哑的声音响起,缓缓对我进行着人类那种原始本能的生存教育。我从小就了解狼的属  相似文献   

13.
我想飞     
我曾经看过一部影片—— 《秋天的童话》。剧中有这么一段:男主角问女主角:“如果有下辈子,你想当什么?”女主角回答:“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当一棵树,因为树被种在一个地方,以后都不再换地方,就不会与亲人分开。”每当想起这段对话,我都会想: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做一只小鸟,一只可以展翅飞翔的小鸟,因为,我想飞。  相似文献   

14.
一盒假饭票     
那年夏天,我收到一所中专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父亲也被稻场上的脱谷机卷去了一只手。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远走高飞,是老实巴交的父亲守着贫瘠的村落抚养我长大的。这突来的横祸  相似文献   

15.
拾养残鸟     
早晨去北山散步,在路上拾到一只被人用枪打折了腿的残鸟。见到它时,它蹲在路上一动不动,两眼哀怜地顾盼着我,有意轰它也不飞走。我感到蹊跷,俯身拾起来一看,原来腿部关节处骨折,结了一个疙瘩,看样子已经有段日子了,那疙瘩被托磨得结了一层厚厚的趼子。  相似文献   

16.
猫趣     
正嫡森公司大院里有一只体型硕大的野猫,我们几个好事者时常逗弄它,给野猫起了个名字叫嫡森,嫡森属于那种乖巧惹人爱怜的猫。印象中两年前的夏天,黄姐一进办公室就大呼小叫:姐们,楼下花坛边出现了一只野猫,好可爱唉!我看见它时,忽发奇想:猫咪饿了吧?会不会吃我的面包呢?正好我手里还剩有没吃完的面包。我慢慢靠过去,边走近它边小  相似文献   

17.
一枚硬币     
最近,我去拜访一位商人,和他谈话时,他一直在旋转一枚硬币。我忍不住好奇,问他为什么把玩一枚硬币。他说:"我在念大学时,一次和室友穷得只剩下一枚硬币。我们靠奖学金和打工勉强凑够了学费。我们都是家族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父母以我们为荣。我们的生活主要靠父母每月寄来的不多的钱维持,可是这个月我们的家里都没有汇钱来。他说他已经和家人谈过了,他们家也实在拿不出钱了。那是一个星期日,我们总共只剩下一枚一角硬币了。"我用那枚硬币给500里外的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母亲接的电话,我从她的声音听出家里出事了。她说我  相似文献   

18.
我和先生结婚十周年那天,一位移居 加拿大的朋友给我寄来一份礼物——美国赫利克斯娱乐公司出品的一张游戏盘,名字叫《别让那只鸟飞了》。 我不会玩游戏,也没有玩游戏的习惯,就把它作为一份纪念品收藏了起来。一天,八岁的儿子在我书房里乱翻,发现有一张游戏盘,就拿走了它。玩过之后,对我说:”妈,这里面有一只鸟,弄不好就会从窗口里飞走:  相似文献   

19.
不认真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愣是吓得我半年不敢坐飞机。文章中说:"……当高度降至1540米时,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前座舱盖被掀到了九霄云外,强大的气流将他(试飞员谭守才)压在座椅靠背上动弹不得,气流的呼啸声震耳欲聋……  相似文献   

20.
喜鹊与乌鸦     
宗原 《生态文化》2008,(4):49-51
当我们决定举家迁往乡下时,最雀跃的是我的女儿。女儿9岁了,9岁的女儿喜欢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在市区居住,限于条件,只养些小乌龟、小兔子,有时也养一二只鸟儿。这给女儿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