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红梅     
张燕 《生态文化》2007,(1):14-14
俊俏漂亮的梅花鹿,不仅全身是宝,而且早已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大概是因为“鹿”“禄”同音的缘故吧,福禄寿喜这人生传统四大吉祥中,就有梅花鹿的形象。然而,由于贪婪与愚昧引发的乱捕滥猎,使这类可爱的精灵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便坠入了濒临灭绝的深渊,并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2.
陈九香 《职业圈》2007,(6X):128-129
文章从任意角概念和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出发,阐述了“诱导公式”的本质,即周期性和对称性。在弄清其本质基础上,探索运用“诱导公式”解题的一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诱导公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以及运用此规律进行解题时的独到之处。“诱导公式”之妙用,让人运用起来如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3.
森林是植物的海洋,森林里有无数宝藏,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森林里也有一些很奇怪的树,这些树中有的能“吃”人。  相似文献   

4.
“羊吃人”——圈地运动,是学生时代学到的一点英国历史知识。说实在的,对英国600年前的那段历史,平时很少去探究,对英国圈地运动的本质也缺乏了解。2006年6月,我有机会实地走过“羊吃人”的地方,真实地感受了英国“羊吃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将兴凯湖分为大小两湖的湖岗是野生动物的乐园,狍、鹿、狐、狼、熊、野猪出没其问,甚至东北虎也会时而光顾一番,而野鸡、野鸽、松鼠、飞龙等更是随处可见。在这里,“人来鹤不惊,相安两无事”,无论何时漫步于湖岗之上,都能领略到美妙的野生自然景色。在兴凯湖自然保护区里,热爱自然的人们仍可体会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原始风貌。  相似文献   

6.
说起杭州百年老店山外山菜馆,一向对美食情有独钟的杭州人都知道,那里有几道鱼馔佳肴“八宝鱼头皇”、“精品鱼头王”和“极品鱼头皇”,品尝起来真是妙不可言。有句俗语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众人口碑。”“山外山”的这几道名菜,经广大顾客传扬,使得整个杭城都家喻户晓,他们说:“吃西湖醋鱼,要到楼外楼;吃笋干老鸭煲,要到张生记;吃千岛湖鱼头,要到山外山。”于是不少杭州人每逢节假日挽妻携子或呼朋唤友,慕名来到“山外山”品尝这些鱼鲜,以饱口福;后来名声越传越远,连那些对“吃”颇为讲究的上海人也风闻这道名菜,到了杭州便必到“山外山”…  相似文献   

7.
俊俏漂亮的梅花鹿,不仅全身是宝,而且早已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大概是因为“鹿”“禄”同音的缘故吧,福禄寿喜这人生传统四大吉祥中,就有梅花鹿的形象。然而,由于贪婪与愚昧引发的乱捕滥猎,使这类可爱的精灵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便坠入了濒临灭绝的深渊,并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8.
这就是米卢     
中国人给他的这个爱称影响实在很大,乃至于一向管他叫“博拉”的各国媒体都开始改称“米卢”。懒惰的网友称他为“麇鹿”或“迷路”,米卢的风格倒颇有点像令人琢磨不透的“四不像”麋鹿,但“迷路”的往往不是他,而是围着他转的众多足球记者和  相似文献   

9.
师毅 《职业圈》2012,(19):66-68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这则歌谣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人越多越吃不上水?咱们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那为什么和尚多了水反而吃不着了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冯军继续说:“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你知道为什么吗,跟和尚们是一个道理——人心不齐。咱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是爱‘窝里斗’。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10.
提起苹果,人们无不熟悉最普通不过:圆胖红润带着喜幸,香气诱人酸甜多汁,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都很高。光是对它的赞誉顺口溜就有一大串:“饭后吃苹果,老头赛小伙”;“每天吃苹果,医生远离我;一天吃一个苹果,疾病不找我”。人称“大夫第一药”,不但有“全科医生”之美誉,还有“全方位健康水果”雅号。可见苹果不光是人们喜吃不厌的水果,还是药材、医生、国内外公认防病保健佳果。  相似文献   

11.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这则歌谣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人越多越吃不上水?咱们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那为什么和尚多了水反而吃不着了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冯军继续说:“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你知道为什么吗,跟和尚们是一个道理——人心不齐。咱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是爱‘窝里斗’。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12.
鲁迅所语“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这句话,一是鲁迅在说自己发现了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一部实有的食人史,另一种理解是鲁迅“所悟”,既指发现了实有的食人史,又指发现了“仁义道德吃人”的历史。吃人史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肉被当做商品的商业性吃人;一类是人肉被当做食粮和美食的非商业性吃人。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的纽约,有一家“独一无二时装店”,生意十分兴隆。店老板在销售各种款式的男女服装的同时,还在店里开辟了一个创作“作品”的“艺术角”,供人们对那些没有图案的新衣服进行创作和艺术加工之用。顾客如果愿意,可以用几美元选购一件白色圆领衫,然后免费使用“艺术角”里的绘画工具和不褪色的颜料,在圆领衫上随意画上图案,过一把“绘画瘾”。倘若有必要,想请作画人为自己设计绘制图案,每件只需交付七八美元的绘画费。一些顾客最欣赏“自然创作”,因为它可以让人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创作”的过程也十分有趣:先将颜料涂抹在一个特制的转盘…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2003,(2):63-63
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的森林里,生长着一种笔直高大,树干粗壮,叶片巨大的槿棕树。槿棕树的木质十分坚硬且耐腐,是上等的柱材。由于它的木质呈紫褐色,而被加工成了有名的“乌木筷子”和“乌木拐杖”。它的树干髓部贮有大量淀粉,用刀刮后浸入水里,等淀粉沉淀干燥后,再经过加工就可做成大米似的颗粒,吃起来比普通的米饭还要  相似文献   

15.
豹子出山     
“西山上出事啦!不知什么家伙吃了老莫家的驴子!”“哎呀,不得了,老莫家的叫驴白马不知给什么东西掏光了肚肠!”  相似文献   

16.
孙苏 《文化交流》2010,(8):54-57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在她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女作家笔下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原始部落,就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之中,因为他们以养殖驯鹿为生,被人们称作“使鹿鄂温克”。  相似文献   

17.
黄炎 《生态文化》2002,(4):23-23
真菌也能吃虫子吗?回答是肯定的。 真菌与绿色植物的区别是:它没有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要靠菌丝分解其它生物的机体来养活自己。于是,在真菌的家族里,就有了“吃”动物的成员。  相似文献   

18.
梨有“百果之宗”美称,具有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等功能。秋天吃梨,不仅能够尝到梨子成熟的味道,而且还可以起到润“秋燥”的养生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掘金点     
《职业圈》2004,(6)
昆虫蛹菜,最大的特色就是鲜香。“炸知了”、“野蜂仁”、“油炸蚂蚱”、“蝎子爬雪山”、“涮蝎子”各有各的味道。据说,不同的昆虫菜具有不同的风味,比如蟋蟀有生菜味,黄蜂卵有杏仁味,蚂蚁有核桃味,蚕蛹有肥肉香味,蝈蝈儿有瘦肉鲜味,最怪的莫过面包虫的蛹了,你用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鲜味,油炸似虾、煎炒比海鲜还鲜等等。近些年,我国的吃虫、吃蛹风逐渐盛行,各地的昆虫蛹价不断攀升,在北京,一些大饭店一盘“油炸昆虫蛹”卖到了138元,大钟寺、八里桥、新发地等农副产品市场,面包虫蛹的价格48元~60元/公斤,活蝎价格在300元~400元/公斤,而在上海的铜川路水产市场每公斤面包虫蛹卖到了78元,且常常无货可供。  相似文献   

20.
高华 《生态文化》2013,(3):63-64
粥在我国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花色品种也丰富多彩,且冬夏春秋四季不同,品种也有别,功用各异。如:春天吃菜粥,夏吃绿豆粥,秋天吃藕粥,冬天吃腊八粥、羊肉粥等。对于粥,陆游曾有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是饮食,加入药便有治病之功效。如果我们平日里多注意一下容易被忽视的三餐,也许对治疗某些难治和一些原因不明的不适之症,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