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著的形成,基于对二元对抗思维和"斗争史观"的摈弃以及多元共生文学史观的建构。让原始资料说话是它的又一特色,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做,例如相关报章的通检以及促成专业资料库的建立等等。它还启示我们,应该关注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联结点,这是它们所以能够共生的基础。范著的体制则贯穿着通俗文学的"动力机制"功能及其运作过程,展示了文化市场对多元共生景观的布局、平衡和稳定所起的关键作用,既是对通俗文化特性的准确把握,也提供了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涉及爱情生活的作品中,对“墙”的描写是一个常见现象.然而,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却非常深厚,因为它已经形成一种意象,并对中国古代通俗文化以及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孙中山先生曾说:“武侠乃中国的国粹。”所言极是。无论纵向历时地看,还是与其他各国文学作横向比较,武侠小说都是最“中国”的文学,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承载了太多的文化使命,更在于它以其独有的内核从千年前的“原侠”时期一直穿越到当下,虽然随着外部的不断“干预”而不断流变,本质却不曾更替。我们细观每一个历史的横断面,上面都记载了太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俗文学”是现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从创作到作品到读者接受都表现出了现代特征,其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社会关系的商品化以及对个人世俗欲望的肯定,因此“通俗文学”是现代社会中以消遣娱乐为核心,以经济关系为本质的活动。与此相对比,前现代的世俗娱乐文学则与宗法社会关系相联系,它是一种前现代社会中以整合社会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为本质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①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字犹龙,原籍属今苏州市。冯梦龙出生在这座文化名城中的一个书香之家,又恰逢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之际,传统的孕育、时代的感召,把这位天才造就成为中国通俗文学史上的大功臣。②冯梦龙少有才气,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为“吴下三冯”。其兄梦桂是著名画家,其弟梦熊是著名诗人。三兄弟中,以冯梦龙的成就为最大,故有“吴下三冯,仲者为最”之说。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对于文学史研究者而言,丰沛的资料是形成客观史识的基础。由于通俗文学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因此,研究目录的编纂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孙楷第先生编撰的《中国通俗  相似文献   

7.
通俗文学的繁荣是新时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通俗”,就其辞义学的角度来考察,其涵义应该是“浅显易懂”,而与艰涩深奥相对立。历史上,以“通俗”为章目者,早已有之,汉代服虔曾撰有《通俗文》一卷,清代翟灏曾撰《通俗编》三十八卷。但所有这些,都并非从文学分类学的角度来运用“通俗”这一辞  相似文献   

8.
“冯梦龙们”一鸳鸯蝴蝶派-网络类型小说——中国古今“市民大众文学链” 范伯群(苏州大学文学院):我觉得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明代的冯梦龙被称为“市民文学小说家”是不够的,明以后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市民社会越来越成熟,可是中国文学史中反而没有“市民文学”了。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疏漏,也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池州师专学报》2014,(5):F0003-F0003
成立于2013年2月,是由池州学院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科研以及通俗文学研究相关人员组成的学术团体,中心以张恨水史料的搜集、整理为基础,通过对张恨水小说创作实践、现象的研究,探讨通俗小说创作理论以及小说创作与市场关系等规律,进而延展至中国现当代其他通俗文学作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无论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还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工业在大众文化研究中都备受瞩目、不可或缺。无论最初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马学派如何否认批判,不得不承认的是,时至今日,文化工业已经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深深渗入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当代人的日常审美,参与着他们的精神建构。而且,没有边界,东西皆然。按萨特“存在即合理”的观点,一味否定、批评甚至激烈地批判都并非通往理性的唯一之途,重要的是,对于这一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庞然大物,我们该如何在认知、理解、接受的基础上,一分为二地给予它们应有的价值评估?这或许是当下国内外所有的大众文化研究者都不得不认真面对并理性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视角对当代“地域文化小说”的地域情结进行透视,既可发现小说与地域文化的不解之缘,更能发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地域文化小说”的发展历程也镌刻出中国作家重新发现民族文化、重铸民族精魂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2.
陈蝶衣将《万象》与“鸳鸯蝴蝶派”做区分是通俗文学合法性寻求的必然举措。“通俗文学运动”在通俗文学的定义、内容、形式、功能与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建立了通俗文学的理论基础。长篇通俗小说、历史题材短篇小说以及女性作者的新文艺小说是《万象》“通俗文学运动”的重要收获。《万象》对通俗文学“合法性”的寻求反映了沦陷时期通俗文人的文学想象。经由此举,通俗文学存在的“合法性”得到了一定认同。  相似文献   

13.
从周至民国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我国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即东汉到宋初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近代的西学翻译。具有独立性质的文学翻译就大量出现在第三次翻译高潮。在这股文学翻译高潮中,通俗文学作家积极译介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内容和新体裁,引进新的表达手法,将它们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为少数或弱势群体争取文化和政治权力的斗争中,在构建一种更加宽容多元的文化结构中,“承认的政治”和“少数话语”两种理论立场和论述策略存在对话、互补和辩证的空间。对于弱势/少数族裔文学而言,认同与承认无疑是一场永恒持续的奋斗。实现多元族群、多元文化之间真正的宽容、多元、平等和相互承认,人文知识分子需要更积极的文化参与和政治参与,需要进行不断的“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海外华人文学的历史即是一部华裔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展开“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丰富的“五四”是“说不完”的。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交织可以催生很多有意义的话题。从文学及史学的角度论及九点:激扬青春的“五四”、意在创新的“五四”、策略批判的“五四”、性别和谐的“五四”、文学母题的“五四”、文化传播的“五四”、文化磨合的“五四”、文化创语的“五四”和面向未来的“五四”,以表对“五四”90华诞的纪念。所谓“九点”其实也是“九脉”、“九维”、“九命”,喻示着“五四”文化经脉的顽韧、通达,文化精神维度的多元、多向和文化命运的强健、博大。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的比较文学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无意给“比较文学”一个界定,只是本着推进和发展这一学科之目的,对其学科性质及其未来走向进行打量,认为在多元文化语境共生的背景下,由于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相互交汇并沟通对话,使比较文学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特征。该文的阐述就围绕“世界文学”建构之可能性、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走向、比较文学的科际整合这三个视界展开。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本质即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全球多元文化语境下,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立场,有助于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最大限度地将本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译介,以此使得其他国家民族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同时,在多元文化语境大局下正确看待“归化”与“异化”,有助于以尊重包容的心态面对异质文化的译介。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避免使“归化”与“异化”走向极端,尝试以“沟通与交流、维护多元化语言和文化多样化”为翻译根本宗旨,寻找一套有利于不同文化沟通,使其最大限度共生共享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宋代之前的通俗叙事文学由于尚处于萌芽时期,所以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比较小,其直接传播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但通俗叙事文学以先天的、与民众共生共存的特性,使得我们间接地感知到了它强大的传播效果。宋代之前的通俗叙事文学反映了社会现象,促进了平民思想、宗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对通俗小说在宋代的发展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9.
抗战的严峻态势促使战时文艺工作者抛却成见,广泛汲取一切有益因子,最大程度地进行抗日宣传。于是通俗文艺被纳入“抗战”叙事的洪流,并创生出崭新的“抗战通俗”类“复合模式”,此种“复合”模式既推动了抗战文艺的想象力,又有力地展现了抗战文艺的多样风姿。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西方小说多以个体为主角,以追寻为线索,置人物于“途中”,在变换的时空背景上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个人奋斗的主题。“在途中”的“追寻者”以及旅程模式,受古希腊自由、崇力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隐喻文化以及“寻找圣怀”原型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内在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意识。这为读者阅读鉴赏西方小说文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