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化是什么?龙应台在一篇同名散文里这样回答:“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相似文献   

2.
郎非 《生态文化》2012,(5):48-51
有一年,在一个公社办的养老院里,听院长说,院里有一位老人,性子很古怪,一个人在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最近才被镇里的人好说歹说、死拖硬拽地弄到了这个养老院里。院长还说,要不是这个老爷子的考拉死了,可能他这辈子也不肯出山的。院长一说考拉,我就觉得奇怪。在这块土地上,不管是山里还是山外,不管有树的地方还是没有树的地方,我就没听说过更没见过有什么考拉。  相似文献   

3.
李敖这个人     
张力 《对外大传播》2005,(10):26-27,43
李敖来了,这位海峡彼岸狂放不羁之人,终于踏上了这片他“话说”了千回的土地,并卷起了一股不小的旋风,让一直读着别人的这个有识狂人给了我们如此近距离读他的机会。 不同的人都在读李敖——年长者读李敖,可能是因为他即使深陷囹圄,也能射出正义的林中晌箭;中年人读李敖,可能会从其狂放的外表下,看出那里裹着一个冷静的灵魂,还可能因为他读书无数、著书百卷,在他貌似胡说八道的表象下,让人感受到那种在文字上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青年人读李敖,也许是透过岁月蒙在他身上的风尘,可以更多地领悟到在他率性而为的背后深藏的学识和睿智。 本刊特约记者用了十余天时间,一路全程跟踪李敖“神州文化之旅”的身影,近观旁察,现撷取些许浪花,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猫人,一个时尚内衣品牌。中国内衣界领军人物,时尚内衣概念的缔造者游林是这个王国的掌舵人,他要把猫人打造成东方的“维多利亚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各房的灯亮了,紧接着顾家的人就像下山的猴子一样劈里啪啦地跑了出来。大家一齐涌向祠堂。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只见地上印着凌乱的脚印。破碎的洋灯和洒落在地上的煤油味道扩大了恐怖的氛围。臣德看着这个场面,一头栽倒在地上,臣君两口子慌忙地把他扶住。卣子和炎子扶起地上躺着的椅子,把韭花解了下来。韭花的头发抹了鸡蛋清,梳理得一丝不乱。  相似文献   

6.
加州海岸的一座城市中,所有适合建筑的土地在不断地被开发利用,地价不断飙升着。面对城市一边满是陡峭小山,另一边因为地势太低而每天都要被海水淹没一次的土地,一些开发商无奈地连连感慨。一天,一名叫杰克的普通职员来到这个海岸度假并预购了那些无法使用的低地。因为这些土地都被认为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预购价值很低。然后,杰克用了几吨炸药,把那些陡峭的小山炸成松土,再用几台推土机把泥土推平,原来的山坡地就成了很漂亮的建筑用地;同时,他又雇用了一些车子,把多余的泥  相似文献   

7.
真假钻石     
许多年前,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住着一个年轻的钻石切割工,名叫弗朗克,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给一个经营钻石生意的老板打工。一天,老板找到他,希望他把一颗非常珍贵的钻石送到孟买,交给他们的客户。“我想请你单独去完成这个任务。你是一个普  相似文献   

8.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名叫艾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艾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他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艾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起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艾地巴都不愿意说明。直到有一天,艾地巴老了,他的房地也变得又多又广,他生气,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跟房子走。等他好不容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10.
玩偶3+1     
一位贤哲送给王子一套三个小玩偶的礼物。王子没有被逗开心,"你给我这些玩偶当我是女孩吗?"他问道。"这是一件给未来国王的礼物,"贤哲说,"如果你仔细地看,你会发现每个玩偶的耳朵上有个小孔。"贤哲递给他一根绳子说,"试着从每个玩偶的耳朵穿进去。"王子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他把绳子穿进第一个玩偶的耳朵,绳子从另一个耳朵穿了出来。"这是第一种人,"贤哲说,"无论你告诉他什么,他都会从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他不会把任何事情记在心里。"王子又把绳子穿进第二个玩偶的小孔里,这一次绳子从玩偶的嘴里穿了出来。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有一个摄制组,到中国某地农村拍一部有关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他们找到一位柿农,说要向他买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个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160元,折合20美元。柿农很高兴。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里把柿子找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门  相似文献   

12.
那是1981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有几个第一:第一次在外常驻,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怀孕,然后是第一次生孩子。一个清晨,我的大儿子来到了这个家庭,准确地说,他是早上4:15出生的。我确实知道他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是在北京首都医院出生的,我记得太清楚了。  相似文献   

13.
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吴征做梦也没想到,因为自己的文凭问题,辛辛苦苦工作了将近十年的教授生涯,从此就要画上句号了。也许从他第一天踏进这个学校的时候,他就应该能预测到这样一个结果,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兢兢业业地在这里工作,而在这个学校里,他也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2004年10月的一天,石河子大学人事处来了一个操浓重湖南口音的人,他是来找吴征的。人事处的人告诉来人,吴征在大学师范学院数学系当副教授,来人又去了不远处的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     
故人 《生态文化》2006,(5):28-28
一个人挖下一个坑不深不浅刚好埋下自己的身子提来一桶水不多不少正好等于一生的眼泪一个得了癌症的人他要在春天栽下一棵树他要用水肥喂绿一群人活下去的信心这个人走了可他栽的树活了下来这个人就这么走了一棵树却从此茂盛起来暖风一吹给人世说一些蓬蓬勃勃的话一个人……@故  相似文献   

15.
绵亘千里的长白山林区土地肥沃,草木丰茂,是动植物生息繁衍的天堂。几千年来,这片富饶的土地不但滋生养育了万物生灵。还以它旷古久远的自然风貌将这方大荒之地装扮得更加奥博神奇。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这片人烟罕至的原始森林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砍伐和杀戮,一棵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一群群珍禽异兽黯然消失——今天,当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这片劫后复生的土地上时,赫然发现那一处处砍伐过的山场重新生发出一片片旺盛的新绿——。  相似文献   

16.
林宣 《生态文化》2005,(3):34-35
山清水秀的卧龙,有“国宝”之称的大熊猫在这里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有位人称“熊猫之父”的人,他就是攻破大熊猫人工繁育这个世界难题的科学家——张和民。  相似文献   

17.
林希 《文化博览》2005,(8):38-39
凡是天津人,一旦成了人物,这个人就不在天津待,天津人也不再把他看成天津人.天津人有深厚的平民意识,从根本上说,天津人一直把自己的城市看做一个平民城市.  相似文献   

18.
王长胜 《职业圈》2010,(19):22-25
企业是一场接力赛,成功的企业能一棒接着一棒,一直跑下去,幸运的企业家总能找到接下一棒的最佳选手。罗红,好利来跑第一棒的那个人,终于在好利来16岁的时候,把它交给另一个人,这个人10年前就跟好利来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富大龙(男主角李天狗的饰演者):《天狗》的故事核心,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坚守。孤独感是我演好李天狗这个角色最重要的一点。主人公李天狗在战场上亲眼目睹几十个战友的阵亡,可以说,他是一个死过一次的人。退伍回到地方,他不会再想当英雄,只希望过一种平静的生活,做一个普通人。但是,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作为一名战士的素质、品德和责任感使他做出轰轰烈烈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开车在乡间迷了路,他边开车边查看地图,结果一下子把车驶离了狭窄的乡间小路.他本人虽然没有受伤,但小轿车却深深地陷在沟中的淤泥里了.幸好不远处就有农舍,这个人赶去求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