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取比较研究和文献资料法,梳理中国与欧洲古代体育审美观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中国古代体育推崇的是形与神和谐、善与美统一的审美观,欧洲古代体育尊崇的是人与自然对立、人与神灵和谐的审美观,从人体美、运动美和人文美层面比较中欧古代体育审美观念,其不同点归之于遮蔽的人体审美与自然的裸体欣赏、"天人合一"的儒释道思想与人与自然对立的身心二元论、遵循"道"与"气"一般规律和注重感性与理性双重积淀的差异性上,而相同点则归结于以人体符合人的目的性及规律性为美、以健康体魄乃至生命力充盈为美、以人类崇尚蓬勃向上的精神、风度和气质为美的一致性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我国体育美学理论发展和体育审美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2.
从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东西方都是以和谐自由为主。西方经历了古希腊的美是数的和谐、理念的和谐、形式的和谐到德国古典美学的自由说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中国古代的思想主要以中和思想为主,中和的内涵也就是和谐自由,可以说和谐为美的思想同样成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和"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和谐境界,而要达到这种和谐需要采取"中庸"手段,本文从害虫的防治思想、方法讨论了此思想在害虫防治理论中的体现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剖析其教育思想的精髓,关注其“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体现,去认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人本思想、和谐理念和担当精神等方面。古代文学教育者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互动教学,让学生在接受古代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人生、社会,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摘要:宇宙观是影响一个思想体系及社会制度的重要因素,传统武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对古代宇宙观的认识。为丰富武术哲学体系,揭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传统武术形成之间的哲学基础,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古文献史料的基础上阐述古人从对宇宙认识,从中提取传统武术哲学之精华,认为传统武术哲学的形成前提是对宇宙的认识,并超越了神论限制,走向发展的正途;中国古代气论、道论、太极发生论、宇宙生命整体论影响着传统武术哲学的本质观、修炼境界观、平衡观和武术哲学的基本理念。该研究不仅说明武学产生的思想基础,丰富了武学的认识论体系,而且揭示了传统武术哲学的发展过程与规律,对我们认识武学体系的内在精髓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源远流长,丰富多采。作为诗歌创作经验总结的诗歌理论遗产,也是极为丰富的。在古代诗歌理论中,对于形象思惟问题,不同时代的理论家,根据他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发表了极其深刻、极有价值的见解。整理和总结这份理论遗产,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毛主席的“诗要用形象思惟”的教导,对于提高和加深我们对于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创作规律的认识,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结合教育的实践,较深入地探究了认识的产主、发展以及认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等问题。孔子还是一个道德哲学家(参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119页),他也曾认真谈论过在理想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在道德修养的不同阶段上的种种认识问题。所以,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哲人里,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较丰富的认识论的内容。认真研究孔子的认识论思想,对于了解整个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还将对今天的认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影响和指导下,中国古代出现多次盛世.中国古代盛世的出现和古代和谐社会之构建,有许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借鉴.  相似文献   

10.
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设和谐校园的理念,是与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相承接的.中国古代道家学派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对道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作一番挖掘、梳理、重新审视,无疑对和谐校园建设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儒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潜意识中。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它与儒学本身有着相通的地方,两者有着内在关联。从理论的人文关怀、队伍建设、生活化等方面借鉴儒学普及的历史经验,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执政治国的经验教训,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吸取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如何深入研究并在“两课”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贯彻学习这一重要思想,是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角度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哲学依据,从哲学理论层次上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它有深刻的内涵。和谐国庆是六十周年国庆追求的主题,这一主题渗透在国庆活动的各个环节,主要通过和谐阅兵式、和谐大游行、和谐晚会来体现。国庆以和谐为主题的深刻意义在于,它符合国庆活动的整体要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颂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是对建设和谐世界的贡献。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平整体环境和和谐关系的维护需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和谐体育文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对我国体育文化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的合理诠释。首先明确了和谐体育文化的内涵,并从宏观的社会到微观的个人等三个层面谈到了和谐体育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出和谐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具有人本性与科学性、先进性与多样化、传承性与创新性的文化契合,进而论证出高校建设和谐体育文化具有可行性,最后提出高校和谐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共领导人中,毛泽东堪称调查研究的典范。毛泽东一生的调查研究实践可分为五个时期,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与方法。毛泽东一生对调查研究的重视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重温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实践与思想,对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论"和合"的中国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国武术也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和合的精神。和合理念包含着许多深邃的天人和谐观、人本观、生态道德观等内容,它们分别体现了现代社会所崇尚的人文精神、道德理性、人格追求、和合理想。构建当代和谐与武术中强调的“天人和合”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索武术中的和合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种种“失和”现象,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知荣明耻,维护中华民族的魂、灵、根,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南和精神动力.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用模范人格魅力引领社会风尚,当好人民公仆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克守 《职大学报》2012,(6):11-14,46
儒学和墨学,都具有丰富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学说,但是墨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含义更为丰富,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首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其次,和谐的国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墨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特别是墨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19.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文化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所提出的许多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益的,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