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中木雕十二扇屏风,形体高大,气魄雄伟,高345厘米,宽624厘米,由铁力木及金漆木雕组成,所刻人物故事题材采用高浮雕、镂空雕、通雕、立体雕等技法,精雕细刻,玲珑剔透,金箔与木雕相结合,将金箔依贴于所刻木雕的表层,既起到了防潮防腐的作用,又突出了庄严华丽、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该屏风四周的木雕风格应属清代福建地区的金木雕刻风格。  相似文献   

2.
黄杨木雕九人小组上世纪50年代,乐清黄杨木雕开始从停滞状态中慢慢复苏,标志性的事件是黄杨木雕"九人小组"的成立。1955年5月,由九位民间艺人——王笃纯、叶润周、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8,(5)
黄杨木雕是我国传统木雕艺术中的一种,它特指以黄杨木为材料的雕刻艺术。数百年来,黄杨木雕以小、精、美的造型和生动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化内涵,深受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普通玩家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崇尚雕刻而又十分擅长雕刻的国家,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至明清时期.我国的木雕工艺日趋完美,唐宋以来越来越多的木雕用于殿堂楼阁、庙宇民居的建筑装饰,日用品上的雕刻也丰富多彩,明清时期则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等题材。  相似文献   

5.
徽州木雕在中国乃至世界民间艺术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徽州木雕是当时徽州经济与文化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展示出徽州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艺术装饰风格。每一幅徽州木雕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幅徽州木雕都是徽州人思想认识的一种反映方式,它内涵丰富,造型简洁生动,比例夸张。徽州木雕图式运用最为简洁的表现形式,并且运用夸张的方法对造型进行变形处理,通过雕刻再现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这些木雕为徽州建筑如虎添翼,更增添了徽州建筑的神秘魅力。  相似文献   

6.
谌永万 《收藏界》2012,(12):111-112
重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盛产楠木、柏木、樟木和生产土漆的漆树,给制作金漆木雕家具创造了条件。现在传承下来的金漆木雕古家具很有地方特色和研究价值。重庆的金漆木雕古家具,盛于清朝和民国时期,特别是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四川"(指清朝政府组织的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移民四川和重庆的活动)之  相似文献   

7.
梁德明 《收藏》2009,(4):112-112
作为高雅的大众化艺术品,木雕艺术品有着广泛的收藏群体,也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个重要的收藏门类。明清以来,我国木雕的产地以广州、苏州为主。广州以大型紫檀木雕取胜,而苏州木雕由于历代文人墨客的影响,刀法细腻,追求画意,层次幽深,风格典雅,这种由吴门画派的影响而产生的清丽风格一直延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工艺市场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雕刻人才的流动有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张祖仁 《收藏》2007,(8):135-135
福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其木雕历史悠久。福州木雕是从民间家具、建筑、佛像雕刻逐步发展起来的,工艺精湛,名家辈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赵雄 《收藏》2011,(6):98-102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木雕 2006年4月和2007年10月,我应美国哈丁大学艺术系和PEABODY博物馆之邀,赴美先后举办了四场有关中国古代木雕艺术的演讲报告会,并同时举办了两场中国古代术雕藏品展览。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美国哈丁大学艺术系主任凯勒博士要求我提供100张中国古典木雕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明清以来在我国南方的大多数地区极其盛行木刻雕像,以湖南、四川、贵州、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最具特色,而每个地区的木雕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这些保存至今的木雕品种之多,存世量之大,寓意之丰富,可以说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大宝藏。但是多年来人们的目光太多地放在字画、瓷器、玉器等热门藏品之上,而忽视了对民间木雕的研究和重视,对此国外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