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确立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的主导政治文化,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型政治文化,并推进了政治文化的世俗化。但由于政治文化分化和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尚不高等因素的存在,进一步建设现代化的政治文化,需要加强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建设,批判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西方政治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完善政治文化社会化渠道,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
高校文化是高校的无形财产之一,是高校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积淀,而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与高校文化联系在一起,对高校师生来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高校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影响力。良好的高校文化建设,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营造优质的文化氛围和有效的外部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又好又快的展开。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历史和传统中寻找文化力量,才能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文化合力。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相关内容,吸收中国近代文化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大学生对当今中国文化发展走向认识上出现的偏差,促使大学生以开放的视角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文化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瑰宝。初中学生是价值观形成、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政治意识。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政治教学当中,可以把政治学科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高校的组织机构把各项规章制度中蕴含的价值观念融入高校管理全过程,是在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影响制度运行的环境文化,全面有效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保证了正常教学的有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制度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促进和保障作用。所以,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本文在对高校文化制度建设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世纪西方政治思想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个历史时代 ,中世纪被认为是欧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超越的阶段。在教权和俗权长期的相互摩擦和冲突中 ,日耳曼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古罗马文化彼此较量、相互磨合 ,以致最后融合起来 ,构成了西方近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基础 ,中世纪的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过程。可以说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是这种初步融合了的文化在市民社会形成和发育过程中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合乎逻辑的展开。因此 ,弄清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征既有利于我们管窥中世纪政治文化演进的路径 ,也有利于深化我们对思想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从中世纪教、俗关…  相似文献   

7.
论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指特定社会和国家的人们在对某种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认同、信服和敬仰的基础上,进而奉为自己言行准则并身体力行的精神体系。政治信仰在社会的政治系统中隶属于政治文化,不同的政治文化会孕育和形成不同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意识形态的主导成分之一,是意识形态中的“集体无意识”,它通过这种“集体无意识”表现出对社会的强大的凝聚、控制、导向和感召功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现实的政治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上升到政治信仰的高度,才能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自觉贯彻,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中"修身"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现时性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修养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身”思想在长期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在新时期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时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实现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吸收传统“修身”思想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从思想认识、自主意识、修养途径等方面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既彰显先进文化的永恒价值,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和基本要求相呼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既能助力课程一体化、课堂一体化建设,又能以共同主旨搭建起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桥梁。对于学生来说,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可以健全其人格、提升其修养、培养其道德素质、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定阶级的精神生产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式,它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应有效地借鉴和吸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理成分,并加以创新。本文分析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借鉴与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涛  迟艳平 《考试周刊》2013,(93):149-149
高校文化建设是高校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基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影响。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一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密切的联系、作用与反作用,良好的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使得高校的文化教育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态势。本文就高校的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进行了浅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社会生活的高度政治化是北京城市文化的显著特征,居于其中的人们受到较深的影响。《玫瑰门》中司猗纹对政治极端敏感,一生追逐权力,将邻里交往看作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政治型人格的体现。司猗纹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城市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通过和《长恨歌》王琦瑶形象的对比,可以看出京都文化在参与个体人格构建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或行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在工作对象、目标内容、工作方法等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相容性,二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因而,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文化建设,就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4.
英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英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英国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时传到英国的基督教文明。但是,现代英国的主流文化基本上是在英国资本主义革命后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形成的。17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就是现代英国文化价值观念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 (一)政治英国是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之一。虽然英国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表现得十分软弱和不彻底,但英国的资产阶级在一开始就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系统的政治理  相似文献   

15.
马援南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南征过程形成了相应的政治文化,通过审视马援将军在南征过程中的政治主张,可以全面地了解东汉时期国家在边疆地区实行行政改革和民族团结政策,有助于推进东汉时期我国南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市民社会构建的民法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民社会的成熟与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野已初见倪端,但由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长期排斥市民社会,欠缺私法文化,阻碍了中国市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进程。而民法典的制定和颁布不仅可以培育我国的民法文化和私法观念,而且还可以促进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达。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化与政治意识是政治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中外关于政治文化与政治意识的涵义存在着诸多的观点和看法。政治文化的层次结构有政治意识层次、政治心理层次、政治价值观念层次。在政治文化结构中,政治意识占据着最高层,对整个政治文化起着统率的作用,它决定政治文化的质。政治文化与政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复杂而广泛的。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8,(5):98-103
党内政治文化是政党在自身长期的政治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特定政党制度成果和政治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通过问卷调查,从认知和践行两个层面揭示出当前大学生党员对党内政治文化五个维度内涵的认同现状和主要问题,并从党内政治文化内涵建设和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主客观两个方面,思考形成大学生党员党内政治文化认同强化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9.
田涛 《学周刊C版》2023,(35):9-11
农耕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农耕文化,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本文简单分析了将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同时指出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育人资源、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路径、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加速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希望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与融合的态势。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一个一体化社会,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严格的政治一元性或浓厚的意识形态性,政治、经济和文化被高度强制地整合在一起,文化的一元性具有显著的排他性和垄断性,社会上不存在其他异质文化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