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目的:了解医学生学习压力与其对毕业后的期望的现状,分析医学生对毕业后的期望对学习压力的影响。方法:以河北大学医学部3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SAS9.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考研或者接本的医学生学习压力明显大于考公务员与自主创业或就业的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和追求更高学历的心理会加大其学习压力,应采取多重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0)
目的:通过对河北大学医学部校区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得出在校医学生的消费结构、消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全校区的一二年级学生整群抽取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学习资料,上网及人际交往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医学生消费状况。结论:加强对医学生健康消费心理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医学生的焦虑现状,为日后开展干预性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河北省河北大学医学部的3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2.70%的大学生处于常态焦虑,不同性别大学生焦虑现状比较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9.21,p=0.027);不同年级大学生焦虑现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绝大多数处于常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调查目的:本研究采用目前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广泛运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542名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初步了解,为我国大学生心理保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基本资料。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大学本部、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大学医学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学校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此次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工作尤为重要,需要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加强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医学生自信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开展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部部分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医学生群体中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为378人,所占比例为66.0%;医学生自信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家庭住址和所在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心理教育部门应当重点关注男生、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可通过举办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自信水平,以促进他们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明确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体质监测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的指导大学生高效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大学医学部2013—2015级临床专业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为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群体职业压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大学医学部教职工114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近三个月压力状况、造成压力的原因、应对职业压力的方法。结果:调查对象关于心理及生理压力题的平均得分(6.21±3.22)分,调查对象存在职业压力率为72.8%,不同受教育程度、年龄和职称之间存在职业压力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压力普遍存在,获取解决职业压力相关知识的需求迫切。相关部门应关注该特殊群体,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和探讨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与焦虑、抑郁的状况及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南昌市464名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职业倦怠量表教师版(MBI-E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研究,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校青年教师存在中度的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以及轻度的情感淡漠;存在中度焦虑和轻度抑郁;情绪衰竭和情感淡漠对焦虑与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结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应得到重视,建构心理健康维护网络与扶助机制建设体系为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保定市医学院校教师工作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本调查以河北大学医学部为调查单位,对114名医学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114名调查对象存在职业压力率为72.8%,不同年龄组间因为职称评聘和经济负担造成压力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难看出,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压力普遍存在,建议加强医学院校教师预防职业压力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中医药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影响因素,为高校采取缓解中医药大学生学习压力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部分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的学习压力高于男生,大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P0.1),经常旷课的学生学习压力更大,从未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网络购物、游戏、电视剧等的学生学习压力低于其他人,很少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学习压力更大。结论:可采取自"四位一体"的调控对策缓解大学生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11.
对深圳市的两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17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职业院校大学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75%;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为8.32%;男生有敌对不满情绪意识的高于女生,抑郁性格的女生高于男生;学习压力、情感挫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针对性的调节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深圳市的两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17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职业院校大学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75%;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为8.32%;男生有敌对不满情绪意识的高于女生,抑郁性格的女生高于男生;学习压力、情感挫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针对性的调节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潘琴美 《科教文汇》2012,(2):185-185,196
本文作者在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连续三年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初中学生在强迫症状、偏执、敌对、抑郁、焦虑、心理不平衡、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10个因子上有轻度及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均占有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西省高中各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3000名高中生,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评价。结果:学习焦虑因子上不年级间有显著性差异,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焦虑程度最高,其次为高一,最低为高三,在其他因子上不同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及恐怖倾向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在其它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二是一个关键期,较之高一与高三更易出现问题;女生较之男生更易出现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针对学习焦虑这类重点问题,采取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易娟  尚忠明  赵庆  李枚梅 《科教文汇》2013,(16):203-204
目的:了解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震后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汶川县第一中学的15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SCL-90得分整体高于中国青年常模。男生SCL-90得分整体低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的SCL-90总分存在差异(P=0.001)。其中初一年级的SCL-90总分最高,高二年级的SCL-90总分最低。结论:①灾后心理援助必须持续进行,特别关注女性的抑郁、焦虑和恐怖情绪。②灾后心理问题生大大增加,重点是低年级的学生。③学习压力与地震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适当的学习压力或许有助于地震后学生心理状况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实习护生焦虑状况,通过"三心":医院关爱之心、老师仁爱之心、学生智慧之心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改善实习护生焦虑。方法: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实习护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对60例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追踪,对心理极度焦虑的护生进行"一对一"深入心理健康教育。结果:从焦虑自评量表和实习护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评估实习护生焦虑状况,评价"三心"干预在临床教学中改善实习护生焦虑的作用。结论:通过"三心"对实习护生心理焦虑进行干预,使护理教育者动态而全面地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轻实习护生的焦虑情绪,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21)
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接受式音乐治疗是音乐疗法中的一种,它能够通过音乐治疗,有效缓解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他们治疗心理问题。本文主要对医学生学习压力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接受式音乐疗法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张成云 《科教文汇》2007,(8Z):60-61
对深圳市的两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17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职业院校大学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75%;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为8.32%;男生有敌对不满情绪意识的高于女生,抑郁性格的女生高于男生;学习压力、情感挫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针对性的调节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学生使用抗生素行为的相关状况,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大学37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医学生正确使用抗生素的行为比例高于非医学生,高校应针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合理用药的选修课程,加强他们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知识的学习,校医也应加强业务学习,对患者进行教育,还应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心理弹性训练对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为医学生心理健康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广东某医学院医学生共42名,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不采取心理训练,实验组进行心理弹性团体训练。量表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分别进行前后测量收集数据。结果:对照组在前后测中,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在前后测中,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因子等6个因子比干预前低(P<0.01);实验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改变不显著(P>0.01)。结论:医学生采用心理弹性的团体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其心理健康程度,是一种高校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