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林林  刘俊瑞 《大观周刊》2012,(19):120-121
反射裂缝已成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主要质量通病。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中反射裂缝现象的研究,深入分析了裂缝发生和扩展的力学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学同 《大观周刊》2011,(27):35-35
1沥青路面开裂原因 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由于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或推荐沥青路面采用半刚性基层。所以还存在着因为半刚性基层的温缩裂缝或干缩裂缝引起沥青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此类裂缝主要是非荷载型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由温度和荷载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对通车8~9年后的高速公路沥青面层进行取芯检测,了解其质量状态与层间结合状况。沥青面层芯样层间断开的比例为25%~50%,大部分为上、中面层脱开。采用古德曼假定,建立五层体系平面应变模型,采用奇异单元分析裂缝尖端区域的应力场,分析基层带裂缝沥青面层结构的受力特性。对于基层开裂的沥青面层,随着层间结合力的减小,路表拉应力逐渐增大;上、中面层层间结合不良,可导致沥青层底剪应力增大、拉应变增大,这是面层容易开裂的主要原因;沥青层路表拉应变增加2~2.7倍,从而在低温时导致表面裂缝的产生。在设计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时应考虑层底剪应力及拉应变指标,对于沥青上面层应提高其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公路建设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透层沥青具有保护、增强基层与沥青面层结合的作用,防止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现场施工总结,介绍了透层沥青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地下各种管线较多,部分管线埋深较浅,因此常规处理方案通过脱空板压浆、更换和修补病害板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前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应力吸收层或防裂布以抑制和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文章对六安市经三路淠河干渠桥桥头高填方路段白加黑改造通车二年后的沥青面层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改造前道路现状和道路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原设计处理方案经验和教训,为后期类似道路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在使用期开裂是当前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路面开裂使水分从裂缝中不断进入,导致基层甚至路基软化,路面承载力下降,从而产生唧浆、台阶、网裂等病害,加速了路面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在重载交通下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较多、厚沥青面层易出现车辙等病害,依据长寿命路面的理念尝试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AC的复合式路面结构,通过对试验段路面结构的配筋计算、端部锚固及层间处理等细部研究,总结该种路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合徐南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冷再生试验段设计过程,详细介绍了老路主要病害类型及病害程度。为较彻底解决老路反射裂缝病害,减小半刚性基层对面层的不利影响,参照柔性基层设计理念提出乳化沥青冷再生设计方案,使该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张宏建 《大观周刊》2012,(24):157-157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半刚性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的越来越多,结合实践探讨了相关技术应用。 1 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0.
韦兵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7,21(6):830-831,834
通过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影响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底弯拉应力各因素的敏感性,同时采用极差及方差分析对各因素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层间约束是影响基层底拉应力最大的因素,而基层厚度是影响底基层底拉应力最大的因素,故合适的基层厚度是获得最佳路用性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路面裂缝是沥青路面早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文章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基层材料的性质、气候温度条件、交通量和车辆类型、设计、施工等方面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用作道路基层,既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又具较高模量与耐久性。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对于基层出现裂缝的路段,尤其是下基层也出现裂缝的路段采用大粒径沥青碎石基层,不仅能延缓维修后裂缝的产生,由于其空隙率比较大,还可以起到排除结构层内水分的作用。在安徽省高速公路基层维修工程中,应用大粒径沥青碎石基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路面材料的性质都与现行的静态力学体系有着较大的差距。文章针对目前最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不同级配、不同剂量条件下大量的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半刚性路面材料动态参数与抗压强度、荷载水平的关系式,探索了动静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后会引起反射裂缝,进而导致面层的破坏。文章通过有限元软件 ABAQUS 建立三维20结点等参元有限元模型,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的路面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计算结果给出了沥青路面结构面层最大剪应力和主应力及其出现的位置,验证了路面反射裂缝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王智权 《大观周刊》2012,(37):116-116,163
文章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钢框架梁柱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半刚性结构力学模型,是一种用已知节点尺寸来预测其M-θ关系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模型中的主要参数是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承载力。文章给出了考虑外伸端板半刚性节点连接的线性化模型初始刚度的计算公式,推导了半刚性连接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公式,讨论了半刚性连接对框架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损坏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之一,大多数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面层,半刚性材料作为基层,在雨雪水作用下路面出现各种各样的水损坏病害。文章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坏的类型、发生的特点、形成的机理,对水损坏发生的原因从材料、设计、施工、养护及环境等内外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不同结构层对抗反射裂缝能力的分析,指出通过增加应力吸收层、面层沥青混凝土增加纤维的结构形式,能有效避免或减缓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在水稳基层中添加乳化沥青是减少路面反射裂缝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乳化沥青在水稳基层中的作用原理、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施工控制等作了分析,对今后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牛凯  王向 《大观周刊》2012,(34):148-149
北方低温季节,半刚性基层往往在过冬期间引起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严重,而沥青稳定碎石(ATB)柔性基层具有良好的抑制反射裂缝能力,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备受广大工程设计人员青睐;笔者结合实体工程,采用传统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沥青稳定碎石目标配合比设计;借助Superpave级配范围控制点和限制区的理念来控制设计级配,采用骨架接触度来评价及优选级配;试验路铺筑过程中,由于沥青稳定碎石大粒径集料混合料粗料较多细料少容易离析,不易压实等施工困难,故从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各环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