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谭虎先生的《教苑杂谭》这本书,起初以为不过是一部论文集锦而已,但仔细翻阅之后,却被书中简洁、明快的文笔及洋溢于文间的作者孜孜以求的科研作风所打动。《教苑杂谭》于2003年2月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全书约40万字。谭虎先生投身教育三十多年,所做教  相似文献   

2.
宝鸡市表彰「八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赵德福供稿12月5日,宝鸡市教委表彰了165项“八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论著《奠基之路》、《中学目标教学研究》二项成果获特别奖,市教委关鸿英主任的论著《教苑春秋》等八项成果获一等奖,另有30、70、和55项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3.
梦想飞扬     
作为《河南教育》的一名年轻读者,我虽然没能有幸目睹她2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但对她的眷恋与深情早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河南教育》不仅使我对教育事业产生别样的激情,更使我圆了瑰丽人生中的育人梦、文学梦。《河南教育》是我教学思维驰骋的原野,是我三尺讲台前的领航人。穿梭在《教学长廊》之中,仰望《教育时空》的风景线,去体会如同登山俯瞰大地的辽阔的感觉。怎能忘,在《教苑风景》中欣赏到的一朵朵绚丽奇葩,在《名师教谭》中感悟到的一丝丝思想火花,在《教海拾贝》中采撷到的一个个教学良策。《课程改革聚焦》《教改广角镜》《现代教…  相似文献   

4.
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丛书》经过一年多的汇编、整理、编辑,已于2011年7月出版。丛书分为《写在教育边上》《那些岁月那些人》和《教苑漫笔》三册。  相似文献   

5.
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丛书》经过一年多的汇编、整理、编辑,已于2011年7月出版。丛书分为《写在教育边上》《那些岁月那些人》和《教苑漫笔》三册。  相似文献   

6.
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丛书》经过一年多的汇编、整理、编辑,已于2011年7月出版。丛书分为《写在教育边上》《那些岁月那些人》和《教苑漫笔》三册。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字早在甲骨文中已多次出现,古义指教化。如《尚书·舜典》上说的:“敬敷五教”。“育”字的古义是培植、抚养,如《诗经·小雅·蓼莪》上说的:“长我育我”。但“教”与“育”这两字在春秋以前尚  相似文献   

8.
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1906年,毛泽东到离家七八里路远的井湾里私塾读书时,毛宇居在这里当塾师,给毛泽东讲授《春秋》、《春秋左氏传》等经书。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有五位者师。杨昌济先生,即杨开慧同志的父亲,是毛泽东的老师,教伦理学和哲学。后来,毛泽东在回忆一师生活时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  相似文献   

9.
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文言文阅读考查材料选自西汉著名目录学家、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的《说苑》一书。该书是刘向为讽谏君主特意编撰的一部故事集。囿于考生水平,高考试题未对《说苑》的艺术魅力进行详细考查。事实上,刘向在编撰过程中采用了独特的编撰和叙事方式。本文从刘向的生平出发,立足文本,对《说苑》“以类相从”的编撰特色和兼顾文学历史叙事的叙事方式进行阐释分析,以供教师备教之需。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社编制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段出自《说苑·政理》。我发现教参提供的译文中有错误,于是就找来《说苑》的一些材料核实印证。想不到这竟然激发了我对《说苑》一书的浓厚兴趣。在那年的寒假里,我读完了中华书局出版的向宗鲁先生的《说苑校证》。于是,我决定将此书全文注释、翻译,并适当加以评点。  相似文献   

11.
刘景文 《现代语文》2006,(11):40-40,24
一、儒家“诗教”的内涵“诗教”这一提法最早见于《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达,《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挈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1]p1609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们知道《礼记》一书是由汉儒整理的西汉中期以前先秦儒家的理论著述,见于《礼记》的“诗教”主张虽然不能证明是…  相似文献   

12.
笔者因工作之便,有幸先于广大读者阅读了“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系列丛书之《教苑漫笔》这本书。读罢全书,我的最深印象是:这是一本厚重的书,因为其中承栽了几代人对教育事业的爱和梦想。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偏辟山区的小学教师,作为贵刊的一名读者,十多年来在教学上得到《小学教学研究》这位良师的指导,深感收获非浅,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教海浩瀚,书山无涯。我曾订阅过数种教学刊物,可有些因不适用,先后弃订或更换。唯独《小学教学研究》终订不休。从84年起至今14个春秋一直订阅,并学以致用。贵刊对改进我的课堂教法,提高理论认识,培养学生各种技能,都起到了颇大作用。真可谓是我的业务辅导员,技能教  相似文献   

14.
来信摘登     
今天拜读贵刊给我寄来的《语苑文林1),忽然发现一篇题为《作文,应力避第一构思》的文章,大为惊叹,这篇原为我发表在《当代中学生》(1996年第4期)上的文章,竟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未改却被署上“颜丽、孙景山”的名字发表在贵刊2000年第4期上,并被编入《语苑文林》下册(第226页)。  相似文献   

15.
心存一片净土——平舆县教体委实施“净土工程”散记本刊记者张金伟面对污染教苑的种种怪现象,县教体委主任张伯泉拍起胸脯:“净化风气,班子成员向我看齐!我怎么做了,你们都怎么做!”面对乡里一桌丰盛的午餐,县教体委下来检查工作的干部一面掏出大红的《禁酒令》过...  相似文献   

16.
在非对话的语境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字记载历史,是中国史学传统的一种特殊笔法。《史记》和《春秋》都有不少这样的“我”字。对《史记》这类“我”字作穷尽性检查,并与《春秋》的“我”字比较,可以了解《史记》这类“我”字的特点以及与《春秋》的“我”字用法的分别。  相似文献   

17.
“子以四教”别解●陈桂生孔子私学究竟“教”什么?似乎清楚,又像是一个谜。《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加之,其中尚有“孔子晚年而喜易”,死前二年,“因史记作春秋”之说,今人或标以书名号,成为《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似文献   

18.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孙世梅老师是我的徒弟。2008年10月,欣闻世梅在全国小语会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特等奖;月底,她的40万字的教育文集《教苑留痕》由长春出版社出版。作为她的师傅,我备感欣慰,不禁回忆起和她的“三面”之交。  相似文献   

19.
我1981年参加工作,在教育战线上已工作20个春秋了.由于自己喜爱文学的缘故,在所教的班级创办了一份油印小报《蜜蜂》报,发表学生各类习作,好的作品我推荐到正式报刊上发表,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20.
光阴似水,岁月如歌,花开花落间,我从教已18个春秋了。回首当年,出生在教师之家、生长在书香校园的我,耳濡目染、对教师这个职业早已情有独钟。记得在1993年,正读初三的我参加了由《中国教育报》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的"爱我中华"全国征文大奖赛,我的作品《我爱祖国》荣获了二等奖,我非常荣幸地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打动评委,是因为我在文章中真情流露,写出了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幼儿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