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值语义将逻辑联结词都解释为真值联结词,是一种简明的外延形式语义.真值语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逻辑联结词→、(一)的真值解释,与对应的日常联结词“如果,那么”和“当且仅当”产生了距离.直观推理语义关注逻辑联结词→、(一)的推理涵义,借助日常语言来阐释逻辑表达式的具体内容,重视表达式的内涵.使用直观推理语义,检验逻辑表达式的直观有效性,有助于实现逻辑学家的目标和理想:有效的推理形式应普遍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日常推理.  相似文献   

2.
支持语义web模糊本体的描述逻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语义web上包含复杂模糊知识的模糊本体的表示和推理,提出了一种描述逻辑的模糊扩展———支持比较表达式的模糊描述逻辑(FCDLs).给出FCDLs语法和语义的形式化定义,并规定FCDLs知识库中的公理和断言形式.FCDLs将模糊描述逻辑(FDLs)中的模糊概念和扩展模糊描述逻辑(EFDLs)中的截概念结合在同一理论中,并将截概念扩展为比较截概念,从而支持对实际中经常用到的模糊隶属度之间比较表达式的描述,而其他的描述逻辑模糊扩展均不支持比较表达式.FCDLs具有比FDLs和EFDLs更强的表达能力,能够表示复杂的模糊知识并基于它们完成推理任务.因此FCDLs可实现语义web上包含复杂模糊知识的模糊本体的表示和推理.  相似文献   

3.
“尽”是现代汉语中用法比较复杂的副词,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表范围的副词“尽”进行研究.在句法平面上,主要考察范围副词“尽”的组合特征;语义平面上,分析范围副词“尽”语义义项、语义量化及语义指向;语用平面上,“尽”具有突出语用焦点的作用,分析其句类选择特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逻辑作为分析自然语言的工具,认为自然语言的缺陷有:(1)表达式的层次结构不够清晰;(2)个体化认知模式体现不够明确;(3)量词管辖的范围不太确切;(4)句子成分的语序不固定;(5)语形和语义不对应。从自然语言的视角衡量逻辑语言,其不足有:(1)初始词项的种类不够多样;(2)量词的种类比较贫乏;(3)存在量词的辖域在公式系列中不能动态的延伸;(4)由于语境的缺失而使语言传达信息的效率不高。自然语言和逻辑语言到底是什么关系?若持偏激态度,各自都觉得对方不如己。视二者为一种互补关系,这种态度是可取的。于是。现代逻辑延伸到自然语言领域就有两大类工作可做:扬逻辑之长避自然语言之短,用严格精确的逻辑工具化解自然语言的缺陷问题:取自然语言之优补逻辑之拙.增加新的逻辑手段发展其理论。  相似文献   

5.
逻辑表达式是逻辑电路的数学模型,不同的表达式形式对应不同的逻辑电路结构,为能以最简、最合理、最稳定的电路来实现同样的逻辑功能,就需要对逻辑表达式进行化简.化简的方法有代数法和几何法,本文侧重介绍针对几何法原理和方法的教学所融合的一条思路,以及如何将代数法与几何法进行有机的结合,用以克服逻辑函数化简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时下流行的关于思维规律前三律在三值逻辑中失效的观点,本文从辩证法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认为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为了保证人们正确思维的普遍规律对人类思维具有普遍指导作用,不会在三值逻辑这一具体的思维科学领域内失效;但刻画这三条规律的人工语言表达式具有特殊性,在不同的思维科学中应用不同的表达式去刻画。二值逻辑中刻画中这三个规律的语言表达式在三值逻辑中失去永真式的特殊地位,不能证明这三个思维规律在三值逻辑中失效。  相似文献   

7.
在“S. be adj. to do”句型中,隐含的不定式逻辑主语的指称语义值可以是泛或特指,这与语境、时态有关,也与句子主语呈特指性或泛指性有关。现有的观点认为:不定式逻辑主语隐含时就可以视之具有泛指意义.本文在对此观点作出批评分析后认为:只有在句子主语呈泛指性时,隐含的不定式逻辑主语才具有泛指意义:若句子主语呈特指性,则这个隐含的逻辑主语语义值分两种情况:一.具有泛指意义:二.具有特指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逻辑描述得到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多数教材中讲述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常规方法和步骤,探讨了针对不同的逻辑问 题,由逻辑描述得到逻辑函数表达式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当前Web页面基于HTML语言,缺乏语义信息,语义网络是对现有Web的扩展.OWL是WebOntology的一种最新的W3C提出的表示语言,是实现语义Web的语言工具,它的逻辑基础是描述逻辑.结合OWL语言,提出一种基于描述逻辑的知识建模语言(KDL),给出了知识描述语言的语义解释,并提出了基于Tableau算法的推理算法.  相似文献   

10.
命题时态逻辑PTL是一个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的逻辑,其特点是只有表达未来的时态算子。它刻画了人工智能研究中往往只需要描述未来状态,而不必关注过去的性质。PTL给出了一个表达时间具有向上线性、传递性、持续性和离散性的公理化逻辑系统,并证明了其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