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帕本是明代官样礼品,明代万历以后,改用白金,逐渐成为一种贿赂的手段.白维国先生的<金瓶梅词典>的[书帕]条释义有不当之处.<金瓶梅词话>的"书帕"多关合万历以后的事实,不能视其为成书年代"嘉靖说"的一内证.  相似文献   

2.
<正>张升教授:学界对中国古代图书的商业流通研究较多,而对非商业流通研究较少。与西方将商品性当作书籍的第一要义不同,中国传统士大夫更愿意将书籍看作为文化、身份的象征,用来阅读、收藏乃至送礼、求名等。可以说,中国古代相当多的书都不是为了买卖而出版的。与此相应,古代书籍流通中非商业性流通比重较大,如传抄、赠书等。促使非商业性流通普遍存在的原因很多,例如,士大夫之间的私人交往多,赠书、相互传抄比较普遍,抄书便宜、方便迅捷,书价一直偏高,商业流通渠道不畅,  相似文献   

3.
《西藏教育》2015,(4):65
读是一种品质,阅读是一种境界,阅读是一种精神,阅读是一种享受。全民阅读日,是爰书人的盛大节日。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4月23日开始为西藏各界群众提供前所未有的阅读大餐:一、上万册图书免费赠送,快来领取。4月23日上午10:30开始,在自治区新华书店(地址:北京西路10号区科技厅对面)举办图书免费赠送活动,上  相似文献   

4.
读写新闻     
书,见证了耶鲁大学悠久的中国情结。书,今天仍然是中美文化交流的纽带。2006年4月,应邀前来向耶鲁大学师生发表演讲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耶鲁大学赠送了精心挑选的567种、1346册中国图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胡锦涛主席以一句中国古话为开场白,画龙点睛地说出了他向耶鲁大学赠书的深刻用意。此次胡主席向耶鲁大学赠送的图书有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有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有中国历史文化古籍经典《论语》、《礼记》,有用故事体写成的中华文明史《话说中国》丛书。刘忠德指出“超女”有…  相似文献   

5.
从旅游观念看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暇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明代中期以后,对旅游的肯定已成一时之风,而旅游则已经成为文人士大夫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明代士大夫旅游观念系统的梳理.指出文人与道学家在旅游观念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士大夫的旅游体验又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明代的游人进行了具体的细化,将其归为贵人之游、豪士之游、布衣之游与民众之游四类。  相似文献   

6.
考察王阳明《南赣乡约》在潮州推行的案例,可以看出:明代中期,潮州的士大夫们将习得的符合国家正统的知识——以"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付诸实践,把国家文化正统制度化为乡村社会的思想行为准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挥着比宦潮官师更加重要的作用,他们才是国家文化正统在地方社会制度化过程中的真正参与者和主导者,正是他们在主导着乡村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朱永新 《新教师》2019,(6):10-11
收到新教育元老储昌楼校长转来的许偲艺的书稿。昌楼告诉我,这是时凤英准备送给女儿的结婚礼物,希望我能够为这本书写个序言。结婚赠书,似乎是我们新教育人的一道特有的风景。前年,同样在昆山的新教育人高子阳,在女儿结婚时,也是赠送了一本书。子阳还把这本书的稿费捐赠给了新教育基金会。  相似文献   

8.
宋明时期形成了专门针对士庶礼仪生活的文本规定。宋代礼典明确将士庶作为制礼的特定等级,将士庶之礼明确列于礼典,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规定。私撰士庶礼书因应平民社会的兴起而出现。北宋司马光《书仪》是对前期"家礼"、"书仪"传统的集成总结。南宋朱熹《家礼》以古制为蓝本,以时俗为参酌,清楚标明"冠昏丧祭"四种彰显人伦的人生仪礼的连续性与重要性,标志着民间士庶之家常行四礼的独立与成熟,并为士庶礼书提出基本而完整的体例架构,开启了后代民间家礼(四礼)之学。  相似文献   

9.
图书是国家财富,保存人类科学文化成果是图书馆的第一职能。当前大学生窃书现象相当普遍。高校图书馆必须履行思想教育职能,加强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规意识,遏制窃书行为的继续发生。  相似文献   

10.
明代温州地区士大夫的祠堂祭祖活动颇具特色。通过对《项乔集》《王叔果集》《张璁集》及相关族谱中有关祠堂祭祖活动的研究,揭示明代温州士大夫的“一本观”宗族观念和“礼以义起”的宗族改革观,有助于对明代宗族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