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逻辑领域,一个被称做“哲学逻辑”的学科群体正在崛起。近几年在国外发表了数目可观的哲学逻辑方面的论著。前年在奥地利召开的第七次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会议上设有哲学逻辑组。具有较高声誉的国际性期刊《哲学逻辑杂志》已出版了13卷。就是对“哲学逻辑”这个名称持慎重态度的苏联逻辑学界,现在也有人公开使用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2.
李建华同志的《哲学逻辑》一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是一部相当有份量的学术著作,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选题新颖,探讨了逻辑学前沿领域的问题。哲学逻辑的产生有两个历史前提:一是数理逻辑在20世纪早期的正式诞生,二是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它有广、狭两种涵义。狭义的哲学逻辑是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50-70年代蓬勃发展的一个新兴逻辑学科群体,它们以数理逻辑为直接基础,以传统的哲学概念、范畴以及逻辑在各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创建了一大批新的逻辑分支。广义的哲学逻辑除包含上述内容外,还涉及到…  相似文献   

3.
《逻辑哲学论》的符号学思想,清晰化了符号和意义之间的纵向逻辑线索,为语言符号进入横向人际交流准备了条件。在经典符号学谱系中,这一重要思想,具有区别于皮尔士、索绪尔的独特价值。就语言符号的规律而言,纵向和横向是语言符号从意义构成到社会交流所必须完成的两个阶段。纵向是逻辑构成,横向是交流实践,语言符号自身勾连在纵横两条轴线上。经典符号学关于这一问题的困惑,在《逻辑哲学论》的符号学思想中获得了清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如何?可简单地用两个命题表述:“哲学是世界观”、“哲学不是世界观”。这两个命题,各哲学教科书均有阐述,本文仅从逻辑方面,谈谈自己对它们的思考和论证。“哲学是世界观”、“哲学不是世界观”,这对命题是不是矛盾关系的命题?能不能成立?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清楚这两个命题中“是”的涵义。“是”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多义词,它至少有以下三种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逻辑与哲学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正-反-合的走向,具体经历了逻辑与哲学的混合、分离、融合这样三个阶段.从分析中可以看出,逻辑与哲学是两门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科学,只有相互借鉴、互取所长才能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祝君 《华章》2010,(30)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逻辑特别是数理逻辑的迅猛发展,现代逻辑在发展过程中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进而使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收到世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逻辑哲学、哲学逻辑的探究,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逻辑的哲学反思在逻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哲学逻辑”一词被不同的论者赋予了不同的涵义,这里所说的哲学逻辑是指一个在近四五十年内新兴的逻辑学科群体,它们以数理逻辑(主要指一阶逻辑)为直接基础,以传统的哲学概念、范畴以及逻辑在各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构造出了各种关于传统的哲学概念、范畴或者直接具有哲学意义的逻辑系统。哲学逻辑在近几十年内的兴起和繁盛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根植于数理逻辑、当代分析哲学、现代语言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等的实际发展及其现实需要之中。第一,数理逻辑的创立为哲学逻辑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前提,而当代分析哲学则为它提供  相似文献   

8.
肇始于二十世纪初的分析哲学引领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本文认为,分析哲学的兴起不只是一个哲学史事件,其发端深受逻辑哲学的影响,这一点在分析哲学创始者弗雷格和罗素的逻辑哲学思想中尤为明显,本文尝试回顾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路径和贡献。  相似文献   

9.
西方逻辑在中国近代时期(1840-1949年)的第二次东渐,对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逻辑东渐促成了当时哲学观念的新变化;第二,逻辑东渐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方法;第三,逻辑东渐诱发了"逻辑哲学"这一全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出现。西方逻辑东渐对中国近代时期哲学革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新文化建设蓝图的一种有益探索——妥善处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所产生的进步文化成果,扬长补短,择优而从。  相似文献   

10.
一不研究本体论就没有哲学。同样,不研究逻辑本体论就没有逻辑哲学。逻辑本体论要解决逻辑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的问题。关于逻辑学的对象“是什么”,有着不同的看法。杜米特留说,逻辑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并不精确地懂得逻辑是什么。几乎所有的大逻辑学家都有他们自己的定义。甚至一个逻辑学家有几个定义。归纳起来说,主要的看法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区别了关于逻辑的哲学与逻辑化的哲学,区别了关于哲学的逻辑与哲学化的逻辑.然后提出:1.逻辑哲学是关于逻辑的哲学.哲学逻辑是哲学化的逻辑,而逻辑化的哲学和关于哲学的逻辑是没有理论意义的;2.“逻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不是逻辑哲学问题,而是逻辑问题;3.逻辑本体论问题是逻辑哲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方语言哲学与科学主义思潮的关系比较复杂。它的两大分支——人工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与科学主义的关系不尽相同。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人工语言学派,是科学主义思潮在本世纪的典型表现,而以牛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日常语言学派并不直接归属于科学主义,有时甚至反对科学主义。近二十年来,这两大分支出现了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倾向,“哲学逻辑”便是这种渗透和融合的表现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逻辑文献中,“哲学逻辑”是个多义词。作者认为哲学逻辑是具有哲学旨趣或涉及哲学事业的非经典逻辑。哲学逻辑的崛起引发诸多的理论问题。本文就其中经典逻辑的界限、非单词性与演绎性、逻辑的数学化和部门化及归纳逻辑的归属等重要问题予以理论阐述,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哲学逻辑是一个新兴的逻辑学科群体,它们以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为直接基础,以传统的哲学概念和一般方法论问题为研究对象,是关于传统哲学概念的形式理论。哲学逻辑可以分为四部分:1、基础部分:模态逻辑和多值逻辑;2、本体论的逻辑;3、认识论的逻辑;4、伦理规范的逻辑。哲学逻辑不仅在哲学上、逻辑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的《逻辑哲学》(Philosophy of Logic)分册的翻译,对于逻辑哲学研究水平不是很高的国内而言,无疑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的,一是因为《逻辑哲学》分册所对应的英文原书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编著,几乎收录了目前逻辑哲学研究领域最全面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二是因为本分册的翻译者是山西大学的刘杰和郭建萍两位博士,对逻辑哲学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对哲学的两个根本问题"何为哲学?哲学何为?"不同的回答,造就了不同旨趣的哲学.黑格尔的《小逻辑》认为:哲学乃在于以思维的方式把握真理,真理就是客观性与概念的同一,这样的真理也就是理念.他的见解反映了西方古典哲学总体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现认识论、逻辑学和方法论三者一致,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三者统一的一体化理论体系.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实践范畴既辩证又唯物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最后,简要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以物质作为逻辑的起点;以人或以存在或以劳动作为逻辑起点也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统逻辑创立和发展到现代逻辑,对逻辑作哲学上的反思不断深入和展开.逻辑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现代逻辑迅猛发展和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要求和结果.逻辑哲学的主要论题包括:逻辑范畴的界定,逻辑真理,逻辑悖论,逻辑中的本体论承诺,推理、后承与蕴涵,形式化方法的哲学考察.  相似文献   

19.
宇宙观又称为发展观,它是人们对世界发展的规律性看法和基本观点,并在哲学思维形式上表现为两种宇宙观。就是说宇宙观必须赋予哲学思维的逻辑形式,否则我们将无法知道人们的宇宙观是什么,因此作为宇宙观特征的东西乃在哲学思维的形式规则。并不像有些哲学教材所说的那样,辩证法拥有诸如发展联系的观点而形而上学则没有,殊不知形而上学也有渐变论和灾变说。辩证法的宇宙观只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发展现,是对存在和思维以及二者关系的辩证看法,并表现为相应的哲学逻辑形式。这些哲学逻辑形式就内在于马克思的哲学方法论,并以三种哲学逻辑…  相似文献   

20.
拙著《逻辑哲学引论》于199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溶入了我对逻辑哲学的初步思考,它实际上没有写完。此书出版后,报刊上先后发表五篇评介文章,另有一些学界长辈、同事来信或当面谈了对此书的看法,大都对此书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某些不足,近几年来,我一方面给研究生开设逻辑哲学选修课程,一方面继续研读一些国外和国内出版的逻辑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