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语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和创新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的主题。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等方式的训练。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尤其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相似文献   

2.
在笔者看来,英语学习是个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而英语的单词拼写练习是每天必需有的。怎样让这种练习既不枯燥,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又能让学生主动学,愿意学呢?究其根源应该是让学生有成就感。于是英语教师应该从听到写,让学生有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并在英语学习中找到成就感。  相似文献   

3.
周永丽 《时代教育》2007,(8Z):86-86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能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一种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作用。如果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大大地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聋哑英语”是大学英语学习中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学生的情感因素等等,都是可能导致“聋哑英语”的重要因素。英语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措施,彻底改变“聋哑英语”现象。  相似文献   

5.
朱晓婷 《河北教育》2007,(10):23-2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对小学生来说,快乐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对老师来说,引导学生轻松、快乐地学英语是我们永远要研究的课题。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让英语学习成为他们的快乐之源,并使他们乐“此”不疲呢?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许多英语语系国家通用的官方语言和联合国规定使用的五种法定的会议语言。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英语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很多国家都掀起了英语学习热潮。在我国英语更是备受“宠爱”。但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学了十多年英语的学生却口语困难。这说明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存在误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难点。那么,如何学好英语?我认为,必须做到“心”、“辛”、“新”、“欣”和“毅”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高霞 《中学文科》2007,(11):24-24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一个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阳 《考试周刊》2012,(33):102-102
“自主学习”提倡的应该是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的改进,与此同时,要解决学生的学习依赖与学习障碍等问题。这不是一项口号而是需要广大英语教师深入思考努力践行的教学准则。就当前小学英语来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大环境对英语的要求逐步提高,现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逐步向着知识的更广、更深迈进,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笔者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英语阅读与英语学习发展关系密切。英语阅读量的大小、阅读成效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英语学习发展的进度和趋势。我国学生大都习惯了依赖老师和有限的教材内容来学习英语,加之生活在“汉语世界”里,缺乏实际交际所需的语境,自己主动接触英语、感受英语的时间少之又少,造成英语学习的进步不明显。要解决上述问题,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和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的主动建构过程(靳于乐语)。长期以来,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被动的、依赖性的他主学习。传统的英语教学在语法翻译模式的影响下,片面强调知识的积累.因而导致只重结果,不讲过程,一味强调死记硬背的错误做法,从而出现了很多“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学生压力很重,苦不堪言。因此.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从“要我学习”转为“我要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谈谈关于如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英语心理障碍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和“方法”都很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寓教于乐,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玩中学,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本身的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而“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自始至终关注学生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  相似文献   

15.
李辉 《河北教育》2007,(9):39-39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自然习得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因此,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学习的自学性,就能把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处理好两种关系:“多与少”的关系以及“精与泛”的关系。首先就是“多与少”的关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才能学好英语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对我而言,学生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解决好“多与少”的关系。在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些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尽管已经学了许多年英语,却仍然不能自如地应用英语。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在学了这么长时间的英语,学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  相似文献   

17.
杨贤梅 《考试周刊》2009,(43):132-133
近年来,职校生的英语成绩较差,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多,学生把学习英语看作是一种负担,无可奈何,只好消极应付,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相似文献   

18.
黄瑞连 《中学文科》2005,(11):19-20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并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一切英语活动的基础。没有单词不成词组,没有词组不成句子,没有句子不成段落,没有段落不成文章,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词汇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可见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词汇量越大,英语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交际水平,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各种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科最容易发生“两极分化”的时期。学生们在刚开始学英语时,一般都满怀信心,兴趣很浓,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非常高。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深,学生们就会逐渐表现出对英语学科消极、灰心、厌烦,甚至放弃学习,形成大面积掉队的“两极分化”局面,使英语学科成了很多学校的弱科。教师们常常为学生不学而生气,抱怨英语难教,学生们也常常为英语难学而苦恼。目前,这种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亟待我们去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