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课程,课程承载了专业培养目标的任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是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因此实现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对接时要坚持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理念,符合校企合作的理念。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改革经验,提出了从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课程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评价与社会评价对接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现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金融专业课程承载着实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任,通过与金融行业职业标准对接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标准的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课证融合的实施等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以期推进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缪琨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202-203
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和国际贸易领域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着手,探讨如何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旨在为高职课程标准制定提供新思路,有力推进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吴冬燕 《职教通讯》2012,(12):16-18
以高职院校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思路、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三个方面,探讨了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重点阐述了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和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基础,开发相应的课程标准,使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从而真正实现"课证融通"。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和发展相适应的关键。找准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的衔接点,提出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珍 《教师》2022,(2):117-119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行业指导下,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指导.职业标准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依据.文中教学团队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进行基于工程过程的、以项目为导向、以...  相似文献   

7.
高职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高职教育这一阶段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和"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的描述,一方面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等功能,另一方面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高职课程体系解构与重构、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功能及内容进行阐述,探讨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否需要对接,如何对接,旨在为高职课程标准制定提供新思路,有力推进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引入职业岗位标准构建"教学做合一"中职教育课程体系,解决中职教育中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综合分析目前中职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以旅游工艺品专业课程改革为例,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措施,为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课证融通”高职课程标准融合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坚持校企合作的理念,它对于高职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也是对高职“双证书制”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为例,以“课证融通”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工学结合的关键、“课证融通”强化了高职课程标准的职业性特征、“课证融通”是实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为论据阐述了构建“课证融通”高职课程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高职、中职的电子商务专业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相关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探索和实践,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从根本上讲,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实质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本文从课程体系角度出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建立衔接课程目标,围绕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试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高职、中职的电子商务专业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相关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探索和实践,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本文通过将工作课程系统化理论应用于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分析入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做中学和学中做,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大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求中高职教育内涵衔接,协调发展,而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基础。研究选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从协同创新、内涵衔接视角,应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联合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制定了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以此制定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有利于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对接,对于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职教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常人体结构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对接职业标准,开发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和信息化教学;改革评价方式,实施能力评价。使该课程更加符合职业的需要,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高职国际商法课程为例,分析了职业标准在课程开发活动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涉外职业标准课程化的必要性。并通过对职业标准的解构分析,阐明了职业标准诸要素转化为课程标准的机制,总结出涉外岗位职业标准“转化对接、循环优化”的课程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引领教育新理念创造教育新环境亚龙努力为更多人带来技术与技能为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达到示范校学校建设的事业发展目标、服务产业目标、改革创新目标和基础能力目标,改革示范学校建设中的各个难题,战胜示范学校建设的各种困难,亚龙愿与中职学校共同建设示范校项目。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要根据胜任的工作、适应的工作和发展的工作分别确定,以提高课程标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厘清课程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点是提高对接"精度"的关键,提出了课程标准的开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具体对接点及其实现方法。基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点的课程标准、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标准和基于项目的课程标准是课程与岗位要求对接的三种典型模式。一个专业的每一门课程标准不应硬性规定采用同一种模式,而应根据课程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石红梅 《教师》2023,(36):117-119
文章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必要性,并从课程性质、课程标准设计思路阐述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路。以“LoRa控制技术”课程为例,从课程对接的职业岗位确定课程目标,阐述课程标准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开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标准,需要有鲜明的专业技能课程观,厘清专业技能课程标准的原点、课程内容的来源、主体性要素和文本要素等一些基本问题。基于"生存与发展"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必须采用课程标准。专业技能课程标准的原点是职业群,而不是《国家职业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来源于岗位职业能力,必须组织相应专家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课程标准的使用、开发、组织开发与颁布者是课程标准的主体性要素。专业技能课程标准,必须由职业岗位专家、中职专业课骨干教师、职教课程专家按规范流程开发,而不是"主观预估+借鉴+经验"的产物。课程标准的文本要素包括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学习目标、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