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说某集家孩子4岁能说英语,某某家孩子5岁识字过千,某某家孩子7岁钢琴通过十级……我们在为这些孩子某一方面才能所获得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这些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是以什么作代价换来的。  相似文献   

2.
童言 《家教指南》2003,(6):28-29
教孩子认识有关投资工具对于12-18岁的孩子来说,股票、保险、房地产、债券、投资基金这些投资工具,他们已经不陌生了。当大人在讨论买什么股票时,孩子也会凑上来说上一句:“要买就买网络股,那才会多赚钱呢。”说不定他还会告诉你,某某同学的爸爸买了什么股票发了财;某某同学的叔叔买了什么股票被套牢,惨不忍睹。不过,说实话,孩子对投资的认识还只是一知半解。在一些孩子的眼里,投资仿佛成了摇钱树,只要敢投资就会大赚一笔;在另一些孩子的眼里,投资变成了洪水猛兽,只要一沾上,就会倾家荡产。投资的确是生财之道,掌握得…  相似文献   

3.
碰上“事儿多”的家长,老师时有抱怨:“某某的家长事儿真多,今天怕孩子冷了,明天怕孩子吃不饱,惟独不问问孩子学习怎么样。”“某某的妈妈真护孩子,孩子做错了事还强词夺理,等孩子上学后让他吃亏吧。” 老师对家长的这些看法,无形中在老师与孩  相似文献   

4.
听许多琴童的父母感叹:陪孩子练琴是最头痛的事。我也看过报纸报道:某某家孩子要把钢琴用斧子劈掉,某某家孩子一见钢琴就发抖……结果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希望落空,父母倍感失落。其实,造成失败的原因不在孩子,根源在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父母往往过度注重孩子单纯的艺术技艺练习。孩子在枯燥的反复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艺术领域最终的成功者的秘诀不仅是苦练,而更多的在于热爱和执著。人生艺术道路上的起始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艺术情感与艺术修养比技术、技巧的练习还要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班中经常会发现有那么几个孩子,平时总爱和同学磕磕碰碰,今天跟这个同学闹意见,明天和那个同学不说话。他们在同学中也没有好朋友。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往往情绪不高,家长问起时,孩子也很委屈。孩子往往会说:“我真讨厌某某”、“我恨死某某了”、“某某真没劲”…… 不同的家长对此反应也就不同。有的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有的会说“谁欺负你了,去告诉老师”,有的甚至“告诫”孩子“谁欺负你,你就打谁”;当然也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在学校与同学  相似文献   

6.
芳草 《家庭教育》2007,(3S):11-11
浙江省金华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女儿14岁,近来老说某某同学的衣服很漂亮,某某同学的裙子很时尚。还说我给她买的衣服“太土了,太过时了。难看”。我告诉她:。别跟人家比穿戴,你要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学习成绩。”女儿不高兴了:。学习和穿戴是两码亭,再说,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以后穿什么你让我自己选择。”其实,我也不是买不起孩子的漂亮衣服,但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哎呀学语的娃儿人人爱,七八岁的孩子狗也嫌.常听家长和老师说:"气死我了,某某孩子简直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相似文献   

8.
郑春晓 《海南教育》2013,(10):39-39
<正>课余常听到同事议论:某某孩子好可爱,穿得干干净净,说话懂事,对人有礼貌,学习成绩好;某某孩子真讨厌,调皮捣蛋,学习不用心,一问三不知。其实,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微笑面对他们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在我的眼里,没有优生和差生,只有优缺点不同罢了。在一次"怎样看待优生和差生"的说话课上,学生大胆  相似文献   

9.
范辉 《西藏教育》2009,(7):11-11
在现实的教育中,不断有一些因为教育惩戒而引发各种教育的不幸。比如某某老师罚学生跑步受伤成了被告,赔了药费又扣奖金;某某老师惩戒学生致使学生离校出走,家长向学校讨要孩子;某某老师点名批评学生成绩差,伤害了其幼小的心灵而被家长指责媒体曝光等等。  相似文献   

10.
家贫好读书     
每年到了盛夏时节,我们那个土里土气的村庄,人心便忽然聚拢一搭儿,大家仰首俯腰,相互传送一个信息:谁家谁家的孩子考上某某大学、某某中等专业学校。虽然,每年参加考试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有  相似文献   

11.
不知你是否留意,每个班常常会有那么几个“爱管闲事”的孩子。“某某的铅笔丢了”,“某某哭了”,“某某上课吃东西”……有时听得多了,烦了,就会没好气地来一句:先管好你自己再说吧!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会心生感慨:这些“闲事先生”,  相似文献   

12.
小的时候常常听父母说“隔壁家的某某又考了一百分”、“楼下的某某既懂礼貌又勤快”……长大后父母又常在耳边唠叨“和你同岁的某某小孩都有了呢”、“那谁家的小孩考上公务员了”……等等。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努力想成为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的我们会明白,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胡波 《考试周刊》2010,(27):215-216
一、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诸如"某某孩子当众辱骂家长"或是"某某优秀学生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报道屡见报端,对此任何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仁都不会不有所感触和震动。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真能干.一岁就能背儿歌,两岁就能认很多字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上的是某某幼儿园,那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可好啦.我孩子上了一期就能写字了。”面对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到底谈如何去面对呢?  相似文献   

15.
分析对象 四年级学生某某,女,10周岁 个案研究背景 1.家庭情况。该女孩是两岁时在孤儿院里抱养的孩子。领养期间,养父母经常虐待她,四岁时养父母曾几次将孩子送回孤儿院,孤儿院觉得难管又将其送回。最后,养父母的母亲看着孩子可怜将其留下抚养,一直到现在,孩子都跟随着六十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上学期,正当我为带过的一批大班幼儿步入小学而高兴时,一位一年级的任课老师来向我了解情况:某某幼儿的智力如何?某某孩子的学习态度如何?某某孩子的思想表现如何?我含笑回答道:“孩子们都很聪明,在幼儿园里的表现都不错,我很喜欢他们。”这位老师似乎有些失望,因为我没有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这位老师也许是出于想多了解一些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的目的而向我咨询。但外界先入为主的评价信息,往往会影响老师的评判标准和对孩子的态度。作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努力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让每个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  相似文献   

17.
刘冰 《少年世界》2011,(4):43-44
常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从3岁多开始,特别习惯拿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情来告状:‘某某在幼儿园抢我东西了”、“某某今天又打人了”、‘妈妈,你看他把我们家地板踩脏了”。这让老师和家长很伤脑筋,是不是孩子思想品德不好?其实,一般的孩子都爱告状,特别是4—5岁的幼儿。从他们情感发展的特点来看,每个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都有程度不同的攻击性行为,而4—5岁的孩子,攻击性强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爱告状。由于年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小议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成功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与向往,更是家长与学生的期盼与梦想。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我们往往会感叹某某孩子的优秀、聪明;某某孩子的愚笨、木讷。其实,除了有些孩子因智力的差距而导致成绩的差距,以致后来发展的不一样。智力相当的孩子,因为教育方法的不同,成绩会天壤之别。所以,合适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批改了三年级某班的一篇作文,是“我帮某某做家务活”的命题作文。于是一篇篇习作,如《我帮妈妈扫地》《我帮爷爷倒垃圾》应运面生。今天,我看到地上脏了,正准备扫地。我想,我长大了,应该帮某某做些家务活。于是,我说:“某某让我来扫吧。”我把地扫的干干净净,某某夸我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样的作文,这样的教学怎能不令人深思?意大利著名教育理论家洛利斯·马拉古兹的《不,一百种在那里》中说:“孩子有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在我们的作文中,…  相似文献   

20.
在考察幼儿园时,不少幼儿教师向我们倾诉:许多家长抱怨幼儿园不教写字,他们甚至把孩子会写多少字作为衡量幼儿园质量的标准,有的家长还质问教师“孩子上幼儿园日子都不短了,为什么还不会写字?”也有的家长迫不急待地告诉教师某某幼儿园收费低,还教孩子写字;更有甚把教写字作为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重要指标。总之,家长要求幼儿园教写字的呼声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