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对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社会结构发生局部性变迁的性质,引发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非政府主导的社会流动。大规模、自由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进步重要特征。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选择机制.挑战传统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先赋性和后致性因素,对社会的结构性流动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
把近代文化转型放在近代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考察,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从分析近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和历史特征入手,明确地划分了近代文化转型的四个历史阶段,阐释了各个历史阶段上文化转型的基本内涵与特点;通过学术史的系统总结,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研究中应当着力探讨的若干重大课题,并对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为深化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应当进一步深化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中法律秩序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存在于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社会结构和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断裂社会”中。由此导致的所有制的多元化矛盾、公共职能的国家化与社会化矛盾以及城乡分治和贫富分化导致的社会阶层矛盾,既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中最主要的社会结构性矛盾,也是现代法律秩序生长的关节点。现代法律秩序的创设不仅受到社会结构转型影响,还寄望法律秩序的结构性重构来框架出未来的过渡完成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的转型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优化社会管理结构,大力发培育社会组织,优化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结构由“国家——社会二元结构”向“国家——公共领域_啊公民社会三维空间结构”转化。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政府首先要进行自身的改革,政府只提供涉及宏观的、全局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局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交给社会组织或机构提供,即由社会自我满足。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在于培齐社会个体的公民社会意识。培养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自主、法律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改革以来,我国进入一个快速的巨大变迁时期,这一变迁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政策也不断被调整,其中,教育政策、医疗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与住房政策是当前社会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与社会政策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培育是互动互进的过程,即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促进中产阶级兴起,中产阶级兴起又促进社会进一步转型。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明;有利于合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于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要更新观念、加速经济发展、加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为大力培育中产阶级提供化氛围、经济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首先总结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究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为思政教育带来的全新挑战,进而分别从增强全面思政教育意识,完善体制建设;制定主体间的教育模式,健全教育体系;积极优化文化教育环境,拓展教学内容等层面,提出思政教育创新的有效路径,以期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社会结构转型期间思政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真正使其能够永葆生机与活力,满足社会发展形势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8.
七十年代来发动的改革将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推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一个发展和改革交织在一起,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同时并存的阶段。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基本矛盾。我们相信,抓住这一基本矛盾,我们就更加明确了现阶尽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深入研究这一基本矛盾,我们就找到了构造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大厦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的社会态度是青少年对社会现象或事务所持有的评价与内在的行为倾向,其内在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图三种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系统,青少年的社会态度包括核心态度、非基本态度和边缘态度等,核心态度决定着其他态度子系统。青少年的社会态度结构具有结构性、社会性、复杂性以及功能抗变性等特征。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暴风骤雨时期,从青少年的爱情态度、职业规划态度和自我和谐态度分析青少年的社会态度,分析影响青少年社会态度结构的各种因素,能够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升其生命意义感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结构向现代化发展;由经济发展、体制转型、教育发展等带来的社会流动促进了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配套制度、政策的改革完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将朝着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的合理结构演变。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上的社会形态转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战争、暴力革命的方式,惟独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了社会形态转型。究其原因,一是与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二是与日本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有关;三是危机局势下,统治阶级的分化为转型提供了阶级前提;四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也给日本提供了自我调整和转型的机会。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形态转型,其方式独特,成就惊人。但是,时间较长、弊端明显。  相似文献   

12.
改革浪潮将中国推上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一个发展和改革相互交织、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同时并存的过渡社会阶段。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义过渡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过渡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对西欧社会现代转型的考察中存在着双重维度:一是通过对西欧社会现代转型产生的原因、条件、动力、内容和过程的分析,对其进行了客体维度的结构性考察;二是通过对西欧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缺陷的分析,对其进行了主体维度的属人性考察。这种双重维度考察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得出了资本主义无法完成现代社会转型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才是现代社会的真正归宿,现代社会转型就是各个民族与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向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前进的科学结论;一方面为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基本内涵和根本任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结构的研究基本停留于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三层楼”的描述上。它远难完备反映极其复杂的社会有机体,未能全面体现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结构的丰富思想。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揭示社会结构的“生活”要素系列;确立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探索社会立体网络体系;注重社会结构的主体结构的开放机制;加强社会主义社会结构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破解高等教育结构性难题的深层次变革,也是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求。其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转型发展中引导地方高校适应、融入、引领所服务区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这一新格局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校社会服务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中国社会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二次转型新阶段,为高等教育研究及发展转向提供了宏观背景和未来导向。"社会结构转型"概念已经成为解构我国当下面临的经济社会深刻变动的重要视角,对"二次转型"期间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研究理应将其置于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之下。研究应当围绕当前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特点及趋势,高等教育结构要素划分及发展新挑战,高等教育结构转型的现实基础及转型路径,高等教育转型中的高等教育价值重建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正面临结构转型的严峻挑战。从经济结构转型看,当前中国已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经济结构持续向好转型非常困难,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以及"中等收入陷阱";从社会结构转型看,由于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加之因制度约束导致的"半城市化"问题严重,城乡差距缩小及城乡社会结构融合面临重重困难;从人口结构转变看,由于特殊的人口转变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未富先老"、劳动力年龄结构问题、劳动力供给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等,将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工市民化既是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结构转型的重大问题。无论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无论是加快城市化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还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社会融合;无论是应对"未富先老",解决未来中国的养老难题,还是应对"刘易斯转折点",顺利渡过劳动力供给难关,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研究的任务,首先是由现实社会的基本状况所规定的,现实社会的基本状况是确立社会学研究任务的基本依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改革进程的关键阶段和多种社会问题的多发阶段。基于此,现阶段我国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开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学研究、重视社会改革推进过程的改革社会学研究、加强社会空前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逐渐进入重大转型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工的出现、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建设等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为乡村社会从封闭到开放、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到异质多样性社会的过渡和转变带来了动力和契机,乡村社会结构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女性地位的具体存在样态是由各个异质而具体的社会文化体系建构而成的,且被嵌套在广阔的社会结构当中。侗族传统社会的性别实践展示了侗族社会在社会性别方面的结构性安排,同时又提供了一个从具体的民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来解读女性地位的理论实践,即思想观念上与具体生活中同时并存的两个互补的不平衡设置恰好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