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教学中的作文批改往往被人们忽视,总认为批改作文是教师的事,与学生无关。针对作文批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我的做法是:一、制订计划,明确批改重点批改作文要加强计划性,明确目标,批什么、讲什么应当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语文教学大纲》。《大纲》对各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对初一作文教学的要求是:“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在制订计划时就确定批改的重点是“中心和内容”问题,上作文课时我注意向学生公布这个要求,让学生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教学方面1.培养兴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主要的内驱力。所以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培养其兴趣,激发写作欲望,活跃写作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对作文的命题、体裁、立意等方面放宽要求,可让学生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鼓励学生打破思想禁区,真正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学生自然会乐于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手写我口,我笔录我心”。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写作是关键,作文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能力大小的标准,所以作文教学也就成了语文教师最费神,也最头疼的事。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老师们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能力呢?多年来,我一直在实践中探寻着答案。在我近二十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悟出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我们知道,越是“老生”、“常谈”,越弥足珍贵。一、“写瘾”是可贵的起点有的学生虽然爱读书,也读了不少书,但从来未产生写作的兴趣,一提到写作就头疼,老是咬破笔杆,苦不堪言。而有的学生,对写作很上瘾,有的还产生了当作家的念…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材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为学生的写作做点什么实实在在的工作呢?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值得反思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扮演好写作活动的四种角色,即引领者、示范者、点拨者和举荐者。一、语文老师,作文入门的引领者语文老师首先是学生作文的领路人。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也有哲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还未入门,如何学习作文?入门的关键就是学生要有作文的兴趣。我们不谈让每一个学生喜欢写作,但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不要拒绝写作。教会学生不要拒绝写…  相似文献   

5.
如何上好作文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拟定了几种作文指导课的课型,供语文教师教学时参考。一、单元写作指导课模式初中语文课本的每个写作单元,都有写作的指导与要求,并附有“作文参考题目”。写作单元的教学程序应是: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写作指导与要求内容,然后按单元写作的意图,并参照“作文参考题目”练习写作文。当然,也可以按教材要求另拟同类型题目,指导学生写作文。单元写作的一般教学模式应为:提出单元写作训练要求→点拨审题要点→提出选材建议→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文。二、单项作文训练课模式作文…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自主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从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获得更多的写作经历和自主体验中逐步做到乐写、会写。通过交流展示等活动,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口头作文”这一环节,缺少由思维到说、写的严格训练,致使学生对作文存在畏难情绪,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设立了“口头作文课”,加强从口述到写作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一、开展课前演讲,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学生写作,总感到无话可说,无  相似文献   

8.
我从事的是农村小学、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学。比较而言,又以作文教学稍长,故对农村孩子学习写作有些感慨写出来就教于方家。这几年的农村小学,对语文教学是不看重的。从对教师的配备,办教师培训班的人选都反映出这个问题。课怎么个教法?有些老师是“账多不愁”,采取干脆不教的办法;有些教师虽积极组织学生作文但又是随便想个作文题,强调几声:“写,认真写,别马虎。”讲评起来也是:“××同学的写得好,××同学的写得差。”具体点就没词了。如此教作文的老师在农村学校中还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毕业入初中,很少有写过二三篇作文的,问起学生来,多数的回答是:“老师从来不讲,我们怎么会写呢。”可见,若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非从小学抓起不可,而且还要语文教师彻底改正教学作风才行。  相似文献   

9.
黄冬梅 《黑河教育》2013,(11):36-3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遵循课标的这些要求,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让学生乐意写、自由写到学会写的“三部曲”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生提起作文就会感到非常的难写,不知道写啥,这种现象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并不是初中的语文老师不重视作文教学,而是因为在“应试”背景下,语文老师都是围绕应试作文的要求开展作文教学的,作文教学以应试为主,学生的写作思维被限制在了条条框框之内,从而造成了写作难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对作文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写作文的方法都提出了新要求,使得作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应试要求,而是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谈到作文教学,迎头就会碰到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其中“怎么改”一直是语文教师心中的“隐痛”,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要求依然没有跳出这种窠臼,这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了老师,又危害了学生。并且传统的作文教学的模式是“老师命题——学生写作——老师批改”,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是作文教学双边活动中容易忽视却又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尤其是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每次写作前,就已经作好了一种心理假设:我不行,我肯定写不好。在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下,产生一种惰性甚至厌恶、害怕的情绪,写作热情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是写作活动的主体,片面夸大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提出的要求越多,讲述的作文技巧越多,学生就会写得越多、越好。而事实上,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难而退。教师的思维模式、语言系统较学生完善,但也相对保守,面对这个日新月…  相似文献   

13.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刘付云 《文教资料》2007,(13):146-147
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首倡“教师‘下水’”,“经常动笔,勤写多作”,现如今许多老师却忽视了。我有感于作文教学中出现的困惑,重拾起下水理论,赋予它新的生命,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下水作文的教育功能,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借下水作文创设的氛围,穿插创作理论的教学;通过下水作文的示范和剖析,教给学生写作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腾飞 《成才之路》2013,(22):69-69
设计意图: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作文(写作结果),常常忽视学生写作过程前后的思维活动、情感体验等重要因素。学生缺乏表达的欲望,不愿写,不会写作文。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学生写作中的"三乏说",即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写作能力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都要适应语言教学改革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好作文。如何才能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作文写好呢?我想除了大力提倡学生多写、多练外,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写好“下水作文”。所谓“下水作文”,是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根据作文要求,自己先行写作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老师们最为头疼的事,费时费力不说,还收效甚微。学生说:“作文最难写,我绞尽脑汁还是写不好。”而面对着收上来的学生习作,教师的脸上也挂满了忧虑。他们说:“作文最难教,我想方设法却效果不佳。”“难写”与“难教”的教学矛盾往往导致“怕写”与“怕教”的心理症结,严重挫伤了师生的写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赵从玉 《课外阅读》2011,(12):377-377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应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可是目前农村作文教学,令人担忧,有的教师只布置命题不加指导就让学生作文,有的老师把自己的写作思路告诉学生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写的累,教师教得苦,作文教学成绩难提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提高农村作文教学质量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作文不管是教师批,还是学生自批、互批,我们都得针对作文中的情况进行讲评。 作文讲评课的形式很多。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学生讲评式”上讲评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讲评式”的具体内容及步骤是: (一)讲评的前提——目标清晰。例如高一册第一单元写作练习,要学生写一个城镇的农贸市场或农村的集市。老师可提出如下要求: ①写出市场或集市的概况(10%(?)在整个作文分中的比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 ,师生都有“难”的同感 ,为了写好作文 ,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 ,备尝艰辛。教师们有的主张多写多练 ,熟能生巧 ;有的主张作文指导生动活泼 ,让学生愉快作文……联系作文教学实践 ,学习新课标 ,我的感触颇多。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巧安排内容 ,巧把握时机 ,巧评价 ,学生就会很快地走上作文这条“道” ,而且会越走越宽广。一、作文内容“巧”安排“课标”指出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 ,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每册课本在积累运用中 ,均安排了作文训练内容 ,教师首先要不为课本至上 ,课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