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留守高中生在心理发育过程中,独立性增强,又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特别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下,解决好"留守高中生逆反心理矫正"问题,不仅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课题,而且是教育为人本质的要求。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班主任如何帮助留守高中生矫正青春期逆反心理"的问题探究,总结工作实践经验,更希望引起同仁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逆反心理是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它的存在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增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本文论述了逆反心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表现、特点及其危害性,分析了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并提出矫正逆反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高职学院学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对高职学院学生成长的影响和危害;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消除、矫正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老师,当学生不屑一顾时,当学生因你拖课而烦躁不安,收书包、说话时,当学生对你叫喊时,当和你谈话的学生愤而转身离去时,你会意识到学生的逆反行为就发生在你的眼前。因此预防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矫正逆反行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有效预防和消除学生逆反心理和矫正逆反行为则是教育艺术水平高低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5.
要研究当代中学生语文学习中逆反心理现象的形成原因,首先要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品质。对于学生逆反心理的矫正,必须从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和语文教学的学科规律出发。  相似文献   

6.
逆反心理具有一定的危害,不仅会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等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甚至危及家庭、学校及社会。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有内部、外部两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是学生表现欲强、好奇心强烈、独立意识增强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由于家庭、学校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针对原因,矫正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对策主要有: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手段;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家长应营造民主互信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工作中逆反心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康清 《考试周刊》2010,(28):195-196
近年来,部分高校学生出现了一种逆反心理现象.成为做好思政工作的严重障碍。本文拟从逆反心理成因入手,提出矫正方法,以对思政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姚远 《教育探索》2012,(7):134-135
要针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矫正.一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二要改变不良的教学方式;三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四要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杜文婷 《辅导员》2009,(18):39-39
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矫正,厌学、焦虑、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时有发生,这就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青春期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迫切地希望摆脱成人的管制,其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本文以中职学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以及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超度逆反心理、大学生信度逆反心理、大学生情境逆反心理、大学生禁果逆反心理、大学生自主逆反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其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为了预防和纠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措施.比如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等.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独立意识强烈、情绪感情上的对立、好奇心强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年龄偏小、家庭与社会的不良影响、学校工作中的不足等。矫正逆反心理要从消除学生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开展活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时代历史背景下,职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渐次的淡漠和低能,甚至许多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这给职校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积虑。因此,改观学生逆反心理和习得性无助行为是当下职校语文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以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改变学习思维认知,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整合教学内容与专业紧密联姻,创新教学方法,增添语文课堂情趣,倡导生活教育理念,推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是良好有效的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娜 《教育探索》2011,(10):150-151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分为以下五种类型:超限逆反心理、自主逆反心理、情境逆返心理、禁止逆反心理和评定逆反心理.为了有效防止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逆反心理,应采取如下对策: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老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逆反心理主要有超限逆反心理、自主性逆反心理、情境性逆反心理、公平性逆反心理等几种类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措施,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待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老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逆反心理主要有超限逆反心理、自主性逆反心理、情境性逆反心理、公平性逆反心理等几种类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班级氖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措施,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偏离社会主流思想.是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本文从逆反心理的概念和特征入手.把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与表现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消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具体对策.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是经常出现的现象。逆反心理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还会抵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原因,运用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对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进行正确的估计,并采取正确的思想教育方法,是使思想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本文就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以及如何抑制和消除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进行了一些有益分析。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群众的逆反心理,它是一种以非理性为核心的消极心理状态,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极大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既要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众产生逆反心理,又要正确处理所处的逆反现实境遇。文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众产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并探讨防止群众产生逆反心理的应有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