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晶晶 《青年记者》2007,(10):78-7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的经济新闻报道不再只是麦浪滚滚、机声隆隆,除了流水线就是集装箱了。大家惊喜地发现,电视经济新闻报道也可以很好看。本主要以CCTV-2经济频道的经济新闻报道为例,来探讨电视经济新闻的写作。笔认为写好电视经济新闻可以着眼于以下四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是新近发生在经济生活中,群众关心的、重要的事实报道。经济新闻在采写上常存在思维陈旧、空话套话多、小题大作等误区,如何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质量,笔者认为首先,要站在受众的角度选择材料和切入点,其次,从关注数字向关注故事、矛盾冲突和细节转变,三是以"用专业眼光看经济,以职业眼光看新闻"进行经济报道,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报道才会有思想、有深度。  相似文献   

3.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电视而言,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同期声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音,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现场摄录电视画面的同时通过电子设备记录下来,用在新闻报道中表现新闻现场主体的各种声响。  相似文献   

4.
咸凯利 《新闻窗》2010,(6):108-108
什么时候能够关闭电视的声音,只通过看画面就能够完全清楚新闻事实、领会新闻报道意图,电视的画面就真正实现了其价值,发挥了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经济新闻愈发关注。电视经济新闻播报解读技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新闻播报的效果和人们的接受程度,因此提升播音员的播报解读技巧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新闻相对于其他新闻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播音员应当根据经济新闻的特点和播报的具体内容采取针对性的解读技巧,进而提升经济新闻播报的水平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本文将对经济新闻报道的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电视经济新闻播报的解决技巧。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新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经济新闻必须寻求突破点,顺应时代潮流。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电视经济新闻报道观念、形式、内容以及题材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闻报道的前提和新闻报道的基础,采访是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采访的新闻作品其质量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要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特别是新闻电视作品的质量,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本文将根据电视新闻的特点,具体探讨这些新闻电视的采访技巧,希望对新闻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李文 《视听纵横》2005,(3):24-26
目前,电视经济新闻是各家电视台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如何在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做出言之有物,又通俗易懂的解释,以确保媒体宣传效果的有效性,是电视经济新闻记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黎宇文 《新闻世界》2009,(10):101-102
本文将“绿色收视率”理念引入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提出通过培养“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生态环境,挖掘“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素材,创新“绿色”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模式,建立“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综合评价体系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10.
论文缩微     
《新闻前哨》2004,(8):79-79
用新闻的眼光 看新闻摄影 赵力军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承认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却又把它归类到造型艺术的一种摄影艺术,这种观点在新闻摄影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人在进行新闻摄影采访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艺术创作的手段,把新闻采访当作了艺术创作。用艺术的眼光看新闻摄影,就能将普通的生活形象转化成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这似乎是新闻摄影记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由于对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报道的民生信息具有极高的时效性,因此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欢迎,电视收视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视民生新闻实践中存在的误区与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电视特性是电视新闻区别于其它新闻样式的特点所在,本文主要从电视行业需合力完成的情形出发,试将电视理念贯穿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来强化电视新闻的电视特色.从电视新闻报道的采访、编缉、编排和播出四个环节,探讨利用各种传播符号和手段来强化电视属性.  相似文献   

13.
电视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给新闻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人们接收新闻提供了更多选择。但电视出现 后,也产生了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为本"的理念使新闻本土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因为"家常化"、"口语化"的叙述风格和声画丰富的特点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迅速抓住了受众的"关注",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道奇观。但是目前的民生新闻报道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地方电视台,最为突出的是民生新闻报道深度不够,从而影响了新闻力度的功效发挥。  相似文献   

15.
电视是新闻舆论工具,新闻节目是电视的主体、骨干。要充分发挥电视影响作用,新闻就不能满足于短、平、快的报道,而必须要不断开掘新闻报道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覃进标 《传媒》2011,(10):68-69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正在逐步形成常态。突发事件现场直播体现着电视媒体新闻报道改革的力度,它是电视媒体综合实力提高的体现,也是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电视现场直播已成为电视媒体介入突发事件的常用新闻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7.
蔡雷鸣 《视听界》2014,(3):107-108
一、前瞻性挖掘潜力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长期以来,电视经济新闻报道大多成了成绩单和工作简报,电视画面单调,难以吸引观众。克服这种简单报道的弊端,可把着力点放在改革的过程中,体现创新。张家港是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港口城市,区域内的工农业是张家港电视台《张家港新闻》报道的重点。张家港有1000多家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市40%的税收,  相似文献   

18.
今天,经济新闻的报道领域不断拓展:除农业和工业新闻外,还包括有关金融、对内对外贸易、交通运输、信息、证券、旅游服务等产业的新闻,以及科学技术、公用事业等与经济密切相关行业的新闻. 在经济新闻报道上,广播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它既没有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厚重感,也没有电视等视频媒体的直观形象,对广播来说,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受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以及社会民众对民生问题的热切关注,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不利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针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视新闻飞速发展,在各类的新闻报道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在此之中,电视民生新闻也随之发展起来.电视民生新闻作为反映民生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的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电视民生新闻的记者也因此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好坏,所以,想要电视民生新闻能够更好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要提高电视民生记者的素质.本文将电视民生记者分为三类,分别叙述电视民生新闻摄像记者,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和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