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中学阶段学校开设科目多,思想政治课课时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指导学生自学政治课,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要做好几下几点: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学意识。教学活动是教师...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知识关键处和疑难问题,组织学生依据课本进行自学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很多教师将自学引进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如流于形式的现象。教师到底应该怎样组织学生自学呢?在自学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认为自学过程中要做到“五个要”。一、自学前要激发兴趣。学生对自学有了一定的兴趣,在自学过程中就有一股动力。我经常利用设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在教“能被2、5、3整除的数”一课时,在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各门学科学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样也需要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首先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对自学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教师的主观愿望 ,同时也是学生的内在要求。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中 ,往往要求学生知道什么 ,理解什么 ,因此从上课讲到下课 ,以为把书教完了 ,学生听懂了 ,就万事大吉了。其实 ,学生即使听懂了 ,理解了 ,但没有经过学生的自学过程 ,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就如同仅仅理解游泳知识 ,与会游泳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4.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迅速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能力。有学者调查表明 :人的一生所运用的知识总量 ,从幼儿园到研究生 ,通过学校获得的知识仅占 2 5 %左右。这意味着 ,人的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大部分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取得 ,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主学习。因此 ,在学校教育中 ,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者、探索者和发现者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十分重要。1 以疑激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之在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兴奋中心。…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激发自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自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提高学生自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自学兴趣,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复式班学生学习独立性较强,课堂上能自行支配的时间较之单式班学生要多,自学能力的作用尤为重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复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一是要激发自学兴趣;二是要增设自学环节;三是要创设自学机会;四是要教给自学方法,培养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生由于主客观原因,语文底子薄,许多学生自学能力差。但是,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兴趣的培养,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强化能力训练,就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一、培养学生自学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把备课中自己读懂课文的基本要领教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在阅读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掌握读书途径,探索读书方法。下面我谈点体会: 要具体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是自学阶段的过程。这时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尽可能多地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恰是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自学习惯的开端。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经过感知——认识——深化三个基本环节。预习是感知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为认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这告诉我们,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明确地指出培养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就是要求教师按大纲要求,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加强学生的自学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与成绩,而自学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的表现.高中数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总结从高中数学教师要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从预习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高中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学;高中数学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自学中读书与思考的指导四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必须重视的。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自学成才的,因此,他深有感触地说:“自学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不少调查也表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课外自学,从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学即自己独立学习,自己安排学习过程,自己进行学习活动。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要学生学会自己确定学习任务,自己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并且通过自我考试或同学之间互相测验自觉地查补学习漏洞,积极主动地完成预定的自学任务。因此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堂教学除要学生根据课后习题自定学习任务,回忆某种学法进行自学活动外,还应该引进自考互测,自我检查补漏这个自学环节。自考互测,自我检查补漏,一般要安排在每节课最后一个环节。自考互测可以采取如下三法: (一)教师命题,自考互测。教师命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在教学中分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一、激发兴趣,引导自学 兴趣是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倾向,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有目的地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和提高他们主动、自觉地从多方面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攀登科学高峰,开拓自学的广阔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单纯传授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我们认为,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按照学习规律,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组织自身学习活动的特殊本领。要使学生有自学的兴趣,养成自学的习惯,锻炼自学的毅力,掌  相似文献   

17.
<正>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只有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探索,获取更多的知识。一、激发兴趣,激励学生走进自学的大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否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地理教学,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创新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进行创新活动。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并进行不断的强化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兴趣是人乐于接触事物、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一)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然后,再指导学生释疑。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我引导学生注意敌人说的“飞过来吧”的…  相似文献   

20.
雷忠强 《考试周刊》2014,(41):124-124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兴趣起决定性作用。学生如没有自学兴趣,自学积极性就不高。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在物理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