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男、女大学生宽恕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通过采用《宽恕倾向量表》、《自尊量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艾克森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分析男、女大学生宽恕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总体上来说,男生的宽恕水平受到自尊、情绪性以及人际失败三个因素的影响;女生的宽恕水平受到自尊、情绪性、外内向以及偏执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宽恕倾向量表》和《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分析了大学生宽恕行为与归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理科生的宽恕水平与人际能力失败、人际运气成功、人际外部归因的相关性很大,理科生的人际归因和宽恕水平呈负相关。人际归因和宽恕水平在文科生中不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网络行为偏好和网络依赖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使用量表、中文网路成瘾量表、网络成瘾量表(Young)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33位在校大学生(男生235人,女生198人)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与性别、上网时间、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内外倾向性都有显著相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与平均上网时间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微弱正相关;网络依赖与放松休闲行为与追求刺激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初中生学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学业情绪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及回归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286名初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对初中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情绪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第一、二、三、四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0.746、0.536、0.089.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九因子及总分和中学生学业情绪的四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12;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748、0.667、0.424、0.072;对其进行统计学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中生人特征与学业情绪之间相关性较高;以学业情绪维度作为因变量,以艾森克人格的三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内-外向(E)对学业情绪没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神经质(N)、精神质(P)对学业情绪的四个维度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及总分与学业情绪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典型相关性显著,说明学业情绪在所调查的初中生群体中,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宽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对社会的影响极大。本研究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研究工具对江西省480名学生进行测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宽恕心理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道歉、道歉的接受程度及是否得到安慰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宽恕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宽恕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宽恕有负向预测力,自尊对宽恕有正向预测力。大学生的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道歉、道歉的接受程度及是否得到安慰、自我效能感、自尊、人格等均会影响其宽恕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宽恕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宽恕水平状况,并研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宽恕倾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男、女大学生和文、理科大学生的宽恕行为的特点以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比较多;宽恕水平在文理科上不存在差异,在性别上也不存在差异。宽恕总分越高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对网络成瘾现象和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共有514名黑龙江省某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439人,女生75人,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SCL-90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占18.09%,其中,男女比例差异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学生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艾森克各项人格特征平均分普遍高于非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大学生的SCL-90的10项因子分与艾森克E量表呈负相关;与N、P量表呈正相关;且在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其他项上正相关显。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修订了《员工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情绪归因问卷》,并将其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中国版简式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员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情绪归因和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员工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情绪归因倾向性依次为预期、压力与放松、身体状况、回报与目标实现、环境与他人情绪、他人态度与评价、运气;EPQ-RSC分量表与各归因因子的相关显著,揭示了人格与人际交往中的情绪归因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情绪智力与学校社会行为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情绪智力问卷》与《学校社会行为量表》对220名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学校社会行为水平进行调查,了解性别与年级对两者的影响及其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性别与年级对情绪智力与学校社会行为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情绪智力对学校社会行为水平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突显行为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心境改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孤独水平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状态—特质怒表达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和宽恕量表,对随机抽取的3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愤怒情绪存在性别差异;低宽恕水平组较高宽恕水平组易愤怒、心理健康水平低;愤怒情绪和宽恕水平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抽取35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尊量表,害怕负面评价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与Levenson的内控/他控/机控量表,探讨控制源与人格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与自尊有正相关,与害怕负面评价、艾森克人格量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有负相关;情境控制和他人控制与自尊有负相关,与害怕负面评价、艾森克人格量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有正相关。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内控高的人有较高的自尊和外向,而在害怕负面评价,神经质和精神质量表上得分较低;外控的人自尊较低,较内向,相对于内控的人,他们更害怕别人负面评价,在神经质和神经质量表上得分也更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员工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情绪归因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中国版简式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员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情绪归因和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员工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情绪归因倾向性依次为:预期、压力与放松、身体状况、回报与目标实现、环境与他人情绪、他人态度与评价、运气;EPQ-RSC分量表与各归因因子的相关显著,揭示了人格与人际交往中情绪归因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赤峰学院621名蒙古族、汉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比较蒙、汉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症状关系的异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蒙、汉大学生人格特征各分量表与SCL-90各因子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差异。因此,注重民族差异,塑造健康人格是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45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生源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施加学习压力这项生活事件的进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社会期望性反应对大学生人格测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庆科  王海  韩丹 《教育科学》2006,22(3):92-94
以Paulhus的期望性回答平衡量表BIDR为基础编制了适应中国大学生的社会期望性量表SDR。发现大学生在SDR上的得分相当高,SDR与五因素人格问卷FFI和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的每个因素间都存在显著相关。SDR高分组FFI和EPQ的信度是最高的。控制SDR也不能提高测验的效度。  相似文献   

17.
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周口师范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性别、经济状况、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而性别和家庭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情绪管理的高低,会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被试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平衡能力较好,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E分量表、N分量表和P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E因子与正性情绪因子、积极因子成显著正相关。N因子与负性情绪因子、消极因子和情感平衡因子成显著正相关。P因子与负性情绪因子、积极因子、消极因子成显著正相关。在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绪管理教育对于帮助中学生拥有更加全面健康的人格有很大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情绪管理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的对策,以推进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宽恕水平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我们用<宽恕倾向量表>分析男、女大学生和文、理科大学生的宽恕行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比较多;宽恕水平在文理科上不存在差异,在性别上也不存在差异;在文科生中,性别对宽恕总分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_RSC)、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为工具,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的现状进行测查,探讨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的关系以及人格特质与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的关系。结果显示:(1)外显利他与内隐利他相关不显著,利他行为存在内隐倾向,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均不存在性别差异;(2)外显利他得分与EPQ人格特质中的N量表、P量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E量表、L量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典型情绪不稳定与典型情绪稳定外显利他存在显著差异;(3)内隐利他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