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國共產黨為和平、民主而奮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根本上震動了許多民族和國家的生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在國際帝國主義反動派的策劃下,軍國主義日本在東方和希特勒德國在西方發動的戰爭,粉碎了戰爭煽動者的如意算盤;由于蘇聯人民的英勇鬥爭,這次戰爭以帝國主義者所沒有預料到的結果而告結束了。’‘在資本主義世界本身,戰爭的結果,三個大國——德國、日本和意大利——從强國名單中勾銷了,法國和英國則失去了它們以前的地位。’至於社會主義的蘇  相似文献   

2.
我國第一个五年計劃是实現國家过渡時期總任务的一个重大步驟,是全國人民当前为社会主义而鬥爭的綱領。同時,五年計劃本身又是学習苏联社会主义建設經驗的集中表現,是馬克思列寧主义關於过渡時期理論在中國的具体化。不言而喻,在‘馬克思列寧主义基礎’这一具有高度战鬥性、現实性的課程中,貫澈我國第一个五年計劃的宣傳是有着多麽巨大的意义。在課程中宣傳第一个五年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第一,使学生了解我党如何吸取苏共的經驗  相似文献   

3.
看到“對於高中本國近代史上册的幾點意見”,感到現在對於教科書的批評討論,是很需要的,這對於正在進行中的教科書編審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編者宋雲彬先生誠懇地鼓勵讀者批評,虚心地接受批評者的意見,這種態度是很好的。我也認為陳高衡先生的批評多是正確的。但教科書必需儘可能的力求正確,每一問題應該仔細研究反覆討論。爲着引起读者對於這本書討論得更仔細更深入,我再就陳先生所談的範圍,提點意見。陳先生第一點意見上說“應在鸦片戰爭的民族鬥爭性質上體現出與階級鬥爭性質的交錯關系”,這意見是對的。至於陳先生說“我們認為應該肯定地依據史實說明中國反動統治者的階級利害與侵略者之間的矛盾有着統一的本質。”這句話過於籠統,民族鬥爭和階級鬥爭,存在着很複雜的問題。正當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時期的第二次鸦片戰爭當中,清朝統治者對外的態度,和第一次鸦片戰爭時期已有很大的不同。就在第一次鸦片戰爭時期中的中國統治階級中,也有抗戰派與妥協派的不同。(林則徐等在禁烟抗戰這一點上,是得到當時人  相似文献   

4.
第三十二章尼德蘭革命和荷蘭的興起本刊四、五月號刊登了A·H·齊斯托兹伏諾夫‘尼德兰革命’一文,为節省篇幅,避免重複,從略。第三十三章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的俄國 十六至十七世紀俄國形成了沙皇的專制統治,並由单一民族國家發展為多民族國家。這一時期俄国的歷史充满着一系列複雜的鬥爭過程。(一)沙皇為鞏固專制政權和封建農奴制的鬥爭,(二)農民反對農奴主壓榨的鬥爭,(四)俄羅斯人為保障國家獨立,保障经濟和文化發展條件的鬥爭。這些鬥爭交织为一複雜的過程,在教學中要有條理地阐明這些鬥爭的交互關係,指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報及全國各報刊已经陸續地揭發了胡風反革命集團的大量材料,這些鐵的事實已經充分地證明了胡風反革命集團是隱藏在革命隊伍內部的陰謀暗害集團。我們全體历史教学工作者和學校教師一道学習了‘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材料’,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學習和討論,我們已经進一步認清了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性質、特點及其對人民革命事業的嚴重危害性。這是一次極其生動、深刻的階級鬥爭的教育,許多人經過這次學習深深地感到過渡時期階級鬥爭的複雜性和尖銳性,因而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政治觉悟和革命警惕性,認识了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是革命最危險的敵人,堅定了和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鬥  相似文献   

6.
一 為什麽批判胡適的資产階级唯心主義哲學思想? (1) 思想鬥爭的意義: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開頭第一句話就是‘迄今存在過的一切社會底历史,都是階级鬥爭的历史’。階級社會由於各個階級利益的各个相同,而表現為相互的對立和鬥爭。被剝削被压迫的階级,總是希望改變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隨着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前進;而剝削者壓迫者的階級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剝削及压迫的地位,而阻碍社會發展的客观規律。這就形成了社会的階級鬥爭。階级鬥爭表  相似文献   

7.
中國共產黨的最終奮鬥目標是:消滅階級並在中國建設共產主義社會。在完成這一偉大歷史任務的鬥爭過程中,列寧關於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階級、階級鬥爭以及消滅階級的途徑和方法的理論,是我們的思想武器之一。學習列寧所遺留給我們的這一方面的理論財富,並根據中國具體情况,創造性地運用它來指導我國過渡時期的階級鬥爭,是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的。  相似文献   

8.
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社會各階級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世界上已是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作最後鬥爭的局面。‘這兩大勢力堅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國際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集合於其旗幟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國際聯盟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於其旗幟之下。’(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一九二一年,蘇聯肅清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結束國內戰爭以後,進入恢復國民經濟的和平工作時期;一九二六年蘇聯開始了為實現社會主義的國家工業化的建設。蘇聯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僅給中國人民以革命勝利的很大的鼓舞和希望,而且蘇聯人民,特別是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又從各方面幫助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三年京漢鐵路工人的‘二七’罷工門爭,是中國工人階級在自己的政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反抗帝國主義和它的走狗封建軍閥的一次偉鬥爭轉變到爭取人權、自由的政治鬥爭。在這次罷工鬥爭中,中國工人階級顯示了自己的政治覺悟、組織性、紀律性,顯示了工人階級英勇頑强的革命戰鬥精神;同時,也顯示了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與組織的强大力量,在全國人民中的威信更大大提高了一步;這次罷工鬥爭,也曾使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者感到震驚;所以,它不僅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重要而光輝的一頁,共産國際也特爲這次的罷工鬥爭發表宣言,指出中國工人階級的行動已經走上了世界的政治鬥爭舞台。  相似文献   

10.
一小引晚明農民起義軍的階級敵人增添了满清野蠻部族的力量,所以農民戰爭也就立卽轉入更艱苦複雜的民族抗戰。同時從滿清入關以後,其他義軍也到處發動,除出一部份漢奸,凡是中國人民没有不熱烈參加了抗清鬥爭。中華民族英勇抗敵壯烈犧牲,剛毅不屈的鮮血染紅了南明時期的歷史,也正是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表现。我們更可以進一步地分析在民族自衛大决鬥中,那一階級是動搖的脆弱的和暫時的,那一階級是堅决的强靱的和持久的,因爲民族鬥爭的本質仍然是階級鬥爭,農民向封建統治者的鬥爭是不可壓服的,同樣對民族壓者的反抗也是不可制止的。在南明抗清的鬥爭歷史教訓我們,農民起義軍轉入抗清鬥爭是最堅强而持久的。如大西軍張獻忠部將李定國将軍扶明抗清,馳騁於川、桂、黔、滇各地,最後於康熙元年(一六六二)殉國於大西南的邊疆;大順軍李自成部将李來亨将軍堅守川、鄂山地,抗戰到康熙三(?)最後壯烈殉國自焚於茅緣山上;山西吕粱山區農民起義軍的抗清鬥爭,更堅持到康熙十年。關於山東義軍的反清鬥爭,在魯南王俊膠東于七同時更有曹、濮地帶的榆園軍,轉戰於黄河南北兩岸,堅决抗清的光輝史蹟。最近略有所輯,試作初步論次。  相似文献   

11.
我們嚴正地向全世界宣告: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六十年前,日本帝國主義强佔了台灣袊嗣襁M行了長期的鬥爭,終於在偉大抗日戰爭的勝利中,使台灣同胞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袊嗣窬霾荒苋萑淌Y介石賣國集團竊據台灣,决不能容忍美國侵略集團侵佔台灣。蒋介石賣國集團在美國政府庇護之下逃到台灣,把台灣變成了叛國者的巢  相似文献   

12.
五四運動,在開始時,参加的是知識份子。‘六三’以後,全國許多城市的工人和各階層人民都参加了,它成爲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十分顯明,工人的覺醒和積極開展政治鬥爭使這個運動的浪濤非常壮闊,從而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一九一九年,軍閥政府在帝國主義壓迫下,凖備接受‘巴黎和會’的分贜計劃,出賣祖國的領土和主權。但中國人民是堅決不答應的。由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3.
近來‘歷史教學’一連發表了四幅王汝學先生的中學现代世界史參考地圖,在歷史地圖尚感缺乏的今天,這確實是幫助了中學教師、尤其是中小城市中學教師的歷史教學。但是,這些地圖也有一些不妥當的地方,例如最近一期刊載的‘德蘇戰爭前蘇聯對西部國土恢復圖’,便不無值得商榷之處。首先,關於體例方面: 一、這幅地圖的名稱是‘德蘇戰爭前蘇聯對西部國土恢復圖’,在說明中又謂‘一九三九年歐洲戰爭爆發,到一九四一年六月蘇聯戰爭以前,蘇聯  相似文献   

14.
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結果所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陣營鞏固的有力事實,這個革命勝利的决定條件之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民群衆為推翻殖民地壓迫而鬥爭的鼓舞者和組織者——一直是遵循著馬列主義的學說的。關於殖民地革命的戰略和策略的最重要的問題,列寧和斯大林的偉大思想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勞動人民照明了一條從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壓迫下走向勝利的道路。斯大林同志在自己的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题的著作中豐富了和發展了馬列主義的理論,他曾指出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是密切聯系著的,並强調地說,殖民地和附屬國的被壓迫人民在為社會主義而鬥爭時應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者。斯大林的許多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題的著作武裝了殖民地和附屬國的人民去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役而鬥爭。在他們面前顯示了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思想必然勝利的遠景。帮助了他們根據蘇聯人民的經驗,學習如何去爭取自由與幸福的生活。今年(譯註:一九五二年)是斯大林同志發表關於中國革命的重要著作的二十五周年紀念。這些著作有‘中國革命問題’,‘與中山大學學生的談話’,‘中國革命與共產國際的任務’,‘時事問題簡評’等等。約·維·斯大林同志關於中國問題的著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最卓越的貢獻,對於殖民地和附屬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有著巨大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這些著作給中國  相似文献   

15.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勝利閉會了@次會議,制定了中國人民的第一個憲法,制定了幾個重要法律,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選舉和决定了新的國家領導工作人員。這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這次會議中通過的憲法,總結了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以來英勇鬥爭的歷史經驗,也總結了中國近代開於憲法問題和憲政運動的歷史經驗,又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新的歷史經驗,並正確地吸收了國際的經驗。它是全國人民爲實現國家過渡時期總任務而奮鬥的具體準則。毛主席指示我們,‘這次會議所制定的憲法將大大地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  相似文献   

16.
(一) 中國初期的外債 自中日甲午戰爭中国战败后。帝國主义列国金融资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開始了一個新的方式:政治借款。政治借欵的目的萬種千端,因时代與情况不同有种种差異。有的為假此以控制中國財政,增強其在中国的政治勢力:有的為要侵害中國的领土主权,垄断资源,把中国更深一步殖民地化;有的為在帝國主義列国互相矛盾鬥爭中,在中国爭奪利权,尅制敌手;有的為要支持或收買中國的反動勢力,以反人民反革命。以維護帝國主义者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從一九○一年到一九○五年,即從辛丑條約訂立到同盟会成立前,這是資产階級的民主革命派渐次成立的時期。小資产階級知識份子渐渐趨向革命是这期间愛国主義高漲的重要标誌。他們從反對帝國主义开始,然後轉為反對賣国的專制政府——滿清朝廷,一九○○年當義和团遭受中外‘文明’人的全體攻击時,就有一些革命知識份子,基於對侵略者深切的仇恨,起來為義和團反帝愛國的正义性辯護。一九○○年鄭贯一主編的开智錄曾以‘义和团有功於中国说’为題發表論文,歌颂义和团的正義和英勇,强烈地表现了反帝愛国情緒。論文首先深恶痛絕地說:‘世界上最令人可驚可惑可憎可惡者,莫如今日之所謂文明国。’然後指出义和團運动是中國人民正义的反侵略鬥爭。‘出於愛國之心,忍之無可忍,故冒萬死以一敌八,冀国民有排  相似文献   

18.
解放台灣,消滅蔣介石买国集團,這是我国人民神聖的歷史任務。中央人民政府關於解放台灣的莊嚴號召和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為解放台灣的聯合宣言,已在全國人民中間引起廣泛的和熱烈的響應。現在,全國各地已普遍掀起了為解放台灣而鬥爭的愛國熱潮,在這一鬥爭中,全國人民表現出完全团結一致和堅强的鬥爭意志。這是繼抗美援朝鬥爭之後我國人民愛國主義又一次新的高漲。這一愛国熱潮,已成為推動國家各項工作前進的新的動力。但是,為什麽現在强調提出解放台灣的任務,我們有沒有充分的力量實現解放台灣的任務,我們如何對待美帝國主義的干涉,怎樣進行解放台灣的鬥爭,青年們在解放台灣的鬥爭中應担負的責任是什麽呢?有些青年同志們對這些問題遺有些不完全了解的地方。現在,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  相似文献   

19.
立场问题,是我們历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一切都得从这儿出发,不论是处理教材或军用教法,倘革命立场站不稳,则一切就不可能掌握得正確。这道理在今天似乎已無须詳談:我們既都生活在阶级社会里,而且我們所讲的主要也是阶级社会的阶级鬥爭史,我們不可能超然於阶级鬥爭之外。在我們的工作中,随时都严重地面对着有關階級鬥爭的立场问题:革命或反革命,有利於革命或有害於革命。這就要求我們不能不首先重视这一问题,而且實際上我們一般也都已在重视着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黑钢盔集团     
一九七○年安保斗爭以后产生的无党派学生少数过激集团。在游行示威中戴着黑钢盔,但时常转入地下活动。虽然主张托洛茨基主义,可是其纲领、机关报、章程、思想体系还不清楚。最大的集会是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五日举行的游行示威。该黑钢盔集团有二百八十个组织,达二千二百人,是平均八个人一组的少数过激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