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一、英语交际法语法教学薄弱的缘由 1.由本身固有的特点所决定 交际教学法以交际能力为培养方向,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将来在外语场合中自如应用语言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①由于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语法、词法的教学应从属于交际能力的培养;②在教学中应从语言的内容人手,以意念为纲来组织语言材料,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从语言结构上考虑教学的先后顺序;③交际法最大的不足是打破了语法教学的系统性,教学内容往往使结构不同的句子罗列在一起,而相同的语法结构又出现在相距甚远的单元里,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语法系统性,影响了学生语言系统化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最终掌握.  相似文献   

2.
许多 《华章》2013,(18)
语言不仅是交际的重要工具和媒介,其本质更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应当对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我国语言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于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韩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导入。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进行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流、交际能力.因此,语言学习与培养学生的交流、交际能力应当是同步进行的,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注重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而忽略了交流、交际能力的养成.这样势必使学生成为一个"fluent fool".因此,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交流、交际能力,本文阐述了交际能力和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对培养学生交流、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高校中的韩语教学长期以来较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剖析高校中韩语教学的现状,提出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善文化教育现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必须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韩语精读课程是韩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是韩语教育课程的核心部分。精读课程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达到利用韩语进行交际的最终目的。所以找到合适的教学法便成了实施精读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根据精读课程的特点分基础和高级两个阶段,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华亭 《考试周刊》2008,(6):101-102
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全球化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着重从语言和文化关系阐述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韩语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韩语语言基本能力。韩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够快速成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影响韩语专业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问题人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提高韩语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Hymes的交际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交际教学法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注重学习主体;采用尝试--错误--尝试的循环过程学习和话语(discoufse)教学;重视对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国家文化的学习.它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使用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正确处理好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语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平等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的重要语言素质,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语言交流,利用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在七十年代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引起了语言教学思想的大变化,外语教学在这种宏观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了以培养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观.人们对语言教学观念的改变及社会经济文化的需要使交际教学法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趋势.交际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被认为是当今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然而每一种教学法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教学.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AlanMaly,1992).交际法施教过程中往往注重前三种能力的培养,忽视策略能力的培养.然而,策略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阐明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结合实际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强调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应从语言环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途径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与人交流;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依据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语言材料给学生创设接近生活的情景,提供交际环境,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学到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有其必要性,为此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并将文化教学渗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以及由于文化因素干扰造成的交际失败,从而提高他们对文化的敏感性,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法的探索研究是从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的.交际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英语教学应针对学生具体的语言需要来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把英语语言文化传输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但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使用在实际交际中运用的语言的重要性;强调英语教学应在保证语言基础知识习得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得出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在实施一种语言文化教育的过程.因此,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传输语言符号知识的同时,结合语言特点也赋予了学生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继而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为了使跨文化交际成功进行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本文认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体包括:借助英语学习网站构建自主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知能力;在立体化的文化输入、输出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在键友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平等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协作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合作技能.  相似文献   

17.
在外语语言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交互关系组合体。现代外语课堂教学要求以教师为 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减少教师在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干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有针对性、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交际法教学,使师生之间最大限度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学 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主要手段,外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目标语的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交际训练,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法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我国外语跨文化教育中现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没有相融合,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外语教学应转向语言教育和语言文化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这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来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成为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