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著名作家张中行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记叙性和哲理性散文。其记叙性散文形态新异、独树一帜,凭独特的题材和个性化的语言享誉文坛。在散文中张中行着力表现文人的意趣和文人独有的价值观;在题材关注和主题表达上与官方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因而作品呈现出明显的“非体制化”和布衣本色。其记人散文以“史家笔法”为主,力图还原人物的历史面貌;同时借助小说的白描手法,成功勾勒人物形象。但其部分作品也存在疏于选材和叙述交待过于细碎、内容芜杂琐屑等毛病。  相似文献   

2.
李谨良 《语文天地》2013,(11):15-16
从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和满分佳作可以看出,散文尤其是纯抒情性散文是不怎么"吃香"的,倒是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比较容易受青睐。在记叙性散文中,有一类的素材并不在当下,而是历史人物、事件,这称之为历史题材散文。这种散文的特点是素材广泛,可以结合作者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认知进行合理解读、  相似文献   

3.
周瘦鹃建国以后创作的花木题材散文,虽然是特定文化和意识形态范畴的产物,但仍然延续了其一贯的江南文人文化传统.在整体上表现出婉约情致、闲适旨趣和收放自如的文人笔法等特点.对这些散文作品的研读,可以从中考察建国后江南文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写法灵活、个性鲜明、文情并茂和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通常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其中记叙散文又分为四小类:记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与状物散文。华南师大陈妙云教授曾说:“评卷场上,议论文一统天下,千人一面,文章已没了个性。  相似文献   

5.
记叙性散文即写人叙事类散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叙事以抒情写意。这是散文中的基础文体,较适合高中生写作。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一篇优美的记叙性散文?本文试从“夯、构、填”三个方面谈对记叙性散文的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史中,相对于表现母爱的传统题材,父子题材的散文作品并不丰富, 但精品不少。而贾平凹写父子题材的散文是这一角隅的崭新开拓。他的作品以小见大,以微见 著,或巧妙布局,或各种艺术手法组接,运用细节描写,在平实的记叙中表现一种至爱真情, 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知识概要】 散文是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文体,常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和感受。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的写作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8.
写作记叙性散文,最关键的是选材,选到了一个好的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什么样的材料才是适合写记叙性散文的材料呢? 1.要选择有较强的情感内涵的材料。老舍先生说过:“小说是情感的记录,而不是事实的重述。”记叙性散文的写作也是如此。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记叙性散文的表层结构。其深层结构是充溢其中的情感内涵。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承载情感内涵的框架,真正感动人的是蕴含在框架中的情感。那些没有情感内涵的材料不是记叙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近年来高考高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传统"中规中矩"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得高分的相对较少,而那种文笔优美、情感细腻,兼有记叙、抒情、议论性质的作文,往往却比较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本文就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好记叙性散文。一、巧对比,区分叙述模式记叙性散文兼有记叙的情节需要和散文的抒情需要,但是又不是简单的记叙文与散文的叠加。从叙事上来说,  相似文献   

10.
郑如登 《语文天地》2013,(11):49-50
记叙性散文是一种带有记叙性质的散文,属于记叙文。记叙性散文既有记叙文的情节要求,更有散文的抒情要求,两者相互融合就呈现出记叙性散文情节集中不枝蔓、情感真诚不生硬的特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佳作,其中不少都是记叙性散文。本文就结合具体佳作来简单谈谈高中生如何写好记叙性散文。  相似文献   

11.
小品文概念的模糊,给小品文的研究带来了非科学性。小品文就其文体而言,指体制短小、形式自由、题材广泛、语言隽永、笔调闲适,文以自娱的散文作品;其精神内核是自娱性和闲适性。小品文当起源于西汉滑稽短文。晚唐小品不属于小品文范畴;现代散文中的“匕首”、“投枪”式小品文当属于杂文。  相似文献   

12.
我校俞元桂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史》,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丛书”之一正式出版。该书体例新颖,根据散文发展的历史动向,将作家作品打散,视其题材取向、思想倾向和文体特点的近似性而加以重构和评述,具有纵横结合、脉络清晰、主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谓的“见闻记”散文是指以记叙作者所见所闻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品,它是散文作家用来真实地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散文体式。在中国古代散文中,见闻记散文属于杂记中内容最杂的一种,它包括作家所能见到的出土文物、稀世珍玩、精湛的艺术表演,以及新奇的社会见闻等的记录。中国现代见闻记散文是现代记叙散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所记叙的大多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不同侧面,带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具有其他文学样式难以替代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正是通过众多作家对其所见所闻的记叙、描绘,才使我们从散文领域领略到了现代中国社会历史的一片片波光云影,鉴赏到了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社会人生图画,对过去的时代产生情感上的波动和理性上的思索。 因为着重于社会见闻的记叙,所以现代见闻记散文往往带有某种程度的新闻性,但它与通常的新闻通讯类文章还是有所区别的。它所记的内容不象新闻通讯那样客观,富有强烈的“纪实”感,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渗入作者或浓烈或幽微的情感,当然这情感的抒发依然需要依附于记叙,它是因实生虚,以实带虚,而不是象纯抒情散文那样以虚化实;它对时间  相似文献   

14.
重庆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土司时期前,以均为客籍的迁谪文人、地方官吏等为代表的文人参与散文创作,其题材涵盖了友朋故旧亲情、国家时政大事、人文历史遗迹等方面;用书、跋、记、题名等散文体式,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及丰富细腻的个人情感;具有体式相对单一、表现手法较多、风格自然流畅、题材较为丰富、偏重个人情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介绍 1、关于教材:《项脊轩志》是明代杰出散文家归有光的作品。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涛一般的意境,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昧”。明人王锡爵曾评归有光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恩.溢于言语之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重新审视桐城派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认为桐城派的最大成就,即在于体系化的散文理论的建设。桐城文论的成功,得力于桐城文人对传统诗歌理论的借鉴与吸收。桐城文人擅长以小文章抒写对社会人生的切身感受,他们对“小说笔法”的认同和运用,极大地增强了其作品的文学意味。桐城派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带有对古代散文全面总结的性质,它是古代散文向现代散文过渡的中介。  相似文献   

17.
<正>【知识解读】1.散文的分类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杨绛是继鲁迅之后最集中写作记叙散文,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代散文家,其散文作品具有明显的“自叙传”色彩,作者借对故人旧事的追忆,真实反映世态人情和作者对人生况味的深刻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高的人格和温厚的个性,而学贯中西的文化背景使得杨绛散文独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赵金华 《湖南教育》2005,(11):33-33
散文,在当代特指以记叙、抒情为主要内容的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式自由、手法多样、语言优美的短篇文章。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美往往是一种“野气”的美。散文的“野气”,不是专指同“文雅”相对而言的“野”,它包含有更深层次的审美内容。首先它是一种敢爱敢恨、坦白痴情、不避个性的尖锐;其次它是一种不拘格套、顺势行文、天马行空的潇洒。也就是说:所谓“野”者,率真、泼辣、自由、浪漫是也。首先,散文的“野气”表现在情感上,情”可以说是散文的魂。作者往往以饱含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去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文坛巨匠茅盾的杰…  相似文献   

20.
吴玉奎 《新高考》2011,(11):13-15
长期以来,考生在散文阅读题部分得分一直偏低,这成为许多师生心中的块垒。如何才能提升学生在散文阅读方面的应考能力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散文备考的做法。一、散文知识介绍1.散文的分类(1)记叙性散文(重点)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景中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