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陈洪 《华章》2013,(18)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群众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途径发展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群众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等几个方面分析总结了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探讨研究了有关进一步做好群众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云涛 《华章》2008,(7):157-15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我国的现实基础之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鲜明地指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把《决定》要求贯穿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去。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重要的科学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新概念提出以来,“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全面贯彻,作为我党优良传统的群众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章从新时期群众工作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意义、加强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若干方面阐述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群众合唱是群众普遍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认为,要推动社区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群众合唱基础训练工作、拓宽群众合唱的曲目、积极培养合唱专业人才、增进群众合唱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7.
李海霞 《文教资料》2008,(17):45-46
和谐社会的目标包含和谐的文化,发展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发挥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任何轻视群众文化,忽视群众文化发展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悖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即体现了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根本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根本特征。一切历史现象只有达到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即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合理性。明确这些对于在实践中牢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人民内部的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坚持群众英雄观、群众利益观,树立公仆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重要手段、根本出发点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对新形势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做出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部署,这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大举措和有效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党群关系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本文围绕着密切党群关系论的指导原则、重要保证及其当代价值展开论述,力求把握和领会其精神实质,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和谐理论研究通过对"和谐"的理性抽象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能的认识论前提。滞留于认识论立场对和谐的抽象把和谐作为终极预设,从而用认识的相对独立性规定现实的客观存在性。把对和谐的研究建立在实践论的基本立场之上,这意味着和谐是在人类实践中现实地生成的。实践论的和谐理论形成的基本原则就是现实指向性、协调发展性以及实践生成性。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群关系中存在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加强当前农村党群关系研究对于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务实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加强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有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此为立足点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瓶颈,并提出了确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文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借鉴和吸纳外国文化的合理内容,以服务大众为方向,使和谐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反映。生态意识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增强中华民族生态意识,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生态意识具有协调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渗透人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的双向性,辐射人的环境保护与发展能量的双效性等时代特征。通过环境教育,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质,对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大学文化的内涵建设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为例,从作风、品牌和国际化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以"文化育人、质量立校"为核心目标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效率价值观。“效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群众体育的现状及不能适应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的具体问题,推出了"以人为本"体育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这一论点,从国家政策和职能部门的角度以及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的"互动"角度指出发展"以人为本"群众体育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孜孜以求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不管理论研究专家从什么样的角度或视角出发,也不管政府部门对和谐社会的特征、前景有着怎样的概括和描述,社会和谐最终的落脚点必须是人的和谐,或者说其核心在于百姓和谐。要实现百姓和谐,党群和谐、干群和谐是基础和前提,而党群和谐、干群和谐的关键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真心为民爱民的"民本"意识,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