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激发,其次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应在教学实践中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充满想像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达到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成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活力的不竭源泉。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作贡献。(1)重视教育与激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加强实验课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助推器";其次,要创设和谐平衡的教学环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土壤";第三,要创新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这是创新思维的"催化剂";第四,要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和学生创新思维的不竭之源。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加强双基教学,为创新活动奠定知识基础;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要注意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们科学教师应利用学科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课改的要求下,如何培养学生素质并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成了有用之才培养的最高要求。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力求要营造课堂气氛,发挥学生潜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大胆质疑,激起学生创新愿望。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人才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要具备创新能力,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要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语文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倡导学生探究合作,激励寻异,展开想象的翅膀等,以达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需具备创新动机,更离不开创新素质的培养,因为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动机,优秀的创新素质,才能更好地自觉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技能,才能最大地发挥创新能力。 因此,在物理创新教育中,既要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诱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素质;既要改革传统的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课程板块设置、教学目标体系和课堂教学设计,又要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潜在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之外,同时需注重培养学生整体能力及素质,在学生的各种素质及能力中,创新思维为重点内容,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及学生更好发展十分有利。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重视,且要探索有效措施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得到更满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