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觉得‘力'字横折弯钩的收笔与撇的起笔应该在一条垂直线上。""我觉得‘力'字撇的收笔与横折弯钩的收笔应该在一条水平线上。""我觉得‘力'字横折弯钩弯的部分应该与撇平行。""我觉得‘力'字撇的收笔应该超出横折弯钩的起笔。""‘力'字呈陀螺的形状。"……讲台前的屏幕上,赵老师展示出一个大大的"力"字,她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力"字有什么规律。孩子们不假思索,一个接一个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观察,清脆的声音响彻会场。紧接着,赵老9币让学生打开写字教材开始描红,然后尝试写第一遍,写完后一个小男孩大胆地站起来展示他写的"力"字,并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知道,"木"字一竖是没有钩的,因此大多数"木"字底的字"木"都不带钩,如"花朵"的"朵"就是这样。仔细看这"朵"下的"木",竖不带钩,左右两边分别是撇和捺,并和横笔和竖笔相交。但有的"木"字底就不一样了,不但竖带钩,那一长撇变成了短撇,一捺也变成了长点,而且和前两笔不相交,典型的就有与"朵"一字貌似的"杂"字。  相似文献   

3.
"孩"字的宋体与楷体书写,从外形上看有明显的不同:宋体的"孩",左边的"子"字旁第二笔是竖钩,右边的第二撇书写时起笔比第一撇低,但长度似乎和第一撇一样,所以收笔时明显比第一笔更向左伸出了一点点;楷体的"孩",左边的"子"字旁第二笔是弯钩,右边的第二撇起笔低,但  相似文献   

4.
正林学苏书友的楷书李白诗作,有颜柳风骨。用笔沉稳,气象静穆,整体感觉较好,是一件比较成功的楷书之作。稍显不足的有:一是用笔缺乏精到。楷书,顾名思义是楷范。用笔、结构上俱应堪称楷则。而此作入笔、收笔处还欠精到,如"云(云)、可、我"字钩笔尚可,而"望、蓉、九"字钩笔稍显草率些;"秀"字的撇笔,"华(华)、松"字的竖笔,"挥(挥)"字的点笔,也不够严谨。二是款字缺乏楷法,印章全用朱文也显雷同。  相似文献   

5.
“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小时候老师说“我”字应该这样写。现在,我重新认识“我”字,用我浅陋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书写汉字.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书写汉字的一些常识.一、笔画的?晚、脾等字,是竖撇相连的字,不能把一长撇写成两笔,麦、敖、傲等字是竖撇分开的字,不能把竖撇连成一笔.二、偏旁的书写:如松、柏、桃等字的"木"旁,特、牧、牡等字的"牛"旁,耕、耘、耙等字的"耒"旁,籼、籽、粉、料等字的"米"旁,都没有钩,只有提手旁才有钩.三、横的长与短:如"辛"字是中间的一横长,"幸"字是第二、第四横长;麦、青、毒、责等凡是有三横的字都是中国的一横短,底下的一横长.  相似文献   

7.
自我批判     
“撇,横,竖勾,提,斜勾,撇,点”,小时候老师告诉我“我”字应当这样写。长大后,我重新解构和认识“我”字,用我的一生。“撇,横,竖勾,提,斜勾,撇,点”这七种笔画构成全然的“我”,笔笔特点尽是我真实的写。——题记风吹。草动。风扬起发丝,亦牵动我脑中杂乱的思绪,猛然清醒,有一丝伤感,有一点顿悟,走过一段混乱的日子,泥泞的路,虽不能像鲁迅一样自嘲,但至少也该自省了。撇“我”的第一笔是撇,便也突现了我的第一个性格特点——倾斜。面对生活,有太多的抉择,面对抉择有太多的犹豫。犹豫中,是辗转反侧的徘徊。徘徊中,心难免摇荡,无法理智地对待…  相似文献   

8.
折是由不同的笔画复合而成的,主要的复合形式有横与竖的连接、横与长撇的连接、撇与横的连接、竖与提的连接等,形式复杂多变而且非常难写,尤其是圆转的折画更容易写不好。折画简单的有横折、竖折、撇折,复杂的有横折钩、竖折折钩、横折弯钩、横折斜钩、横折折折钩、横撇、横折折撇等。一、折画的写法(一)横折的写法:横与竖画的连接叫横折竖,简称横折,其连接处称"折"。折有方折、圆折之分,在"口"字中用方折,在口字框中用圆折,圆折写法与方  相似文献   

9.
一、揭示课题,理解含义师: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举起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来书空写三个字。(师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先写"紫"和"丁"。)师:第三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香",这个字怎么写呢?上面是——(生:禾),下面是——(生:日)。师:(师生书空)"香"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第一笔是撇,要写得短些;第二笔是长横;第三笔是竖,竖要写得短些,谦让下面的"日"字;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  相似文献   

10.
在听写生字“鸟”后,我发现学生写第一笔撇太长了,超过了第四笔竖折折钩。我把学生的错字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观察错在哪儿。学生很快就抢答,头发太长了,把眼睛遮住了,要给它剪头发……是的,在学习生字时,我把此字作为象形字来教,帮助学生记忆。如第一笔撇就像小鸟的小嘴,也像是小鸟头上的头发,中间的一点就像小鸟的眼睛,最后一笔就像小鸟的尾巴,我还提醒过学生要注意撇不要太长。当时就有学生说写太长了就会把眼睛挡住,会看不见。我表扬这孩子很聪明,说得很好,让学生在写作业时特别注意不要把撇写得太长遮住眼睛,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记住。时…  相似文献   

11.
公开课《詹天佑》的议课活动开始了.我指着板书的课题请执教者把“詹”字的第一笔再写一遍以后.问她:“你觉得‘詹’字的第一笔写得怎么样?” “差不多吧!”她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套用詹天佑的话.‘差不多’的字.不应该出自人类灵魂工程师之手!”我直言不讳地指出,“请比对课题。‘詹’字第一笔是长撇.还是短撇?”  相似文献   

12.
蓝色手指     
"卖小猪"一事强化了标题中"蓝色"的深度。如果只是"卖猪",那么只有一个"深"字修饰"蓝色";现在有"小"字,就有两个"深"字修饰"蓝色"——更加"不会使记忆风化"了!宜先写"买笔"和"笔是‘老友’",后写"卖小猪"——强化"不会使记忆风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上,陈老师让我们说说记住生字“爷”的好办法。我的脑子中联想到了一幅老爷爷的画,于是就举手回答说:“我觉得第一笔撇和第二笔点像老爷爷的两只眼睛,第三笔撇和第四笔捺像老爷爷嘴唇上的胡须,横折钩像老爷爷的嘴巴,最后一笔竖像老爷爷下巴上长长的胡子。”陈老师听了,直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让小朋友把掌声送给我。她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叫小朋友像我一样开动脑筋记忆生字。我高兴地笑了。多思考、多联想真的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哦!看,陈赏小朋友的联想多生动啊!巧记“爷”字$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小学二年级@陈赏  相似文献   

14.
一次批改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把"冷"的右边写成了"今天"的"今",把"吞"字的第一笔写成了撇。"冷"和"吞",两个多么简单的汉字,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居然都会写错,而且错误率这么高,究其原因,我认为大概有以下两个:一是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大好,比较粗心大意,写完后又不会仔细检查:二是没有掌握好识字的方法和诀窍。为了巧记"冷"和"吞",开学后,我在班上进行了一项听写活动,并特意把"寒冷"和"吞并"这两个词放进去,结果却仍然使我大  相似文献   

15.
134撇提符:是指由一撇和一提连写而成的符号。须注意,这一笔多由竖直加提构成。见知、求、众、勒、难字。135横向摆动符:多用于宝盖或竖与横折钩的连写构成,  相似文献   

16.
贵刊今年第二期所载《六年制小语第二、四册——难分析汉字的结构、笔画、笔顺举例》(下称《举例》)是一份难得的好资料.小语课本中确有一些字的结构、笔顺难以分析,历来就是有争议的,亟须有统一意见.《举例》的作者为此花了个少心血,无疑是做了一件很有益的工作,其实用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学习了《举例》,我深感获益不浅.不过,我也觉得《举例》似乎还有不足之处,特提出来,就教于作者和编者.1.有几个字的笔顺“说明”明显有误:(1)剩:左边部分《举例》规定的笔顺是:①撇②横③竖(以上无误——笔者注)④撇⑤点⑥竖⑦横⑧提⑨撇⑩竖弯钩(④和⑤应改为⑨⑩,⑥⑦⑧⑨⑩相应改为④⑤⑥⑦⑧——笔者说明)(2)柳:⑤撇⑥竖提⑦撇⑧竖折钩(应为横折  相似文献   

17.
一、复习词语,指导书写 师:"寒"字,上面是个"宝盖",注意"横钩"的"钩"要指向字的中心.下面的"撇""捺"要舒展."号"字,中间一横要写长.(师范写) (出示词语并正音:几阵秋风、天气晴朗、大雪纷飞、得过且过.生读) 师:字音都掌握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向大家说一说吗?  相似文献   

18.
爱你三毫米     
正爱是什么?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教师、学生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一天课间,我正看同学们下跳棋,刘涛挤进来,用他惯用的拖长音说:"我——要——玩。"望着他一脸的企盼,我便想逗逗他:"喜欢我吗?喜欢我,我就和你玩!"我满以为他会点头,谁知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撇了撇嘴巴,不回答。此时,上课铃响了,教室安静下来了。刘涛突然大声说:"我不喜欢老师……"自诩为孩子偶像的我呆住了,有的同学笑了,有的同学张大嘴巴望着我。难道就是因为课上我批评他的字"龙飞凤舞",他就把我全盘否定?不会吧?所以我接着启发道:"一点点喜欢都没有?"  相似文献   

19.
我的书架上,有些书很少被翻阅,我只是远远地看看书脊--《西方美学史》, 《悲剧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都是爸爸留给我的书。扉页上写过他的名字,后来又添上我的名字,字迹是一般的端谨,比字帖还字帖。以前我跟妈妈说过,爸爸的字, "没有真撇也没有真捺",每一笔都是老老实实拖到头。  相似文献   

20.
一总结规律,写好生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瓣飘香》.看老师板书课题:"瓣"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右两边都是辛苦的"辛",注意左边的"辛"最后一笔的竖要变成竖撇.(生书空)一齐读课题! 生:(齐)花瓣飘香.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习了一些生字新词.看屏幕,这里有两个句子,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试着把括号里所缺的词语默写出来. (出示)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地望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