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女权主义批评视阈出发,对爱伦·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阐释与分析,总结了爱伦·坡本人的女性观,并且对作家女性观形成的原因展开探讨,为爱伦·坡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与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季歌》(原载《上海文学》2007年第12期)是一篇很特别的小说,它在晓苏的小说中,有一些特别的意义。晓苏的农村小说,基本上都是以油菜坡———这个有着鄂西北浓郁风俗特征的村庄作为背景的,大都是写一些小人物的辛苦悲酸,大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晓苏是讲故事的高手,人物身上都带着一点黑色幽默,叙述于从容不迫  相似文献   

5.
对女部字文化蕴含的探讨,向来的结论都认为表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除了为女性的地位鸣不平外,大都指责这种文化与制度的种种不足.本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女部字群存在的合理性因素,认为女部字的产生、孽乳,遵从了性别的自然分工、社会分工的规律.这对今天的性本位教育有着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季歌》(原载《上海文学》2007年第12期)是一篇很特别的小说,它在晓苏的小说中,有一些特别的意义。晓苏的农村小说,基本上都是以油菜坡—这个有着鄂西北浓郁风俗特征的村庄作为背景的,大都是写一些小人物的辛苦悲酸,大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晓苏是讲故事的高手,人物身上都带着一点黑色幽默,  相似文献   

7.
孟称舜是明末戏曲作家,塑造了王娇娘、飞红等女性形象.这些女子大都貌美忠贞,是至情至爱的化身.本文以分析孟称舜<娇红记>中王娇娘和飞红形象为主,探讨他笔下女性形象所具有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女性形象通常都会出现在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中,然而可悲的是,这些女性人物在出场之初便会不久于人世。基于此,以《乌鸦》和《椭圆形画像》这两个作品为例,从叙事视角出发分析爱伦?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深度研究得出爱伦·坡是一位以男性叙事为中心、女性缺乏话语权、具有男权意识的作家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
玄学大师约翰·邓恩的爱情诗歌充满了玄学色彩.邓恩对女性有着矛盾的情感,一方面,他仰慕又崇拜女性,相信真爱;另一方面,他又有着极强的大男子主义意识,贬低女性和爱情.本文分析了邓恩矛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0.
在<聊斋志异>五彩缤纷的艺术长廊里,女性形象描写得特别精彩.可以说,<聊斋志异>的核心是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而读者大都是通过这个女性世界来了解明清之际的社会风情的.  相似文献   

11.
爱伦.坡向来主张诗歌唯美,追求一种超脱凡尘的神圣美。这种美在他的诗歌里主要体现为没有情欲的描写与追求梦幻般的女性。本文旨在利用拉康关于欲望观的相关观点来分析坡诗歌中的这两个特点,寻求坡诗歌超凡美的背后的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12.
爱伦.坡的笔触,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创作中留下了幽灵般的痕迹。迷恋于以语言重构逝去之爱的爱伦.坡的文本策略,在这个俄国魔术师创作生涯中不断戏仿性地得以重现。尽管当纳博科夫有意或反讽地继续在"后浪漫主义"时代培植坡的诗学原则时,这些戏仿好像使他在与屈从爱伦.坡的"影响"中拉开了距离。但事实上爱伦.坡与纳博科夫之间的关联,相对于纳博科夫的创作所呈现的对爱伦.坡的游戏性指涉而言,有着更大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3.
嘉禾伴嫁哭嫁是流传于湖南南部的一种民间礼俗,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积淀于其中的女性文化与女性意识所明确指向的社会、文化、自然三个不同层面相一致,即在活动中大都排斥男性,是不满足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是对“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在创作中排斥男性,“从女性角度探讨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之外的女性所创造的‘边缘...  相似文献   

14.
池莉小说的女性书写,20世纪80年代展现在作品中的女性大都是克己、宽容、博爱、求全的传统女性形象.到90年代,池莉则开始用其敏锐的眼光观察这变幻莫测的男女世界,描写了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在《来来往往》中完成了性别发现与塑造.  相似文献   

15.
《滁州学院学报》2018,(1):31-34
埃德加·爱伦·坡的创作哲学中,至关重要的美学原则是"美人之死"。女性在其作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她们让故事和诗歌增添了色彩和深度。要全面理解坡的诗学和哲学思想,就不能不关注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考量其女性观。本文拟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和诗歌作品,倚重他者理论来探讨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认为尽管坡试图让美人成为诗意的主题,但是他塑造的女性形象或以超自然形象威胁着男性主体,或超然世外,成为人观赏崇拜的缄默偶像,始终都摆脱不了"他者"身份。  相似文献   

16.
姚鄂梅创作伊始便塑造了一系列丰富的女性形象,新作《西门坡》继续保持对女性的关注,文本构造的几乎就是一个现代的“女儿国”,通过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形成了一个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故事,构成了女性独特的寓言指向.而她往往是借助女性这个载体去探幽复杂的人性和变幻的命运遭际,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执着于向人性深处探寻.  相似文献   

17.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在11世纪初叶的东方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品用精致细微的笔调描写了许多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命运大都凄惨感人,其中紫姬的悲剧命运尤其令人扼腕叹息.本文着意从社会根源、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等三个方面对紫姬的悲剧命运进行深刻分析,以揭示封建贵族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制度给女性身心造成的伤害和摧残.  相似文献   

18.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艾伦·坡将“美女之死”视为最有诗意的主题,在作品中创造了许多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貌美,聪慧,但不幸的是都因病痛缠身而过早离世。笔者对这些女性的形象进行探讨,揭示艾伦.坡的女性观,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传记批评的角度解读《威廉·威尔逊》,认为威廉·威尔逊其实就是爱伦.坡本人的化身。威尔逊的性格,为人处世以及个人经历和坡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威廉.威尔逊这一形象的塑造是坡对自己的人生更是对人性思索的结果。在最终的本能冲动与道德约束的斗争中,本能冲动占了上风,成为人格中的主宰力量,由此可以看出爱伦.坡对人性现状的悲观失望以及他的悲观主义的世界观。总之,在传记批评的视野下解读爱伦.坡的《威廉.威尔逊》,我们可以借助作者的经历更深入地去理解作品,同时也可以反过来在对作品新理解的基础上对爱伦.坡本人产生新的更丰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对女部字文化蕴含的探讨,向来的结论都认为表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除了为女性的地位鸣不平外,大都指责这种文化与制度的种种不足。本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女部字群存在的合理性因素,认为女部字的产生、孳乳,遵从了性别的自然分工、社会分工的规律。这对今天的性本位教育有着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