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静摩擦力进行概要性的认识,介绍了静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讨论静摩擦力方向如何判断,以及如何计算静摩擦力大小。  相似文献   

2.
1.人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地面对人脚的静摩擦力对人做功吗?人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地面对人脚的静摩擦力方向与人的行走方向相同,但人脚没有在静摩擦力方向上发生位移,所以这个静摩擦力对人不做功.  相似文献   

3.
在高一物理中,摩擦力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旧教材与新教材都把大部分篇幅用于讲述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对最大静摩擦力而言,教材只是用"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来描述,学生很难体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间关系.因而,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间大小关系成了摩擦力这节的教学难点.针对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教学中,不少学生对静摩擦力存在着错误认识,尤其是对滚动物体的静摩擦力,通过对刚体滚动静摩擦力的讨论,首先指出,纯滚动物体虽然同地面有相对运动,但它与地面的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其次以匀质圆柱体为例通过计算得出:刚体滚动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外力的作用点有关,有趣的是静擦力的方向随外力作用点的改变而发生反向。最后谈刚体做纯滚动时对静摩擦力做功问题,静摩擦力使刚体产生转动动能,但并不改变刚体的总能量。  相似文献   

5.
正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它与传送带、板块模型等知识的综合考察又是高考的重点。高中物理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定义为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只要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必有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有无问题);确定了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得出了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若进一步明确相对运动趋势实质就是在接触面上受到了其他推拉力的作用,不仅可以使相对运动趋势这一概念更加具体,还可以同步解决静摩擦力的大小问题。在教学中,静摩  相似文献   

6.
一、静摩擦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转盘上物体随着转盘一起做圆周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力来自转盘对物体的静摩擦力,随着转速的增加,静摩擦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刘培永 《教育文汇》2014,(17):47-48
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它与传送带、板块模型等知识的综合考察又是高考的重点。高中物理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定义为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只要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必有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有无问题);确定了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得出了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若进一步明确相对运动趋势实质就是在接触面上受到了其他推拉力的作用,不仅可以使相对运动趋势这一概念更加具体,还可以同步解决静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静摩擦力是高一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对静摩擦力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从而导致各种错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静摩擦力,很有必要为学生梳理一下相关的知识要点。现笔者谈谈几点体会。一、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1.接触面不光滑;2.接触  相似文献   

9.
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材的实验设计和传统的实验器材在探究静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的变化特点上存在不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静摩擦力,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特点,教师可自制静摩擦力演示仪,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场景下的静摩擦力,进而让学生掌握静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于俊亭 《物理教师》2011,(11):41+43-41,43
汽车之所以能行驶,靠的是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作用;人之所以能行走,靠的是脚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人走路时,静摩擦力作用于脚底,力的作用点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位移,脚一旦抬起来,静摩擦力就消失了,因此,人走路时静摩擦力对脚或者说对人体不做功.  相似文献   

11.
在解决力学问题时,首要的是要进行受力分析。而学生在受力分析中最不容易把握的就是静摩擦力,或把该有的静摩擦力丢掉了,或把不存在的静摩擦力添上去了,或把静摩擦力的方向搞反了。由于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失误,导致解题“满盘皆输”的现象常有发生。要准确无误分析判断静摩擦力,首先要真正理解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存在;②接触面粗糙;③接触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其次在进行具体分析时还要思路对头,掌握方法,分析静摩擦力的思路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种,一是从产生静摩擦力的原因即用相对运动的趋势来分析的思路,二是从力的效果上来分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由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在概念、存在条件和作用效果等方面都很相似,所以。通常人们都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认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同一类力,把它们都归属为摩擦力,而实际上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力。本文从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及做功过程能量转换差异,从而得出结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力,即静摩擦力是一种非耗散力而滑动摩擦力是一种耗散力。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里,在我们首先学习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这三种不同性质的力中,摩擦力中的静摩擦力较为抽象,是一个难点,具体来说,在一个静摩擦力可能存在的力学现象中,究竟有无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怎样?大小是多少?要获得正确的结论,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和认识方法,被人们所关注,有关物理刊物刊登的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各述己见,本文介绍笔者对质点所受静摩擦力的规律进行的粗浅分析,仅跟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刚体无滑滚动普遍存在的“静摩擦力方向难判断,大小难计算,约束方程难写”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给出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不同方法,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探讨无滑滚动中静摩擦力的做功问题和无滑滚动的条件问题,以期对学生学习刚体力学内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而由于静摩擦力大小方向的隐蔽性、可变性更是让学生感到头疼,因此突破了对静摩擦力的分析,也就突破了对摩擦力的分析,下面通过高考中对摩擦力的考察来探讨一下如何分析静摩擦力.1注意静摩擦力的可变性,通过受力分析,求解其大小  相似文献   

16.
静摩擦力的作用规律比较复杂,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大纲”的精神,在高一讲授新教材时不宜对静摩擦力做过多讨论,因此学生对它的认识往往是肤浅、片面的,有些认识甚至是错误的,例如:一个物体必须受到沿接触面方向的其它外力的作用才会受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总是跟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静摩擦力是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因而静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等等。要纠正这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使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在"摩擦力"一节里指出,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为了增强学生对静摩擦力方向的感性认识,笔者利用塑料丝在静摩擦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现象,设计、制作了显示静摩擦力方向的演示装置,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准确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是高中学生颇感困难的问题,这是因为“相对运动趋势”是分析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的关键,因此,静摩擦力的准确判断问题实质上也就是对“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在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和总是等于零.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如图1所示,顶端粗糙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静摩擦力在教学中是个难中之难的内容,静摩擦力的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要建立好静摩擦力概念,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静摩擦力问题的程序性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主动探究、归纳静摩擦力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