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布置家庭作业已成为日常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数学课,更是日日讲,日日练,日日都有家庭作业。那么为什么要布置家庭作业呢?我想它主要有四个目的:  相似文献   

2.
是画家,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记北京第54中学青年高级美术教师张进本刊通讯员杨国英本刊记者关依兰我们面前的张进,高高的身材,端正的面容,朴素的衣着,艺术家的气质,教育者的风度,那么自然和谐地掺揉在一起。他12岁学画,向国粹山水写生的艺术世界攀登...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10岁那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门,他便被院子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一枝,遮掩在宽大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个小动作,恰恰被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训斥他,匆匆走进客厅便安然落座。  相似文献   

4.
一次婚礼上,我遇到了12年前教过的一名后进生,他在人头攒动的酒楼里找到了我。26岁的他,笑容灿烂,年轻帅气,已是广东一个工厂的老板了,当年那桀骜不驯、吊儿郎当的样子已荡然无存。要不是他先打招呼,我已认不出他了。他高兴地叫着:"覃老师,您一点都没变呀!"即将奔四的我,当了18年的老师,怎么会不变呢,不过是他用善意的谎言逗我开心罢了。一阵嘘寒问暖之后,他忙去了。在我即将离开酒店的时候,他又匆匆走来与我告别,并从  相似文献   

5.
日记本     
赵炜彬 《辅导员》2011,(13):101-101
时间 匆匆离去 日记本上 记录着 时间里的童年 每翻一页 成为过去的童年 又重新出现 我回忆着 已成为过去的童年  相似文献   

6.
成长心曲     
岁月匆匆,正如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就这样,时间一点点流逝,我们长大了。还没来得及反应,我便带着一颗未脱去稚嫩的童心迈入了初三的门  相似文献   

7.
张强 《教师博览》2012,(10):25-27
在中南大学的校园里,刘路匆匆而过,黑色风衣,黑框眼镜,腼腆地笑。几天前,他或许只是大家眼中的“路人甲”:但现在,即便特意戴着遮阳帽,仍有不少人能认出他,他的照片早已伴随着他的出名传遍网络。3月20日,中南大学数学系本科四年级学生刘路,因破解“西塔潘猜想”,被学校破格聘任为教授级研究员。这个22岁的小伙子,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正教授”。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与《乡愁》邂逅是在7岁。我仍清晰记得在那个不谙世事、日日云淡风轻的年纪里,自己怎样读余光中、读他的《乡愁》。常常是拍着小手,又蹦又跳地念着“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对仗如童谣的句子。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旗帜     
崔鹤同 《初中生》2008,(1):31-31
美国的史蒂芬·史匹柏,少年时就梦想有一天能成为电影导演。17岁那年,他参观了环球电影制片厂,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他经常和一些导演、编剧交流,终日流连于他梦想的世界里,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习、观察,并产生了很多关于电影制作的灵感。20岁那年,他成为正式的电影工作者。随着他执导的一部部电影、电视剧在全球上映,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36岁时,他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片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十大影片中,他一人独揽四部。  相似文献   

10.
儿童通过模仿逐步地成熟、完善自我,达到自身社会化的目的。模仿是每个人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必要途径之一。但当人们进入到一定的发展阶段时,片面地模仿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制约人的发展,把人引向一个通往失败、可笑的误区中,留下一声声让世人哀叹的声音。4年前我在上海交大读书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朋友,那时他已年过25岁,却仍旧在模仿中做着一个个天真的梦。为了实现他自己编织的梦,他差不多放弃了学业。开始时他仿效金庸,立志成为20世纪末能超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日日忙碌着检索着武侠小说关于武打姿式的描写,还亲自练习…  相似文献   

11.
1995年7月,15岁的唐斌成为北京市和吉林省的新闻人物——他以670分的成绩考入中国王牌大学的王牌专业——清华大学建筑系,考分在北京市和吉林省均排名第二,成为年纪最小考入清华园的大学生。一 1980年2月,唐斌出生在浑江电厂建设工地一栋简易木板房里,他从小天  相似文献   

12.
据笔者所知,最早将“三百六十日”写入诗中的是诗仙李白。其《赠内》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前两句写自己饮酒无度,“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后两句借用“太常妻”这一典故向妻子表示歉意。据《后汉书·周泽传》记载,东汉的周泽担任掌管皇家祭祀礼仪的太常,因病睡在宗庙里,其妻不放心去探望他,他竟认为妻子违犯禁令,将她投入监狱。当时有人同情他妻子,编歌谣说:“生世不谐,做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后遂以“太常妻”指虽有丈夫而常独守空房的人。李白在诗中称妻子“何异太常妻”,说明他对自己烂醉如泥的状况是深感愧疚的。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10岁那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初开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家的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安然落座了。  相似文献   

14.
阳光     
阳光是匆匆的过客,总是去了又来,来了又去。他不愿意停留。不,他也曾暂时在一些梦里徘徊。  相似文献   

15.
走进花季     
花儿开了又谢了.树叶绿了又黄了,春天吹着柳笛顶着花冠披着彩衣在人间绚烂了几下,便悄然过去了,而在她几番倏来倏去的匆匆里,我们一一群似水如梦般的阳光男女,不经意中,即将跨入十六岁的花季,童年、少年已随岁月定格在生命的荧屏中。  相似文献   

16.
青春是美丽的,大凡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闪光的青春,而这青春的闪光将成为人生中向着真理不懈追求的火炬。日前,记者采访了现年38岁的科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他谈到对人生的感受时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的脚步匆匆,从不肯有半点松懈。”他正是靠自己...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中这样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挽留时,他又从挽留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相似文献   

18.
信仰的力量     
木子 《小读者》2010,(8):13-13
他选择了体育.想成为体育明星.露天的小体育馆里经常出现他矫健的身姿。那时他已22岁,已经获得了一次次的殊荣。最让他自豪的是他的100米短跑。他的成绩是世界第一.是当时的“飞人”。  相似文献   

19.
这个帅气的小伙子长得像“好男儿”里的浦巴甲或者马天字,抑或,是F4里的仔仔,近乎优柔的好看男子。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一张折叠椅上,后台的化妆室里挤满了人,他的椅子摆在走廊里,上台下台的演员从他跟前匆匆而过,几乎没有人为他留下随意的一瞥。可我还是注意到了,他靠在椅子上笑得两眼生辉,  相似文献   

20.
奇怪,最近杜齐好像在有意躲着我。每次在校园里碰见,他都低着头从我身边匆匆走过。到底为什么呢?我决定找他来问个究竟。一开始,他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