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芮瑞 《学语文》2005,(4):6-27,21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唯一的命题形式,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回顾这种命题形式的出现,命题者的“开放”初衷是非常明显的。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高考作文的主角是限定文题、文体的全命题作文和注重审题立意、讲究“引、议、联、结”的“供料作文”,它们因为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诸多限制。不利于考生写作能力的发挥。话题作文以其对种种限制的突破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也丰富了作文命题的形式。人们认为,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开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就是命题者提供一段材料,为考生展开想象、联想提供一个开放的、灵活的“话题”。话题作文以其“自由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为人们所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话题的“开放”和“限制”是相对的,话题作文也存在着限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继1999年“话题作文”初试,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是“话题作文”三试了——春招是二试。“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题型。材料作文立意常呈定向性,而话题作文立意则呈辐射状;材料作文文体常受限制,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形式可多种多样;材料作文行文往往需复述或摘引或点明原材料,话题作文只需与话题有关,无需与原材料直接挂钩;材料作文对考生思维限制多于开放,话题作文对考生思维则开放多于限制,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作文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作文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出现了开放度较大的话题作文有所减少,全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的新趋向,“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其多,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总结这些失误作文的类型并剖析其原因,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出现了开放度较大的话题作文有所减少、全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的新趋向,“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其多,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总结这些失误作文的类型并剖析其原因,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是一种相对开放、自由的命题形式,由于对作文的限制大大减少,文章写起来容易内容空洞、文意散漫,给人以泛泛而谈之感。如何才能把话题作文写准、写实、写细呢?关键一点就是要缩小话题,做到“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话题化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是一种相对开放、自由的命题形式,由于对作文的限制大大减少,文章写起来容易内容空洞、文意散漫,给人以泛泛而谈之感。如何才能把话题作文写准、写实、写细呢?关键一点就是要缩小话题,做到“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话题化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从1999年起,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2006年的高考作文,还会以“开放中有限制”的话题作文作为主要模式。同时,命题形式上可能会有一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以“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政策为标志,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核心,具有作文内容和形式的相对开放的特点,它所开创的命题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可以断言,未来几年的高考(包括普高、高职)作文命题形式仍将是话题作文。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以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亮相为标志,话题作文进入了后话题时代。后话题作文的命题趋势和测试倾向是什么呢?我们还得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的命题着手分析。对2003年作文的评价,看法不一,褒贬各有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要求:追求多元思辨,重视理性思维,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考查。2003年高考作文刚一亮相,考生普遍反映难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命题者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投机思想的蔓延,与2002年相比,2003年高考作文命题在开放的前提下以关系式话题形式加大了话题内涵的限制。所以说,就命题形式而言,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话…  相似文献   

12.
谈话题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创举。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已经沿用了四年,相信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但是,对于话题作文的内在含义以及在高考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许多人还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对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文教学。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作文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  相似文献   

14.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崔国明 《现代语文》2006,(4):122-123
任何一种形式的作文在刚兴起时都有其旺盛的生命力,但随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终将逐渐显露,话题作文当然也不例外。从1997年至今,高考话题作文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如今的话题作文也已进入了“后话题时代”。从2005年全国及各省市的16道作文题来看,“开放中有限制”已渐成趋势和主流,因此,从备考的角度来说,这“开放中的限制”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有效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新读写》2010,(7):20-25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相对旧材料作文(即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而言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不足。总之,它是一种集材料作文的限制性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为一体的作文命题形式,有人也称之为“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命题的开放性上。它有效遏制了套作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后话题作文时代的特定内涵1999年话题作文一登场,就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一个几乎可以囊括一切的话题显示了它与此前作文命题的迥然之别。对于新生事物,人们常常是新奇的,可是,新奇之后,人们越来越感到,作为大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的典型优点也正是它的典型不足。它是充分开放的,这就容易被有些人钻空子,比如套作、比如宿构;还有,它的自由性也为有的同学不遵守写作规则提供了可能。所以,站在现在的角度,大家又都认为理想的考场作文命题应该严格写作规则,题目内涵开放中有限制。从某种意义上看,2003年的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已经…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从1999年高考那一刻算起,进入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视野中已有五年之久了。现在学生们大多都知道话题作文的特征就是:文体开放、立意开放,命题限制少。也知道考查这种作文的意义: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但写起来却常常与1999年以前常写的材料作文(也叫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考开放度较大的话题作文有所减少,全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开放中有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增多,而在作文中,因审题偏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从1999年高考那一刻算起,进入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视野中已有五年之久了。现在学生们大多都知道话题作文的特征就是:文体开放、立意开放,命题限制少。也知道考查这种作文的意义: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但写起来却常常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