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信,就能     
亚亚 《高中生》2012,(19):19
君特·格拉斯在他的《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侏儒。最初读到这个故事时,心中惊奇万分,它是如此有意思。人虽然不可能永远做小孩子,但若是你的信念足够强大、足够坚定,你的期待与希望将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在你的生命中呈现,这便是"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所要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正>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词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了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造力,所以需要出走。我上世纪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后来我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身上就是一个背包,两件  相似文献   

3.
情人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绘本《我永远爱你》,今天讲述的是一个有关母爱的故事:小熊阿力早早起床,准备给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可是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碗。他主动找到妈妈,进行了一次"爱的测试"。妈妈始终微笑着向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不忘补充,"不过你要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酷"的滋味     
在我的眼中,他很酷;你,也酷;而我,只是一个落伍的书生。仿佛,在别人眼里,我,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男孩。我很失落,我唾弃我自己。我为什么不是他,不是你,而偏偏却是我自己。有时,我对自己太失望,我让自己太遗憾,我使自己太伤心。我渴望我也能尝尝"酷"的滋味,做一做引人注目的男孩,我要试一试改变我的一切……  相似文献   

6.
正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你曾经最想要的东西,却被别人轻易得了去,而她或他还说,那其实不是他们本来要的。那是真的。可是,不要嫉妒他们,因为你有你的人生,你为你自己写史,每一天都可以是美丽篇章。独立意味着自己读书,自己工作,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一个人面对所有的孤独,一个人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个人承担所有的选择。没错,世界上的另一种可能性永远存在。世界上的另外一个我永远都在呼唤着这个我。我奔向那个可能性之前,我必须把这个我做好。我的每一个  相似文献   

7.
真题再现 阅读下列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首位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作家、中国乃至亚洲文学的领军者莫言的作品尽管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但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他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莫言曾说"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你才有可能进步.如果把自己的作品看得比谁都好,那这个作家也就到此为止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8.
帕特里克从来不做家庭作业。"做作业太枯燥了,"他说。"我喜欢打棒球、篮球和任天堂游戏。"他的老师告诉他:"帕特里克!你不做家庭作业,就什么都不会。"这是真的,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像个傻瓜。但他能怎么办呢?他讨厌做家庭作业。这天,他的猫在玩一个洋娃娃,他一把将娃娃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15岁的时候,就上了加森大学的文科。他一年学下来,考试不及格,只得降班。于是他转入法科,学了一年又不及格。经过这些挫折,他对学校的生涯完全绝望了,在加森大学没有毕业就申请退了学,回到了家乡。然而,托尔斯泰没有永远沉沦下去,他醒悟了。他把自己的缺点详细地写在日记本上:一、缺乏毅力;二、自己欺骗自己;三、有少年轻浮之风;四、不谦虚;五、脾气太躁;六、生活太放纵;七、模仿性太强;八、无反省。这样,随时提醒自己。从此,他的生活起了一个很大的转变。1851年,他跟着他的哥哥尼古拉到高加索当兵去了。他当了炮兵的一个下级军官,…  相似文献   

10.
[作文题目]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前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时间里没给他找到一个优秀的关门弟子。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前沉重地说:“我实在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只是你不敢相信,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自己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的这个世界。请以“相信自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  相似文献   

11.
闫晗 《中学生百科》2023,(29):18-19
<正>余华、莫言、苏童和王朔,四个作家一起去意大利参加文学论坛。主办方给作家的主题是“你为什么写作”。余华写的是,自己不愿意做牙医,想不上班,写小说还归自己。莫言写的是想给自己买一双皮鞋,写小说发表就有稿费了。只有苏童实实在在地说他当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里面如何热爱上了文学,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但等到前面三人演讲完毕之后,苏童死活不愿意念他的稿子。他说:我太愚蠢了,我怎么会说我热爱文学才走上文学道路!我应该也跟你们一样,瞎编一个。  相似文献   

12.
帕特里克从来没有完成过家庭作业。"太枯燥了!"他说。他就是爱玩棒球、篮球,还有电子游戏。他的老师告诉他:"帕特里克,你要是不完成作业,你就会什么都不懂的。"老师说的是真的,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傻瓜。  相似文献   

13.
正"哎呀!我怎么就这么帅呢!我要是女生也一定是个美女。"猜猜这是谁在说话。哈哈,猜不着吧?他就是我们班的超级"自恋狂"、我的同桌李伊诺。有一次上书法课,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写字。不一会儿工夫,只见同桌停下笔,在一旁得意扬扬地傻笑。我问他:"你笑什么?"他说:"我的字写得真是太好了!"我朝他的本子一看,只见他写的字左右结构都离得"八丈远"了!我惊呼道:"哇噻,你写的字真是太……太好啦。""那当  相似文献   

14.
慢慢长大     
黄书满 《下一代》2014,(11):11-11
为什么?我在你的眼里永远无知的;为什么?我的话你总是听不进去。爸爸,我不懂!七八岁的孩子盼望自己长大,十七八岁的孩子不喜欢父母再把自己当作孩子。母爱似水,温柔无比;父爱似山,倔强高大。幼年的我如一株小草,平凡却不平庸。我倔强地伸展腰姿,并不听从爸爸的指挥,他说东我偏向西。他的话永远如命令般强硬。他经常对我说,服从是我的唯一选择,可是……自从第一次顶嘴之后,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我开始反抗他的命令,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本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原则,勇往直前!那时,我在父亲的眼里就是无知、反抗、不懂世事的代名词。“你以为你什么都懂了吗?孩子,你的想法太片面了,也太单纯了,而且可笑……”爸爸又教训我了,我却满不在乎!  相似文献   

15.
王巍 《音乐世界》2007,(12):74-75
"我不相信自己的才华,可是他相信。"没有帅气的外貌对曹格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因为喜欢他的人,足可能是冲着他的嗓音。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不帅,但我有歌声。"说起入行时的往事,好的坏的,他全都一吐而快,"一开始写歌没有太多自信,因为写的东西都不太商业.常常被退稿",他总是被要求写的歌能走王力宏、周杰伦的路线,这让他为难,不是自己的东西,始终难掌精髓。那时,邀歌的人要求什么样子,曹格就按照那样子写,因为他没有选择,就算有人想捧他当歌手,可见了真人后,多数打了退堂鼓。"他们看到我,都摇头。"说起这些他的口气透着自嘲,尽管这些伤口早就结了疤,却难抹痕迹。直到遇见涂老师,他的世界突然明朗,"我不相信自己的才华,可是他相信。"如今,他只给认识的人写歌,也习惯商业。"我一直都觉得为一个歌手写歌,你至少要了解对方。帮别人写歌,我会很商业,因为希望可以帮助到销售量。"  相似文献   

16.
杨啸 《高中生》2012,(27):52
如果你在动笔以前,在写作以前,就大概知道会写什么,你永远也不会写,不值得写。——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写作》这本书中,玛格丽特·杜拉斯以一种近乎狂野的自由姿态,向这个世界"叫嚣"着自己非同寻常的写作观——写作与孤独。"写作,一开始就是我的地方。"她这样写道。写作,是人与生俱有的狂热与痴迷,每个人的内心都埋藏着写作的欲望。只是有些人写在纸上,有些人  相似文献   

17.
一、案例:今天早上,跟读三年级的儿子谈写游记。他说老师布置的作文是写一篇"游记"。我说:"这好写呀。"他不动笔,却在床上打滚。于是,我开始说教:"游记嘛,就是写某人游某地,记录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这个某人就是你,某地嘛,就不好说了。要不,我们一起去"游"一次吧,去玩一转,回来就有写的了。"他还是在床上滚,说老师  相似文献   

18.
作家声音     
正徐怀中自称一直在孙犁的"豆荚"下流连忘返著名作家徐怀中日前做客羊城晚报,在谈起自己的写作时,徐怀中说:我对孙犁先生是有信仰的,他的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忠诚地记录了我们的革命生活。你看老舍先生写自己的生活写得多么好,但是你让他来写抗美援朝他不可能有那么深入的了解,当然写不过从小就参加革命的人,这就是熟悉和不熟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蒋光宇 《小读者》2010,(12):45-45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尔.鲍温写了一本畅销80个国家的励志书,书名是《不抱怨的世界》。他在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主张:“抱怨不如改变.永远不要抱怨。”他说,“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会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应该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2,(24):63
正(2012年2月~2012年3月)1.雷锋同志名言语录(栏目:"博览")①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⑥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2.我是这样教作文的(栏目:"作文")第一年让学生乱写,不给作文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了写作内容限制,也没有了条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