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上,不少政府对新媒体制定了专项管理法规,采取的通行做法主要有以卜几点:一是实施实名制.如韩国从2005年10月开始,实施互联网"实名制",网民在网络留言、建立和访问博客时,必须先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通过认证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2.
朱立立 《青年记者》2012,(18):105-106
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国政府从2002年起推动实施网络实名制,2007年7月开始,每天访问人数超过30万的35家主要网站要求网民用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注册并通过验证后,才能在各网站上写帖子和跟帖.但是2011年12月29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向总统李明博提交报告,准备全面限制收集和使用“居民登录证”(身份证)号码.韩国媒体称,韩国将从2012年起逐步取消网络实名制,以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相似文献   

3.
对“网络实名制”的文化传播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仔锋 《新闻窗》2007,(1):82-83
网络实名制,就是网民们使用网络服务如博客、BBS讨论、电子购物、网络游戏等时,要进行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登记与验证,以加强网络管理。目前,韩国已实行了实名制,中国也开始拟实施—2006年10月,中国互联网协会拟召开会议讨论在中国实行博客实名制。中国互联网协会是一个半官方组织,第一次就实名制召开会议,9名缺席,多数(网络精英)没有到场,“博客实名制”遭遇阻力。  相似文献   

4.
所谓网络实名制,是指网民必须以自身真实身份从事网络活动,禁止匿名网络行为的互联网管理制度.其具体要求是要求网络行为主体在进行任何网络活动时必须提交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电话、地址等真实信息,并由网络服务运营商或相关主管机关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5.
韩国废除网络实名制引发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荣林 《新闻通讯》2012,(11):17-19
韩国网络实名制日前被韩国宪法裁判所8名法官一致裁定。网络实名制违反韩国宪法。这也为我国关于网络实名制的探讨提供了思考依据。网络实名制虽然可以使虚拟的网络真实起来.但是,网络实名制很可能将网络表达自由之“安全阀”堵死,从而危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朱巍 《中国广播》2013,(2):53-55
网络实名制面临着很多争议和疑惑,随着微博实名制从筹备走向正式实施,网络实名制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网络实名制遵循“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在不消除网络昵称的前提下,仅在注册阶段施行实名注册信息。从网络实名制与隐私保护的关系分析,实名制并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7.
朱巍 《青年记者》2010,(12):4-5
网络实名制是针对网络虚拟人格而言的.从法律层面来看,实名制建设是一个系统而浩大的工程。国务院新闻办对此表示,“我国正积极探索网络实名制,包括在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推行论坛版主实名制、取消新闻跟帖匿名发言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2002年到现在的十年间,我国政府推动的网络实名制从局部走向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是什么?网络实名制会对公民网络表达自由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匿名表达是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何看待和处理网络匿名表达与实名制的关系?本文以我国最新推出的网络实名制相关立法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实名制作为政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制与网络匿名表达的冲突与平衡问题,以期对我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实名制包括网上言论实名制和网站实名制,是当前网络媒体建设的突出问题。为切实保障公民的正当言论自由,实行网上言论实名制不仅迫在眉睫,而且网站实名制也成为紧迫问题。网络匿名制酿成的网络谩  相似文献   

10.
要闻     
《网络传播》2006,(4):6-7
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裸聊”在网上大行其道 代表定性为色情行为;百余网站联合封堵垃圾邮件;上海立法禁止乱用网络语言;网游实名制方案六月前出台;……  相似文献   

11.
韩国35家主要门户网站从6月28日开始的一个月内陆续实行网络实名制,网民在网上发布信息时必须先通过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12.
“网络讨伐”是“高跟鞋踩猫事件”之后出现的一个热门话题,就在人们的神经逐渐开始冷静下来,一起关于婚外恋的“铜须门事件”在网上又被传的沸沸扬扬。这一次,“网络讨伐”同样显示了巨大威力,漫天的流言蜚语和指责谩骂如狂风暴雨般充斥着各大网络论坛,讨伐的风头一边倒的指向当事人之一的“铜须”,在很短的事件内,他的真实身份、家庭住址、照片、手机号码甚至居住国外的女友姓名都被曝光,而针对他的“追杀令”、“通缉令”、“审判”等更是五花八门。应该承认,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形式,具有其他传统新闻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治理网络暴力,不要走极端。不要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比如有人提出所谓的‘实名制’的问题,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实名制带来正面效应,带来的效益低于社会的成本,可能带来的问题会更加严重。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没有必要做实名制,网络犯罪,不做实名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你。所以我觉得治理网络暴力,不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4.
行业     
《网络传播》2009,(7):7-8
韩国实施网络实名制 从6月28日起,韩国的35家主要网站将按照韩国信息通信部的规定,陆续实施网络实名制。按照这一规定,今后网民在韩国主要网站发布信息必须先接受身份验证。韩国推出这一规定旨在减少网上不良信息,促进网民对网络行为负责。政府将对违规网站处以最高3000万韩元的罚金.  相似文献   

15.
付垚 《新闻世界》2009,(7):157-158
2009年5月1日,杭州市正式颁布实施《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实行网络实名制,从而引发各方对网络实名制的讨论。本文通过对这一事件的简析,回顾我国和其他国家网络实名制的历史进程,分析网络实名制的益处和可能出现的弊端,对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网络实名制提出以来,学术界一直存在许多争论,大部分学者赞同网络实名制,并认为推行网络实名制是治理网络空间的有效手段,也有学者对网络实名制持反对意见,从公民言论自由权、信息安全权、网络反腐等方面提出了质疑。本文以《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澄清相关争议,认为切实落实网络实名制可以构建清朗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朱巍 《中国广播》2013,(3):37-40
网络实名制面临着很多争议和疑惑,随着微博实名制从筹备走向正式实施,网络实名制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网络实名制与表达自由、网站发展、相关网络使用者权益保护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实名制并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或者表达自由等权利,也不会影响商,_lkN站的发展,相反会净化网络环境,从而促进建立更具规范性、安全性和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诚信网络、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网络安全、网络实名制做出明确的规定。网络实名制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政策利益在于有助于互联网的管理和网民的行为规范,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本文内容主要就在网络实名制政策推行下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06,(20):61-61
利用网络治理性骚扰,虐猫引发的网络大搜捕,倡议实名制的“好公民”被指控,韩国“狗屎女郎”仍然在逃  相似文献   

20.
网络实名制作为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指使用者须验证身份,才能进行网络活动的一种网络管理方式,是基于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的目的,更有效地遏制不良信息传播,构建安全、高效网络环境的一种途径。网络实名制在我国经历了网吧实名制、网站主办者实名制、高校论坛实名制、网络游戏实名制、即时通群创建者与论坛版主实名制等几个发展阶段。目前国内网络实名制研究多集中在探讨网络实名制的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