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掀起了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或新经济的阵阵巨浪。现在.又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正在兴起。这场教育革命以科学教育的改革为先导,而科学教育的改革则是以非正规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以“科学中心”所创造的亲历科学的思想为其思想来源的。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生命线”作用的载体。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结合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遵循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理论逻辑,以回应时代之问为主线的实践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建构起以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该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人民至上四个维度寻求新突破,开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助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何谓“主动发展教育”?“主动发展教育”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前提,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为理论基础,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中心,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保证,把学生放在主人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最灿烂光辉的核心内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确立发展而日臻成熟的。 毛泽东教育思想理论,源于其早期的教育实践,只是零散可见,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论述。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期间。他号召青年与工农相结合,并深入工厂农村宣传革命,改革学校的组织领导工作,重视学生时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改革了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在广州和武昌主持农讲所,明确提出农讲所的宗旨是:“教育为党的中心服务,为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服务”。毛泽东看到了文化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因此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便注重提高群众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诸如上述,是毛泽东教育思想早期萌芽的实例,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科学体系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 ,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程。科学课程不是原有的自然课 ,也非科技活动课 ,它是依据科学的本质特点和国际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而建构的新课程。按照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们需要首先思考在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在我国科学课程中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建国后我国的自然科学课程都以原苏联为蓝本 ,强调“双基” ,即系统的科学知…  相似文献   

6.
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高认同和对改革实效的低评价形成强烈反差。王策三教授不赞同超越成败与否这样二元对立的评价.认为这反映了新课改在方向道路上的问题。我们认为观念的胜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这是因为认识到课改只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而整体性的教育范式的转变是以观念更新为前提的。文章分析了行政化推进机制的内在缺陷。认为观念的革命已经意外地开出一朵奇葩,即以杜郎口中学为典型、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的“学生主体课堂”改革。它需要在两个方向上继续深化。一是在打破“教师中心”之后,继续打破“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走向围绕青少年成长而构建的生活教育。二是通过简政放权改革的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家办学.使自下而上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整个教学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校教育为农村三大革命服务,就必须对教材进行彻底改革。用什么思想指导教材改革,这是个关键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深入社会调查,广泛征求工人、贫下中农、回乡下乡知识青年的意见,确定以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为指针,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农村三大革命培养人材为出发点,对教材进行彻底改革。原来有少数同志认为,只提“为农村三大革命培养人材”,太窄了,会犯实用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8.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高服务,换句话说,就是学校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各级各类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就要进行教育改革,除了改革管理体制。教育结构等方面外,“还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教师来说,教育思想的更新,也就是大家听说的由传统教育思想转变为现代教育思想,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为促进市(地)级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新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政治思想力,培育改革创新力,增强实践应用力。  相似文献   

10.
廖君 《小学语文》2014,(9):9-12
一、“儿童中心”价值取向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自觉 以“经验主义”为教育哲学思想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它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儿,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同绕他们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我国革命和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为此,这里不妨运用数学的方法对这一思想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了解其精神实质。一、突变理论是描述这类问题的有效工具“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里牵扯到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革命和改革、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用数学语言说,改革和发展生产力是连续的渐  相似文献   

12.
一、“三个面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去年十月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实际上是党中央在我们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前面而采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对策,也是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而提出了一个根本的办教育的方针。当然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直接的现实意义。“三个面向”核心是面向现代化。现代化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什么要求?它要求我们教育要培养高质量的人,这种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较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和思想,而且需要有  相似文献   

13.
库恩的课程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库恩非常关注科学教育,他认为以课本为中心的教育易形成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错误的科学方法论、片面的科学发展观;因而主张每次科学革命后必须重写教科书,并且在教科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给受教育者提供解“难题”的机会。他的课程思想给我们的自然学科改革的启示有: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2.教科书应融合知识的逻辑、实证、心理三个层面;3.有机吸取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试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政策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运动中,批判清政府封建教育政策,明确提出了革命教育思想。南京临时政府在此基础上废除了以忠君、尊孔、读经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废除了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和含有封建专制内容的民间教科书,推行资产阶级教育政策。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政策的性质与洋务运动时期和“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政策有着本质区别,是一次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教育革命。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于深化“两课”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强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既为“两课”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又为“两课”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两课”课程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今天高校“两课”课程建设的门类和课程改革的方向.邓小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着我国高校“两课”课程门类、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特别是指导我们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近现代史课程、艰苦奋斗传统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建设.真正使“两课”起到教育大学生,培养合格的革命接班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我国革命和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为此,这里不妨运用数学的方法对这一思想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了解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7.
主题 1 科学的新发现●主题提示1 6~ 1 8世纪 ,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 ,引起了知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巨大变革 ,人们常把这一时期的一系列科学发明和科技进步称作为“科学革命”。这场革命极大地展现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标志着科学对神学的战胜 ,近代科学的诞生。●知识梳理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1 .兴起的标志 :天文学领域的革命。2 .突出成就 :(1 )哥白尼 (波兰 ) :创立“太阳中心说” ,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2 )开普勒 (德意志 ) :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发现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18.
探究学习作为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教学传统,其思想渊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针对教学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等问题,杜威在他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里,实践着他的“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的教育信条。他指出:“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列宁晚期思想中两个“迂回”策略思想发展和形成:一是在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上否定了“直接过渡”,转变为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的迂回过渡思想;一是在世界革命上否定了以“速胜论”为特征的向资本主义统治中心地区的“直接进攻”,转变为首先在落后的边缘地区突玻以促进中心地区胜利的还回发展战略。本文把两个“迂回”策略看作是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贡献。本文用一个部分来阐述上述策略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列宁同“考茨基式的教科书”作斗争中闪烁着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光辉,强调应以列宁的科学精神对待两个“迂回”策略思想本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为促进市(地)级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新人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政治思想力,培育改革创新力,增强实践应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