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体现国家意志是考试的属性。考试的权威性根植于其科学,公开,公平,公正诸特点之中,也来源于国家的组织实施;国家权力的介入对考试具有规范导向和保障作用。因此,割裂国家意志与用户意志的关系,理论上不能成立,实践上也很难行通。  相似文献   

2.
考试是应试者意志的体现,因为应试者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主体,参加考试是应试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自由选择的行为,应试者参加考试是要付出代价和承担风险的。说考试不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是因为任何国家任何制度的政府都不可能强迫公民参加考试。  相似文献   

3.
对于考试中国家意志的体现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这一问题涉及作为政策杠杆的考试,作为一种社会规训制度的考试,不同管理体制与不同文化传统下的考试,具有不同目的功能的考试等。情境不同,则考试所涉及的国家意志体现问题就应另当别论。  相似文献   

4.
考试是国家意志的一个具体体现,考试改革也就离不开国家意志。历史上的考试改革,都是国家意志的产物。我们现在以及今后实施考试改革,国家意志必然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课程的文化锁定表明课程中有着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教育考试作为课程评价方式之一,其中隐藏着文化无意识,必然体现国家意志。其他类型的考试是文化之网中的一种社会存在,也必然体现国家意志。因此,国家意志是考试无法逃离的一个场域。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考试引入更有利的优化机制,讨论了20年来考试特别是高考改革的得失成败,主张并强调考试中国家意志和用户意志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站在历史的角度和人类社会的高度,对“考试应该体现谁的意志”的问题进行探讨,我们认为,一方面考试应体现人类社会的意志;另一方面考试体现人类社会的意志时必须以遵循考试规律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国家考试应该充分体现国家的意志,并通过对充满国家意志的英国国家考试改革的剖析,阐明我国高考改革中应如何借鉴英国国家考试改革的经验,把我国考试改革更加推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考试的两大功能与改革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化国家意志和服务经济发展是考试的两大基本功能 ,考试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于使考试功能最大化 ,也就是使考试尽可能地满足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 ,需要不断改革考试管理体制 ,在考试领域中渗透、体现、强化国家意志 ,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从门类、内容、方法三方面进行考试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教育考试实质上是资本意志决定下的特殊活动,其利益相关者包括教育考试主权者、主管者、组织者、参考者和择录者等。而各利益相关者的不良资本意志因素交互作用、均衡,便造成教育考试公正的现实困境。只有不断消解那些影响教育考试公正的不良资本意志因素,才能充分体现教育考试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本意志,实现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教育考试公正。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协调意志论是我国国际法上的一种基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在于国家间的协调意志。然而,这一观点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逻辑上的倒果为因,理论上国家与国家意志概念的模糊性,契约式观点与方法的局限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其实就在传统的自然法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国家考试管理一些变化轨迹立论,指出其社会化发展趋势,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并阐述考试的演变过程中如何体现国家意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就国际法效力根据的问题,长久以来各学派众说纷纭。然而,现有的诸多观点都是在既有的法理学基础之上以国内法理学的观点来套用国际法,因而未能诠释问题的本质。国际法之所以为国际法,其效力根据在法律层面上源于国家的意志协调,在社会层面上源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交往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考、成人入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和自学考试统称为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是事关国家昌盛,科技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事关社会稳定、教育公平的大事。因此,它的考风考纪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国家选才的威信;是直接影响到国家选拔人才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相似文献   

15.
如果管理社会,就需要法律;如果选拔人才,就需要考试;如果考试是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就需要有一部《考试法》。考试是一种评估机制,它之所以成为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是因为考试能够反映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国家的意志;同时,考试的核心理念是公开、公平和公正,这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方向。考试与社会发展的这一特定关系,决定了考试必须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在“意志”与“公理”的天平上寻找平衡的支点,从而确定在社会运行中的位置和参与社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偶然防卫论     
日本刑法学界对偶然防卫存在防卫意志必要说、防卫意志不要说和二分说三种观点。我国学界虽不认可偶然防卫的正当性,但其社会危害性的程度、是否作为量刑情节等问题仍需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自学考试是国家考试、社会助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形式,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其中个人自学是自学考试的主体,社会助学是纽带,国家考试是关键。只有充分调动个人自学的积极性,经过社会的广泛助学,通过国家的严格考试,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因此,怎样重塑自学考试的金字招牌就要从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三个方面来思考。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又是一种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社会助学是联系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的纽带。社会助学具有凸显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及帮助自学考试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远距离教育功能——社会助学属性探讨□谢大均谢大均/上海教育考试院自考办副研究员(上海200233)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下称《条例》)认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20.
劳动并不必然产生商标权,不能作为商标权产生的直接依据。商标权是个人意志与社会公共意志相结合的产物;社会公共意志对取得商标权的个人意志的认可,对于商标权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公共意志对取得商标权的个人意志予以认可的根源,可以从伦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赋予商标专有权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符合正义要求,具有深厚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