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港股于介乎24200点至24400点的窄幅上落区间徘徊近3周.美国联储局议息记录显示,或于今年稍后减持资产,另指加息的速度可能更快.利率期货显示联储局6月加息机会升至超过6成,不过,本港上市的公用股及息口敏感股如本地地产股未受太大影响.权重股腾讯及汇丰股价表现硬净,增加恒指抗跌力.市场焦点包括本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面. 市况呈闷局,引伸波幅持续回落,除因市场预期相关资产的波动性将降低外,权证的需求减少亦有机会影响引伸波幅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期中国股市持续调整,外围因素包括乌克兰局势紧张及美国大幅加息预期等,内在因素则是部分股票过去两年飚升数以倍计及因抗疫政策严格需求疲弱等.Covid-19疫情持续两年,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通胀飚升,美国联储局初期不以为意,认为通胀只是暂时,但后来发觉情势不对由鸽转鹰,市场预期加息最初是今年4次,后来提升至5次,甚至于7次...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储局一如预期加息25个基点,并维持今明两年加息预期次数不变.美国联储局主席耶伦在会后的记者会上的发言偏鸽派,表示加息反映出经济好转,并未释放更多加快调高利率的讯号.加息落实,美股强势走高,港股亦重拾升势,恒指一举重上两万四关,且升至逾半年高位.资金流方面,截至周四的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有7400万港元流出恒指好仓;同期有7000万港元流入恒指淡仓.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的医改法案两度受挫,市场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前景的忧虑重燃,令美元持续疲弱.另外,美国联储局局长耶伦上周在国会上的发言偏鸽派,令年内加息预期降温,推动美股创新高.港股方面,恒指本周升势不俗,造出九连升,累计升幅逾1400点,创自2012年10月以来最长升浪.走势上,恒指呈现一浪高于一浪趋势,10天及20天线逐步上移形成支持.资金持续部署淡仓,截至周四的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有逾1.2亿港元流入恒指认沽证及熊证;同期有逾1000万港元流出恒指认购证及牛证.  相似文献   

5.
美国联储局本周如预期按兵不动,未透露今年是否再加息,语调“偏鸽派”,同时称缩表将在相对短期内启动.市场预期未来加息步伐或放缓,带动资金流入盈利及增长具透明度的板块及新兴市场.议息结果公布后,美汇指数跌至逾一年低位, 美股则受企业业绩理想带动大涨.港股方面,恒指亦进一步向上突破两万七关,周一至周四连续四日累升逾400点.资金持续部署淡仓,截至周四的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有约1.04亿港元流入恒指认沽证及熊证;同期有约1.07亿港元流出恒指认购证及牛证.  相似文献   

6.
总结过去5个交易日,恒指从低位反弹至28110点(截止9月21日收市价),平均成交对比上周日均有所增加,9月21日成交1084.6亿元,成交额对比上个交易日增加11.8%. 外围市场则聚焦于美国联储局议息.本次议息重点包括:第一,维持息率不变,但暗示今年内还有一次加息;第二,下调核心通胀预测(PCE),并上调本年度GDP预测;第三,下调2019年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预测,对2020年基准利率预测值和6月对2019年的预测值持平;第四,2020年GDP预测仅为1.8%,远比2019年低.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本周于国会发表首次演说,表示将运用税收及关税令美国处于更强大的贸易地位,虽然经济措施仍缺乏具体细节,但市场对其演说反应正面,美股再创历史新高.美国1月通胀升至1.9%,逼近官方2%的目标,加上联储局官员接连发表鹰派言论,令美国加息机率急升至80%.加息预期持续升温下,港股上升动力减弱,恒指于两万四水平有较大阻力.轮证资金流方面,截至本周四的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有4800万港元流入恒指好仓;同期有4100万港元流入恒指淡仓.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储局上周落实加息后,港股连续四日累升逾800点,创逾一年半新高.惟恒指升至23600点阻力区域有沽压,另外市场忧虑特朗普难以进一步落实减税等计划,美股由高位回落亦为港股添压.轮证资金方面,截至周四的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有4000万港元流出恒指好仓,同期有8000万港元流入恒指淡仓.  相似文献   

9.
市场关注的法国大选落幕,马克龙胜出当选法国总统,市场避险情绪降温,环球股市向好.唯独A股表现弱势,主要受内地证监对金融机构监管升级影响,上证指数失守3100点支持及250天平均线.港股方面,恒指连升四日,突破两万五大关.技术上,恒指升至3月以来平行信道的顶部.后市能否进一步突破,均受内地监管政策、港股通资金、美国加息及重磅股份表现影响.资金流方面,截至周四的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有逾2.5亿港元流入恒指认沽证及熊证;同期有逾1.2亿港元流入恒指认购证及牛证.  相似文献   

10.
外围股市稳步向上,支持港继续攀升,港股踏入“五穷”月未见回吐,突破25000点关口,后市或进一步挑战26000点.市场聚焦下月美联储议息会议,5月会议纪要显示不少决策者认为再次加息是合适的,按目前利率期货市场预期,下月加息的概率高达95%.另外MSCI将于6月20日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指数,多家大行估计机会逾五成,结果或将左右中港股市走势.资金流方面,截至周四的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有逾1.1亿港元流入恒指认沽证及熊证;同期有逾6100万港元流出恒指认购证及牛证.  相似文献   

11.
美国联邦储备局一如市场预期加息四分一厘,同时维持今年再加息两次预期,刺激港股17日跟随外围升势,恒指裂口高开300多点后持续上扬,全日恒指上升2.1名,并创下最近10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升幅.恒指走势理想,同时大市再度成交金额超过一千亿元,恒指即月期指更上升超过550点,对比恒指高水超过40点.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刺激,美股三大指数再度创出历史新高.美国联储局多名官员连番发表鹰派言论,加上美国二月份ISM制造业指数乐观,同时根据利率期货走势显示,美国在3月中旬加息机会急升至86%.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以来,随着低利率政策负面作用逐渐凸显、油价回升、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并启动加息,关于低利率政策退出的怀疑不断出现.那么全球流动性到拐点了吗?美联储今年真的能加三次息吗? 上半年加息风险有限 新兴市场资金流出.近几月以来,新兴市场汇率出现持续贬值,而股市也普遍表现不佳,意味着新兴市场面临着资金的持续流出. 主因在于美元走强冲击全球.新兴市场的短期困境与自身关系不大,主要源于美国在去年12月开启了本轮第二次加息,导致美元持续走强.从去年10月份以来,美元指数已经上涨了将近7.5%.  相似文献   

14.
周三沪深两市同步先抑后扬,随着两会结束,市场近期对预期的炒作也临近尾声,后市预计将围绕政策红利方向展开大批量炒作. 同时,2月底以来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增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再起.加息兑现后,美元回调有利于贬值压力的短期缓解.但美国年内加息预期仍强,考虑到防风险、抑泡沫等因素,国内货币政策短期难言宽松.  相似文献   

15.
市场方面,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使得联邦基金利率升至0.75~1‰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前瞻指引上,美联储委员们维持对2017年总共加息3次、2018年加息3次的预测.在中金看来,对于市场而言,此次FOMC会议可以视作明显偏向“鸽派”.首先,由于加息25个基点在市场眼中早已是“板上钉钉”,因此没有任何意外.其次,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发言整体基调也相对温和,例如对于缩表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强调依然渐进式加息、对经济增长抱有信心等.  相似文献   

16.
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升温,令环球避险情绪高涨,拖累环球股市.港股连续创逾两年新高后,回吐考验两万七关口.技术上,恒指明显失守10天线约27500点,短期支持下移至20天线约27100点.中线而言,6月至7月横行突破区约26100点或为关键支持.轮证资金流方面,截至周四的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有近2700万港元流入恒指认洁证及熊证;同期有约7300万港元流出恒指认购证及牛证.截至周四收市,恒指牛熊证街货比例为79:21,而贴价熊证较牛证多,熊证重货区位于27900至28100点,街货量相当于1900张对冲期指.  相似文献   

17.
虎年伊始,中国股市出现反弹,投资者心头大石稍为放下——牛年最后一周,中国股市大跌5%——市场担心美国联储局今年将在连番加息的同时缩减负债表.春节长假期间美股强劲反弹,中国股市跟随,走势短期可望平稳一些.牛年刚刚过去,回顾一下各大指数表现,不禁愕然.反映中国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为国证A指,牛年下跌6.8%;上证指数前年...  相似文献   

18.
总结过去5个交易日,恒指走势维持窄幅徘徊.投资者可留意“美汇指数”以及“港汇指数”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数司反映市场对美股上升的信心,以及港股资金流向.本周一“美汇指数”一度失守2月2日的99.233后,本周二收市前重返该水平,主要原因是英国启动脱欧程序,触发英国以及欧洲资金回流美元;加上美股从技术走势上已确立调整趋势,10天线以及20天线已失守并变成当前市况的重要阻力,50天线也有可能跌破.因此,预料4月份美股回调至20000点概率相对较大,市场短期难以回复“特朗普式牛市”信心.因此,对港股是一个利淡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环球股市近期在高位反复上落,联储局与欧洲央行会议记录显示,对退市路线并不明确,市场开始担心经济复苏步伐;加上美国私人企业新增职位差过市场预期,导致市场出现负面情绪担心周五晚上公布的新增非农职位数据难以达标.市场出现投资者在观望中套利,而美股近日也出现调整.  相似文献   

20.
港股经首季攀升之后,踏入4月出现调整,主要受包括地缘政治紧张,英国意外提前大选,还有法国大选等影响.另外加上内地加强金融监管,令内地股市受压.内忧外患夹击,港股复活节长假后急跌,曾一度失守两万四关口及50天线,完全回补了3月上升裂口,惟于23700点觅得支持反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