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没有了诗歌,就等于没有了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记忆;冷落了诗歌,就等于冷落了一个民族鲜活的热情和激荡的血液;剥夺了诗歌,就等于剥夺了我们民族走入一个新的文明进程的权利。没有诗歌,我们堵塞了自己的耳朵,我们听不到文明拔节的巨大回声,我们成了一枝无法思考的芦苇。”  相似文献   

2.
美无处不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文明社会里,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美。“美不仅令人怡情悦耳,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促进人的性格全面展开,净化人的心灵。没有美,人就会愚昧无知,冥顽不灵。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也是一刻不能离开美。没有美的民族是野蛮的民族,没有美的社会是野蛮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大国的再次崛起比崛起更难,因为崛起过后的大国的民族文明的张力已经削弱,过去的辉煌反而成为现实发展的阻力。所以大国的再次崛起需要的一个根本性条件就是对民族文明进行创造性转换,这包括价值观、思维方法的转换和传统民族文明的优点和特点的保留。民族文明创造性转换的条件和方法有:容纳、接受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新文明;创造出新的物质生产组织形式和深入理论研究,弘扬传统文化。21世纪是亚洲和太平洋的世纪,中华民族有了再次崛起的良好机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文明冲突论夸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对立。马克思文明转型思想表明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处于不断转型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促进了文明转型。从纵向上看,东西方文明都已经历或将经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转型。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所决定的与其他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广度与深度、积极的民族文化自觉的状况等因素,决定着一个民族向高一级文明转型的时间和方式。因此,不同民族通过加强相互交往,互通有无,培养积极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变及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实现文明转型的必由路径、不竭动力与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责任简而言之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而责任的特征主要是责任感、责任心、责任力、坚持原则,慎终如始、换位思考,担当责任。一个缺乏责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责任的学校是没有发展的学校,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只要我们平时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有极强的安全责任感,就能形成一种积级向上的健康文明行为,希望大家规范自己,从文明做起,使我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既文明、又有序。实现"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使我们的校园成为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6.
文明是决定和影响人类活动的长期的基本因素。冷战结束后,特别是随着“文明冲突论”的提出,各种文明观的讨论逐渐演化成文明学的各种派系。当前主要有三种文明观:文明冲突论、文明对话论、文明交往论。在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实践中应承认并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文明发展的趋势是文明和谐和文明相处。人类真正的危险在于各个民族、国家间文明的互不相融,以及由此导致的误解、紧张、冲突乃至战争。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持续发展有赖于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的对话、沟通和理解,有赖于文明间的和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谈到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必须看到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是多样性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本土的道教与相继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长期和谐共处。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犹太民族是一个神奇的、有着巨大内在力量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犹太文化孕育了众多推动世界发展的伟人巨匠,在很多领域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犹太民族更是一个以文化立足的伟大民族,探寻犹太文化的渊源与内涵无疑是了解、吸收世界文明精华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5,(12):F0004-F0004
新加坡李秉彝教授发来电子邮件,告诉我一个真实故事,同时也是一则关于数学教育改革的寓言.说的是非洲有一个民族,一向居住在一种木屋内,晚上燃火照明.后来,“欧洲人”来了.告诉他们电灯比燃火照明要文明得多.于是,所有木屋都装上了电灯,开始大家都说好.但是一年之后,所有木屋忽然都倒塌了.  相似文献   

10.
治理语言污染 建设语言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水平、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与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化进步的最高形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体系.它的建构首先需要调整生产技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方面实现飞跃,争取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但是,要在自然界中争取自由,又必须以社会中的自由为手段,以意识中的自由为前提,所以该建构必须得到高层次文明的响应.这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建构有一致性,但要比前两者深刻得多.中国生态文明的建构,要把工作重点置于物质生产领域,实现辩证的复归,这种复归需要适当强化高层次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反作用,探索一种催化型的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刘文 《湖南教育》2006,(4):26-27
现代社会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人手的。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从公民个体的角度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在我国教育史上,历代的当政者以及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苟子就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也曾说:“道之以德.  相似文献   

13.
文明的尺度     
文明之意识究竟从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并且还将继续改变着我们人类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这是我根本说不清的。但是我知道它确实使剐人变得比我们自己可爱得多。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基本的逻辑结构。理论基石、主体框架和基本范畴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逻辑结构。具体来说,文明本质论、动力论和评价标准论是其理论基石,人类文明进程的一般规律、世界主要地区和民族文明进程的特殊规律、人类文明进步基本方面的具体规律、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个别规律是其主体框架,奴役文明与自主文明、私有制文明与公有制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世界文明与民族文明是其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必定会激发全体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历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史军 《初中生》2014,(4):34-36
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竹子有如此浓重的情愫。我们攻城有箭,书写有简,储物有筒,吃饭有笋……竹子的烙印深深地打在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之上。苍茫的竹海就像是孕育华夏文明的乐园,青翠的竹林撑起了一个民族种竹、用竹、咏竹的悠长故事。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竹子依然是神秘的。中国为何有这么多竹子?竹海是怎  相似文献   

17.
李俊更 《河北教育》2005,(22):29-30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背景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广大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既是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是未竟的事业还是已经终结,这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争论不休的问题。何谓现代性?现代性是一个怎样的历史过程?是一种怎样的文明状态?对于这些问题,即使在于此最有研究的西方学术界也没有形成明确而相对一致的看法,但是从现有的各种看法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现代性作为人类特定文明形态的基本情景:第一,现代性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特定形态;而作为文明的特定形态,它所反映的就不仅仅是文明的  相似文献   

20.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自早期到罗马时代一直对周边的国家、民族产生强烈的影响,希腊也不例外.在公元前750-前650年间出现了所谓的东方化时代,这一时期的东方各种文明对希腊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