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分层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营 《体育学刊》2011,18(2):121-128
为解析武术的"博大精深",梳理庞杂的武术技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武术,首先以作为思辨性科学基础的数学为参照,对更能体现实践哲学的武术技术进行逐层剖析,指出类似于数学数域的发展模式,由最简单的自然数向有理数、实数、复数层层拓展,武术技术的发展也是由最简单实用的技术向外逐层拓展才形成了目前种类繁多、技术风格不一的格局;其次,对不同层面的武术技法进行了客观评价,指出无论是简单实用的技法,还是在一定条件和场景中才能应用的技法,无论是讲求技击实效的技法,还是艺术表现类或健身养生性的套路,都有各自的价值所在,不能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最后,从纵向分层的角度,将武术技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简单常用的技法、仅在一定条件下或场景中才能应用的非常规性技法、具有逆向思维特点的追求技击之道的技法、艺术表现性或健身养生性的技术4个层次,并指出构建武术分层技术体系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术散打发展为格斗类体育,由此引发的是价值观以及作为中华武术的基本特征已经模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对比研究、调查统计等方法,详查武术散打的技法现状,认为擒拿是中国武术的特色技法,并应由散打项目继承和发展;改革规则,引导立体攻防,增强武术散打的空间感和观赏性。以期实现武术散打技法特色的回归,为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淀了丰厚的美学内涵。研究武术的美学内涵,应以中华武术美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起点,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总结出武术的美学内涵。武术美学的内涵包含三部分,即武术之美包括'意'、'象'、'象外之象',其各部分内容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校园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小学校园中进行传承与传播势在必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学校武术的现实境遇和'武术进校园'推广模式的多种路径进行了探索分析。研究认为:'一校一拳'可以更好地发挥拳种的地域优势,'一校多拳'具有...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勤劳、勇敢、纯朴善良、能歌善舞,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稻作农耕文化,同时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作为哈尼族体育文化重要内容的哈尼族武术源远流长,是哈尼人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武坛一颗璀璨的明珠。哈尼族武术称为'克腊敌',意即'脚手打'。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什么?若干年来,社会各界众说不一。人们通常从种类繁多的套路、格斗以及功法运动,或从武术流派、价值体系、挖掘整理、传承发扬等方面来论述武术,这都是小武术观。不论武术具备了怎样的属性,叫做'武术',就始终还是停止在'术'这个层次上面。武术发展到今天绝对不是单纯的'术'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武术的内容、运动形...  相似文献   

7.
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主要对武术套路中'力'与'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分别界定了武术套路中的'力'与'势',并分析了'力'、'势'对武术套路的影响。最后对如何提高武术套路中的'力'与'势'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的提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武德隶属于体育道德范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统的瑰宝,其修炼必须是内外兼修,可谓之'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德,即为武术的精髓所在,'习武先习德'。现今武术教育,大多以武校形式进行传承,在日常武术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继承传统武德中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阐述'武术表现形式体系'、'武术价值体系'概念,考证'武术表现形式体系'的形成并分析其特征,阐述'武术价值体系'中各种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双体系'的交叉影响。研究'双体系'庞大复杂的关系,有利于理清武术发展思路,摆正武术发展方向,为中华武术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期,由人民体育出版社面向全国发行的《武术防卫实战技法精粹》一书问世,在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本书主要为高级文秘、警体、高级安保等专业的大学生学习提供系统的训练方法和实战技法,突出实用武术防卫技术,是一部很好的防卫教学用书及武术爱好者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难度'为研究点,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剖析武术发展演进特点及历史意义。得出:'难度'是武术发展最重要的标示;'难度'从概念的不断争议,内容的不断改变,表明竞技武术是曲折、迂回的发展;武术竞技化是限制在'中与西、新与旧'双重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使广大武术爱好者、学者以及武术管理工作者对作为文化符号的武术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使武术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宏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重点解析了乔凤杰教授的专著《文化符号:武术》。首先对作为该书基础部分的'简要历史'和'重大拳系'进行了解析;然后对作为该书核心部分的'制敌击技'套路演练'做人道德'训练方法'进行了全方位解析...  相似文献   

13.
为探析武术技术中的和谐因子,首先构建了武术的分块技术体系,根据发力方式将武术技击技法划分为击打型技法、粘连型技法、混合型技法三大类;然后分别剖析了各类技术的发力机制,并指出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分别是分析击打型技法和粘连性技法的普适原理;最后指出虽然各类技法都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但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粘连型技法、混合型技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提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窗口。文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武术当代价值与功能进行探讨,历史上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往往根植价值取向的变化,在当前大武术观思想和文化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武术也被赋予了更广的价值与功能,同时也给武术自身带来了更加宽...  相似文献   

15.
武术对提高人民的身心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严格意义上看,竞技武术违背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大众化、市场化武术在繁荣的同时正在流失文化内涵,两者都是似是而非的'疑似武术',严重危害着真正的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中国武术是载道之艺,有修身养德、教化社会的价值,可以作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呼吁各界有识之士凝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竞技武术技术评价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对竞技武术套路技术评价体系的划分依据以及内容进行探讨。研究指出,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评价具有'抽象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并将竞技武术套路技术评价体系划分为'动作评价指标'演练评价指标'难度评价指标'和'审美评价指标'4项指...  相似文献   

17.
'少林武术甲天下'。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少林武术,蕴涵着道家'贵柔法水'的主张,诠释着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格追求,彰显着佛教的'顿悟'智慧,闪现着兵家的'虚实相生'诡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经典与杰出代表。对其文化性格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少林武术,把握少林武术的文化精神,继而以理性的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深度研读了传统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研究认为,任何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武术技术技法的不同是区分武术拳种门派或者流派的主要标志;开展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的差异性时空语境对话,对其永远传承与创新,永远在新的具体历史语境条件下继承与创新地解读和重构,是武术研究和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关于武术理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内容包罗万象 ,所涵学理非常丰富。它一方面注重形于外的技法与功法之实践效应 ,另一方面又注重探索深涵于内的学理与机理。本文以现存的武术古籍为依据 ,以武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线索 ,力图框定武术理论体系的大致范围。从武术典籍大量涌现的明代上溯至远古时代的数千年里 ,武术是处在萌生、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武术一方面与军事战争密切相联 ,主要以征战实践为其活动特点 ;另一方面则是在广大的民间 ,武术又以健体、强身与自卫为其活动特点。这一时期得以留存的武术古籍太少 ,给理论研究带来…  相似文献   

20.
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构成了'图像化'的新的社会形态,预示着新的时代——视像时代的到来。在视像时代,武术文化传播区别于以往的传播而体现出独具特色的传播特征。本研究建构了武术文化传播的概念,指出了武术文化传播的特征:武术运作商业化、武术知识图像化、武术文化信息大众化、武术文化消费符号化。同时,笔者认为武术国际化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