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克利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冯·席勒(1759-1805),德国民族文学的伟大代表之一,诗人、剧作家和美学家。从1776年开始,席勒在杂志上发表抒情诗和剧本,并于同年秘密写成了第一个剧本《强盗》。不久又写下了他的第三个剧本《阴谋与爱情》。1787年来到魏玛之后,他先后写成了《希腊的神》等诗歌,出版了《三十年战争史》;接着陆续发表《论悲剧艺术》、《论激情》和《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等几十篇文艺论文。席勒一生创作了几十个剧本,并改写了一些名作,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阴谋与爱情》初名《路易丝·密勒林》,是席勒青年时代…  相似文献   

2.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松幽默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1867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卡拉韦拉斯县驰名跳蛙及其他》问世,从此开始了文学生涯。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傻瓜国外旅行记》《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以及逝世后出版的《神秘的来客》《百万英磅及其新编故事》等。其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公认为是他最优秀的作品。马克·吐温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离家拜师学艺。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有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假如你将世界一般文学予以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将被保留;而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将被存传。”在其五十余年来的日记与札记中,记载着他对狄更斯小说类似的褒誉。什么是艺术?他以为,《大卫·科波菲尔》才是艺术。在对他影响最大的诸如《圣经》及果戈理、卢梭等人的作品中,他显然认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4.
鲁文 《语文知识》2001,(8):14-15
一、大小仲马对于《基度山伯爵》和《茶花女),我国很多读者是熟悉的。然而对于它们的作者大仲马和小仲马,恐怕一些人就不尽了然了。亚历山大·大仲马(1803-1870)是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和戏剧家,一生写了一百多部小说,后又把许多作品改编成剧本。虽说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很重要,但其作品却拥有国内外非常广泛的读者。主要有剧本《亨利三世及其宫廷》,小说《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等。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  相似文献   

5.
1986[尼日利亚]索因卡《狮子和宝石》剧本散文获奖理由: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富有诗情画意的遐想影响了当代戏剧。1987[美国]约瑟夫·布罗茨基《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诗散文获奖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F0002-F0002
特·赛音巴雅尔1938年生,蒙古族著名作家、文学史家。195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研究班。1980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参与创办国家一级文学刊物《民族文学》。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的国家一级专家。出版多部诗集、散文集、小说集、文学评论集和电影文学剧本。2002年和2004年分别出版《特·赛音巴雅尔选集》。主编了《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蒙、汉两种文版)、《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其部分作品或文学史选入中学、大学教材,有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孟加拉等文字。其中《中国蒙古族当代…  相似文献   

7.
作者简介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很早就开始尝试写作,1907年第一次公开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失踪的人》《审判》《城堡》,中短篇小说《变形记》《在流放地》《饥饿的艺术家》《猎人格拉胡斯》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寓言、格言和书信、日记。他对自己的写作不满意,曾要求好友布罗德在他死后将他的手稿全部销毁,所幸布罗德没有这样做,而是加以整理、发表,使其传诸后世。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很多,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  相似文献   

8.
《好同学》2005,(5)
作为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文学评论家、学者,冯亦代一生中著作等身,曾组织编译《当代美国小说选》,与人合译欧文·肖的长篇小说《富人·穷人》,译海明威的剧本及短篇小说《第五纵  相似文献   

9.
黑色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 1924),这位中年夭逝的奥地利小说家, 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的惊服, 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一些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审判》、《城堡》  相似文献   

10.
马克·吐温的作品独树一帜,构思巧妙,语言幽默,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珍品。这部作品独具魅力,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成为美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1.
奖项获奖者国籍年龄主要贡献文学奖哈罗德·品特英国75创作了包括代表西方现代派戏剧的最高成就的经典名剧《生日晚会》、《归乡》、《背叛》、《情人》等在内的29个剧本。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空间。他的文学风格对当代英语文学影响巨大,现代英语中甚至还增添了“品特派(Pinteresque)”一词。生理学或医学奖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68发疡现和了十导二致指人肠类溃罹疡患的胃罪炎魁、——胃—溃幽门螺杆菌,该发现开创了人类对胃溃疡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罗宾·沃伦…  相似文献   

12.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马克·吐温对笔下的美国现实进行了批判和揭露。他的代表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体现了对美国社会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的批判和讽刺,使读者通过这一作品了解了马克·吐温笔下的美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3.
大师小传 维·苏·奈保尔生于特里尼达,现年69岁,系印度婆罗门的后裔。他出身贫寒,但从小热爱文学,18岁时获政府奖学金,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专攻文学。大学期间,他的小说屡屡遭到退稿,但父亲的帮助和鼓励使得他矢志不移地坚持创作。终于,在1953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了。此后,他的《米格尔大街》《河湾》《岛上的旗帜》等众多作品相继获得毛姆奖、布克奖等众多英国重要文学奖项,成为当代最有成就的英国移民作家之一,并于1990年被英国女王授封为爵士。2001年,奈保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14.
尤·邦达列夫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多以卫国战争为题材,被称为“战壕真实”派作家之一。七、八十年代,邦达列夫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岸》(1975,荣获苏联国家奖)、《选择》(1980)和《人生舞台》(1985),引起文学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和探讨尤·邦达列夫的创作,尤其是他的八十年代的创作,对了解当代苏联文学发展的趋势、倾向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长篇小说《人生舞台》是尤·邦达列夫近期创作的主要作品,它体现了邦达列夫文学创作进程的新拓展,新成就。邦达列夫在《人生舞台》中提出了当今世界、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万尼·薄迦丘(1313~1375),意大利著名作家,和但丁并为众星,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从小在小市民的生活中长大,但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同时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作品很多,有传奇、史诗和短篇故事集等,如《菲洛柯洛》、《大鸦》和《十日谈》。《十日谈》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这种独特的文学题材。  相似文献   

16.
骆宾基在《六十自述》中说他1935年在北京图书馆接触了列夫·托尔斯泰、狄更斯、普希金、莫泊桑、契诃夫、高尔基等十九世纪文学大师们的著作,产生了“以文学艺术为武器,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的意愿”。这时,他所阅读的主要作品有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雪花围》、《父子骠骑兵》和中篇自传体小说《现身说法》,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莫泊桑的《项链》、《两渔夫》、《羊脂球》,契诃夫的《坏孩子及其他故事》、  相似文献   

17.
奖项获奖者国籍年龄主要贡献文学奖奥尔罕·帕穆克土耳其54以他创作的著名作品《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雪》《、黑书》《、伊斯坦布尔:城市的记忆》《、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等享誉国际文坛。他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他是包揽法国文学奖、都柏林文学奖、意大利的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这三大欧洲文学奖项的当代文学大师。安德·鲁菲尔美生国47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发现对于防御病毒及寻找疾病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他们的研究成果有望让植物、动物和人…  相似文献   

18.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欧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巴尔扎克写过剧本、滑稽故事,小说,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著作,但成就最大的则是小说,《人间喜剧》就是他的小说总集。它共有小说九十一部。在情节上,各部小说之间大都没有连贯性,与常  相似文献   

19.
密哈依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罗斯著名诗人。一生写过400多首短诗和《恶魔》等长诗。普希金死后,他因写了控诉沙皇统治者对普希金进行迫害的《诗人之死》一诗而蜚声诗坛。其长诗《关于沙皇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年轻的侍卫和勇敢的商人卡拉希尼可夫之歌》鞭苔了沙皇的暴虐,歌颂了平民的勇敢和正气,中篇小说《当代英雄》和剧本《假面舞台》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0.
殖民时期的文学并不是纯文学,其主要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赞美上帝.如果文学作品不是以此为主题,它也就失去了文学性.所以,这一时期的最伟大作品科顿·马瑟的《新英格兰的宗教史》就是一部引人入胜的集子.它涉及了历史、野史、人物传记、恶魔传说以及布道和神学等领域,而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目的:歌颂上帝和那些效忠上帝的人.当然它们都反映了马瑟的清教徒观点.而威廉·布雷德福的《普利茅斯殖民史》和约翰·温思罗普的《日记》则记录了上帝的无限威力.不知为什么,可能就是由于朴实的语言和不加任何修饰的忠诚使这两部作品在文学中占据上游.与此同时,塞缪尔·塞沃尔的《日记》和佩尔斯的《日记》都是同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是这一时期以及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上帝的忠诚.但是殖民时期的诗歌却不尽如人意.迈克尔·威格尔斯沃思的《判决日》“用诗歌描述了这最伟大的、最无可辩驳的上帝的宜判”.这部诗作把木马摇动似的旋律和这一神圣的主题荒唐地结合起来.安妮·布雷德斯瑞特偶尔把韵文和诗体混合,所以她的“四位一体”的废话诗篇(如《四个君王》、《四季》等)显然是关于文学史的,而不是文学本身.出自罗杰·威廉姆斯和约翰·考特恩的小册子记录了他们在神学上的分歧.还有约翰·艾略特的《印地安语法》、韵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