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国应 《情报杂志》1992,11(1):5-10
回顾中国科学院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发展历程。阐述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具体办法:建立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组织机构;明确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方向和任务;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建立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网络;制定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政策、法规;加强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探索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理论。分析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好处、经验和存在问题。对未来提出四点展望:(1)加强整体化建设;(2)合理调整文献情报机构布局;(3)认真研究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理论;(4)改变传统的图书馆意识,增强图书情报一体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图书与情报的关系出发,介绍了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含义,对高校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必要性,并从六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情报改革的在于优化,优化的步骤必须排除干扰与混乱。近十年来,我国科技情报系统中,常常遇到几个不伦不类,十分别扭之词,如“图书情报”口语,“图书情报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混淆在科技情报工作的术语里,并有以偏代正之势。这些口语、口号,多源于图书馆系统,混乱在科技情报糸统。其中尤以“图书情报一体化”口号的出现,是荒谬轻率的,引起全国情报学术界的深虑和不安,有必要给予有力的评驳。这场学术上的争论,耗时已达九年之余,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情报与图书这两个系统的关系与概念,被搅得是非不清,界线不明,全国情报五路大军之一的高校情报系统,被严重影响成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用系统工程的观念、方法和原理,辨识图书馆系统,剖析“一体化”的概念,为优化情报系统清障,开拓其路。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系统发展的认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志伟  张忠衡 《情报科学》2001,19(3):314-318
图书情报(信息)系统是在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21世纪图书情报系统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我国图书情报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图书情报系统的发展战略:1.跨越式战略;2.一体化战略。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情报科学》1999,17(2):222-222
《情报科学》杂志社拟定于1999年6-7月召开以“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系统现代化管理及其服务”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为保证会前正式出版论文集,征文截止日期为1999年5月15日)。一、征文内容1.图书情报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国内外发展动向;2.我国图书情报系统现代化管理的现实基础与实践经验;3.面向21世纪的我国图书情报系统发展战略;4.新形势下图书情报系统服务研究和探讨;5.图书馆集成管理。征文请寄长春市人民大街142号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情报科学》杂志社收,邮编130022。《情报科学》杂志社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系统现代化管理及…  相似文献   

6.
陈兰杰  赵江燕  张薇 《现代情报》2007,27(9):117-118,121
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已经成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根本和最终归宿。在进行图书情报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推进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既决策机制、动力机制和事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扬  陆南燕 《现代情报》2006,26(9):182-184
根据高新企业图书情报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作者提出把企业图书情报档案系统进行一体化改制;并以知识管理作为未来发展目标,把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系统与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包括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和企业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搭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扬  陆南燕 《现代情报》2006,26(9):182-184
根据高新企业图书情报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作者提出把企业图书情报档案系统进行一体化改制;并以知识管理作为未来发展目标,把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系统与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包括: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和企业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搭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9.
依据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内涵,建立的全新概念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不仅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图书、情报、档案的各种文献和情报信息,并且可以提为读者的服务水平。尤其在高度信息化时代,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可带来信息资源共享及利益超值。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国内外图书情报系统的现状,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陕西省图书情报系统当前的关键问题,认为要改变省图书情报的落后现状,使其成为中国西部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中心,为西部经济腾飞起到一个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必须实现陕西省图书情报系统工程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成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武汉图书馆及全院122个研究机构的文献情报室和15个学校、出版社、工厂的图书情报部门构成.近年来,为了加强信息交流合作,更好地提供文献情报服务,还横向联合组建了18个学科情报网以及地区文献情报协调机构.全院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自2020年政治危机以来,白俄罗斯情报系统积极推动改革调整。随着中白两国建立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政府官方资料、新闻报道、智库报告以及相关文献,梳理分析白俄罗斯情报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改革特征,并从组织、社会、政治和安全四个方面剖析改革的内在逻辑,最后就其工作成效进行客观评价。[研究结论]白俄罗斯情报界的改革调整主要集中于情报法规、情报披露、情报权力和情报合作四个方面。官僚部门的利益诉求,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总统执政的现实需要,以及对多极世界的战略追求是驱动改革的四个主要逻辑。整体来看,白俄罗斯情报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方面成效显著,但也面临着改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鉴于白俄罗斯国家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需紧密关注其情报系统的发展动向,为未来两国情报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议中国科学院在原图书情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包括文献情报、数据情报、课题情报、涉外情报、技术设备情报、科研管理情报、学科情报和情报支流等多层次、多系列、多功能的网络结构,加强协调合作,促进大情报系统的整体化建设;建立院情报工作委员会,加强集中化管理,追求系统总体的最优化目标。同时对当前情报工作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成果日益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人们的情报意识日益增强。文章就如何建立有序的图书情报网络,从系统论与情报系统、建立网络化的情报系统以及实现情报网络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学科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不能有效的实行高校工作,只有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协同合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介绍图书、情报的联系,从而分析出二者进行一体化工作的必要性,并针对高校目前在图书情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实现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图书情报一体化”讨论已经进行多年了。人们的看法虽然愈来愈清楚,但真理的归属问题仍然未完满地解决。本期发表的反对“图书情报一体化”的论文,意在使这场讨论更深入一步。我们不仅不反对情报与图书的协调、合作或协作,而且还积极地为这种趋势在增砖添瓦。但是,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明确表示过,那种将情报“一体化”于图书,将情报工作“一体化”于图书工作,将情报学“一体化”于图书馆学,一句话,其要害问题是将情报机构“一体化”于图书馆机构的所谓“图书情报一体化”,是违背客观事实的,是违背学科发展规律的,从而也是对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档案、情报、图书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是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产物。通过分析我国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和研究的现状及其弊端,提出了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三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立统一的图书情报档案学科体系;建立档案图书情报的网络化管理体系;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雄伟 《现代情报》2002,22(7):91-92
本文从图书、情报、档案三者本身存在的内在联系出发,阐述了在信息时代实现一体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了高校实行信息一体化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碧云  柳晓春 《情报科学》2004,22(7):785-787
情报语言一体化是情报语言和情报检索的研究热点,也是信息资源组织的主要工具。本文从情报语言和情报系统两个方面对情报语言的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并对情报语言一体化的四种主要类型,即分类法之间的转换和兼容,主题法之间的转换和兼容,分类法与主题法之间的转换和兼容,自然语言和受控语言的一体化等分别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协调分析对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并根据协调方程的特点与图书情报系统结构的塔层特点,提出了进行协调分析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