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激发学习兴趣“任何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程产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新学期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学生对第一堂课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老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是有力的推动。例如《思想品德》课,老师不要急于讲课本内容,而是首先讲好“引言”,让学生知道《思想品德》课是什么样的课程。思想品德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  相似文献   

2.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如果一堂课有着精彩的开头,它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尽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每一位教师在导课这一环节中不可轻视,应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3.
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其实数学源于生活,可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需要的就是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每学年的第一堂课是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教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学生对第一堂课往往具有好奇心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学科内容“有意思”。便会激发起强烈求知欲。以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时,他们学习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并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或需要;当学生对化学没有兴趣时,学习就会被动、应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上好“绪言课”。作为化学科学启蒙的“绪言课”,课本上的内容设置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如何上好这节课,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让学生自己解决好课本上的问题外,教师恰当地设置几个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水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许秀敏 《新疆教育》2013,(12):92-93
可能有不少人会说: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还用培养吗?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可浓了,总是叫着喊着要上信息技术课呢。其实不然,学生爱玩游戏,而对于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他们很不“感冒”。对于一些考试学科可能学生们还会在压力下去学习,可是对于信息技术学生就很难硬着头皮去学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调查表明,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学生会喜欢上这门课;相反,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基于这个认识,笔者在实践中反思,试图找出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余军 《河南教育》2005,(12):27-27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的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的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觉得教师讲的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  相似文献   

8.
<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物理教师要讲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教师授课要生动风趣,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才能将课上得有声有色,才能  相似文献   

9.
三年级是小学生由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过渡的中转站。随着作文训练内容的不断深入,作文难度也相应加大。此时,教师引导得法,将会使学生轻松愉快、充满信心地学习作文;反之,将会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作文、怕作文的心理。引导三年级学生习作,我着重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趣”字,上好作文第一课“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三年级作文第一课尤为重要。如何上好作文第一课呢? 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师而言,总想使学生每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而要达到这种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盼望上语文课,开设“课前两分钟”不失为一种良策。“课前两分钟”就是指  相似文献   

1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在第一堂课是否能吸引学生,是激起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的期待心理,如果教师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而精心设计前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有听头、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强烈兴趣,这对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化学这门学科是陌生的。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知识一无所知,这就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作为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师,应该通过正确合适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对化学抱有的畏惧心理。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的教育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生活化” “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交流合作”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既减轻学生心理和课业负担,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就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认为引发学生兴趣学习最重要的几点应是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突出儿童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儿童学习英语的主动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通过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标很重要。作为儿童,“亲师性”心理较强。如果他们喜欢某位教师,就会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格外重视,进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心理愉悦——兴趣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伯恩斯坦),而要培养学生对本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所上的“最后一课”是成功的,而韩麦尔先生之所以能成功地上了“最后一课”,他在课堂上所流露出的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表现出“最后一课”的重大意义,韩麦尔先生用自己的服饰来表示这一课的不寻常,以自己满含悲痛的语言来表示自己失去祖国以及不能再讲法语的痛苦。韩麦尔先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学生就教师提前上课和延迟下课对学生学习本学科兴趣进行调查,有87.4%的学生对教师占用这两方面时间表示反感,有12.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有67.3%的学生认为这会直接影响对本学课的学习兴趣,有32.7%的学生认为这不会影响对本学课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 ,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有了兴趣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对学习充满热情 ,将学习这门课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 ,教学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孜孜不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既是“主角” ,又是“导演” ,教师的心境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的优劣。因此 ,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角色” ,尊重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相似文献   

18.
很多教师都认为高三政治复习课难上,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感觉,课堂没有生气。究其原因有:一是教师超越学生实际去盲目拔高,二是复习手段的陈旧无新意。复习单靠默写无法调动学生兴趣,也不符合社会心理学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研究方法。“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指个人对长期习惯化的事物会逐渐失去兴趣,带来心理疲劳,可采取新的刺激手段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关注率,提升学习兴趣。复习要坚持“遗忘曲线”规律,但长期不变的复习模式会严重降低复习效率。复习不是教师的自我回忆,应是学生的自主再认。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节低年级识字课。 学习“梅子”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梅子,让学生品尝。学生的兴趣很浓。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评课时,有的听课教师对“吃梅子”这一环节赞赏有加.认为这是很好的体验性教育,以后学生看到“梅子”这个词,就会想起这次课堂上吃梅子的情景,就会想起梅子的味道,这就是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了沟通和融合。笔者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20.
“课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课尾”教学能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存”的境界,那么这就是堂圆满成功的教学,同时也表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几个成功的“课尾”教学设计,或多或少地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一、在“课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尾”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数学知识、活动、游戏等,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以达到会学不如乐学的境界。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课尾”是如下设计的:师:同学们,现在有一个顽固的数142857。他顽固在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